摘 要: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各学生的特点,正确理解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标准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的水平,促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以人为本、重要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和谐校园的构建有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师生之间往往存在一些交流、理解等方面的问题。当前,党和政府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在教育教学中,也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我国的学龄人口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再加上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人员,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教育在全社会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和谐的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国家前总教育督学柳斌说:“教师既要把学生当作学生,还要把学生当作朋友,当作一个与教师有平等关系的公民。”新课改呼唤新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班级和学校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尤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关系是古今中外教育家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用心关注孩子,注重他们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和谐、主动、健康的发展。
第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师生提供一种心情舒畅、气氛融洽的愉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会有更大的心理相容性,双方的相互作用会更积极和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所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学会人际交往,也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交往的愉悦感,学会积极的人际交往经验,发展乐观合作进取的个性心理。“亲其师信其道”,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产生冷漠、退缩甚至仇视的消极心理。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学生会更积极地响应老师号召,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师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并使老师获得更大的工作成就感和愉悦感,减轻工作疲劳,缓解工作压力。
我校有一位老师,业务能力比较强,曾获得市级优秀课,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工作兢兢业业。按理说她所任教的班级的成绩应该是不错的,但事与愿违,她班级的成绩并不理想。我经过深入班级,和她班级学生座谈,并向家长了解,终于清楚了她的师生关系比较紧张,我和她认真地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她认真地听取了我的意见,改善师生关系。结果在以后的测试中,她所任教的班级成绩名列同年级前茅。
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答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学校,就是一切从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出发,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
以人为本要以学生为本。
教育工作的本质是培育人才,育人是学校各项任务的核心,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那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什么?教师应当怎样对待学生呢?这是师德建设首先面对的问题。过去的中国一直是强调“师道尊严”的国家,我们往往将本来对“师道”的尊重片面理解成师生之间服从与被服从的等级关系,教师的“尊严”、“权威”至上,学生必须绝对服从。其结果往往是使得教育在许多方面成为一种压抑人的全面发展和创造精神的活动。因此,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质上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为本,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并不是要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最重要的体现应当是对学生的理解、帮助、关爱和尊重。
作为人民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对学生注入无限的爱。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尊重是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师要用纯真的爱去培养并严格要求学生;教师也要用对学生的民主、平等去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与自重。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代新人。
以人为本要以“教师”为本。
师德建设上的以“教师”为本,首先表现在教师自身要自爱、自尊、自重、自律,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 努力提高个人素养,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艺术,用广博的学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多方面的才艺和课堂中优雅亲切的教态,生动优美的语言,准确精练的讲评折服学生。但教师在塑造自身高尚品格与情操的同时,又应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爱。让人民教师很好地展示“德福一致”的道德情操,展示积极和优雅的美好人生。让道德生活的美好、道德智慧的绚丽去以身立教。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往往对教师有很高的期待与要求,将教师比喻为燃烧的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这当然是人民教师的无尚光荣。但以人为本还应包含对教师的尊重与关爱。我们不应当脱离教师的职业和从事这一职业者生活的幸福去片面地理解师德。教师应当在教书育人,完成崇高使命的愉悦中升华道德;教师也应当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意识,做积极师德的践行者。
总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教
育工作者必须在对待传统教学观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高教育思想、教育能力、教育态度和专业技能,并探索相关的规律、途径和方法,构建一种新的教学观念,突出“以人为本”, 用“心”教育,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文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各学生的特点,正确理解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标准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的水平,促进教育的发展。 尤其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全体教师尽心尽力,细致耐心,适应时代,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的完成自己的教育事业,圆满的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问题案例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曾钊新《教育哲学》,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3、[期刊].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9 (04) pp.41-44
4、 [期刊]. 教育与职业 2009 (33) pp.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