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有效观察:让科学知识的获得成为自然

2015-12-15 10: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指出:“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理解和技艺掌握之母。”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科学探究离不开观察。但是,学生的观察却往往停留于表面的、大概的、笼统的阶段,心理学实验研究也表明: 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具有无意性、情绪性、片面性,如何让学生的观察走向目的性、稳定性和概括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一、诱发内在需求,引导自主观察。
  所谓“内在需求”就是当学生的前概念和现实之间存在差异时,学生从内心出发,自觉地想去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在课前充分的暴露学生的前概念,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是至关重要的,这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有了方向,还必须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和目的,我想这是进行课堂观察的前提条件。
  我自己在执教《给冷水加热》一课时,将一袋加了红墨水装在密封袋里的冷水放入热水槽中,让学生静静的观察,学生们很好奇,个个盯着那水冷袋,惊奇地发现冷水袋明明是沉的,居然会慢慢的浮起来,最终浮出水面。为什么会浮起来呢?还没等我发问,学生已经有很多种猜测:认为可能是变轻了;也有认为是袋子鼓起来了。这不正中下怀吗?可以水到渠成的引入到观察与探究“冷水加热后上浮与质量有关还是与体积变化有关?”。
  二、盘活结构材料,促进有效观察
   “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应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观察活动是否充分,效果是否明显,依赖于教学中教师提供的观察材料。使用有结构的材料,是开展课堂观察的坚实基础。
  例如杨春晖老师的《传热比赛》这节课中,比较铜、铁、铝三种材料的传热性时,杨老师就为学生准备了结构性很强的三组器材:1、凡士林和火柴;2、蜡烛环;3、已经涂好蜡烛油的三种金属棒。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方案自由选择,不仅达到了实验的需要,而且现象明显、方便观察。
  三、提供充裕时间,驻足长时观察
  长时观察不是简单的时间上概念,应该是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技能得到发展,思维得到飞跃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基础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娴熟的观察技能,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提供学生以充裕的时间,对研究的对象进行长时的、深入的观察。
运用多种感官,展开观察
  运用多种感官,就是为了尽可能“观察”到更多的东西,找到更多的观察点,发现更多的差异点。当然“观察”的越仔细,“观察点”越多,“观察”到的东西就越多。
  在顾云涛老师的《各种各样的岩石》这节课中,学生借助放大镜、铁钉、塑料刀等工具,运用手摸、鼻闻、眼看、耳听等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从岩石的光泽、声音、气味、手感、颜色、颗粒、轻重、硬度、形状、大小10个方面对同一块岩石进行了全方位观察,这足以证明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是课堂观察重要保证。
融入观察实践,领略真实
  学生对世界的了解,大多是通过画报、书本、电视、讲述等方式得到的,很多事物都停留在想象层面,需要老师进行适时的引导,给予学生一定空间对事物进行观察,还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
  如在《观察蜗牛》一课中,沈国萍老师先要求学生在纸上画下自己印象中的蜗牛,然后带领学生到菜地里观察蜗牛的身体和活动特点,通过在自然环境中的观察、活动和探究,学生认真的画下了他们看到的真实的蜗牛,知道了蜗牛不仅有触角,还有眼睛;还知道了蜗牛是靠腹足伸缩来爬行的,而且前进过程中会留下一条黏液,有效的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概念,从而发展了学生对蜗牛的认识。
思考表面现象,挖掘本质
  观察不仅仅是获取和积累一些表象,更重要的是对所获取的大量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抽象活动,透过直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上升为理性认识。
  如在《摆的研究》一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三种不同质量的摆锤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得出“摆摆动的快慢和摆锤的质量没有关系”的结论;又如在《我们的小缆车》一课中,通过观察和测量不同垫圈数量(即不同拉力)时小车在相同距离内运动的时间,得出“小车运动速度和拉力大小有关”的结论。这两个例子都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获得了对事物的本质认识。
  四、借助互动交流,形成观察共识
  1、要把观察和交流结合起来
  科学观察的意义在于观察结果的分享和观察资料的积累。因此科学观察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对“观察”进行客观的记录,不但要如实记录“观察”到了什么、“观察”到的东西怎么样,还要说明观察者是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观察的,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观察”的?学生可以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如:文字、表格、画图等记录下来,在汇报交流中,学生有话可说,交流的内容丰富而充实。
  又拿杨春晖老师《传热比赛》这节课中为例,有一幕令我记忆犹新,一个学生上去汇报时,举起一条蜡烛条,反问大家:“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然后把他们组的实验观察发现娓娓道来:“我们组选择的是涂有蜡烛油的铜条、钢条和铁条,在交叉点加热后(投影出示图画),铜条上的蜡烛油最先掉下来,而且是整条的(举起蜡烛条),说明铜条的传热是最好的。”这足以说明学生有了深入的观察,交流时就会自信的表达自己出的看法。
  2、归类整理,提高观察水平
  归类整理不仅是课堂探究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课堂观察的一个全面总结,更是学生思维提升的一个关键措施。当听了同伴的描述后,学生要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修正、整理,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这样才能对观察的事物得出自己的看法与想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
  如在徐铁柱老师执教的《小苏打和白醋》一课交流中,有些学生发现当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完后,发现瓶底还剩下一下不明的白色物质,而有些学生却发现他们的瓶底没有白色的物质,通过学生和老师的探讨,才知道了这些白色物质是没有反应完的小苏打,如果放入一定比例的小苏打和白醋,是不会有白色物质遗留下来的,这时学生才恍然大悟,化学反应如此奇妙。
  观察只是长时探究的一个部分,但它却是贯穿整个探究活动的灵魂。在观察活动中,学生通过研究过程感受到科学研究应注重事实、敢于提问、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在尊重别人意见的基础上,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因此,只有在科学探究中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观察,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探究——小学科学教学的思想、观点与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