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走进古诗词的海洋

2015-12-15 10: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教师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肢体、眼睛、耳朵等器官,让古诗背诵不再只局限于口。用画一画、写一写、演一演等方式,加强记忆的趣味性与长久性。设情境,创造新颖、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也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听、读、品,吟诵,接近古诗词
  不要把古诗分解成单个的字和词,也不要把它们一词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而应该让孩子们多诵读,有时唱读也可以,但一定要把自己当成诗人,进入情境,有些字和词,甚至个别句子不求甚解也无大碍。只要想想他们到了一定的年龄自会有一定的理解啊。读古诗,背古诗。这恐怕是我们学习古诗最有效的途径。
  师抓住诗歌中的典型词句进行分析,分析时既要引导学生分析透词、句的妙处,节奏,韵律,还要引导学生分析词、句的意境、中心意思。分析时要边读边分析,在“读”中“品”,“读”中“悟”。反复诵读体味,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继而反复吟诵。在诗词教学中老师们都注重引导学生读,学生自读、老师范读;指名读,集体读,还有学生对读,一个“读”字,贯穿了全课,形式多种多样,但有些课感觉没有深度,主要是老师指导朗读不到位。我们语文老师在让学生朗读时,不要老在一个地方停留,你们去读吧。每读一次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目标要清楚,这样逐步推进。再一点,读诗要有联想和想象,我最近教了《词两首》,在教学的时候,我注意让学生听同学的诵读、感受别的同学读的韵律节奏,请别人听自己读,品读词的韵律美,节奏美。
  二、译、画、写  、演,展开想象,领悟意境美。走入古诗词。 
  以读、品的方式让学生重新认识古典诗词,接近古典诗词,可能只在浅层次上对古诗词有了一定意义的理解,真正蕴含的文学魅力并不是就这样能完全品味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又尝试了“译,画,写”层面上的教学。
  第一、在诗词教学中尝试把一些诗词译成小故事,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译的过程其实是对诗词的二次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学生丰富的联想、想象,体现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学生的文字表达也得到了训练。上完《如梦令》和《渔歌子》,我就布置让学生任选一首写成小故事,没想到学生的反应很热烈,有的同学甚至把两首都译了。下面是我们一位同学译的《如梦令》: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抢着划呀,抢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第二、写一写。课堂上学生发言是临时组织起来的,不免散和碎,而写下来的东西是经过思维整合,是深思熟虑的产物。所以,在“说”的基础上,我们不妨让学生深入一步,再来“写一写”。写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读出了个人独特的东西,也达到了对诗词个性化解读的要求。
  三、体验情感美,走近诗人的情感世界。
  现在不少学生学习诗词缺少兴趣,往往把背诵诗词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歌是诗人感情的流露,学生若能触摸到诗人感情的脉博,自然会被诗人的真情所感染而喜欢上这首诗,从而更好地去背诵它,理解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出诗歌中的情感因素,让其汩汩流淌出来,以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学生只有和作者感同身受同哭同笑同喜同悲,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才会享受诗歌学习之乐。如我在教学诵读与欣赏中的《夏日绝句》的时候,诵读感受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接着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及时代背景,让学生再读读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并问她为什么会如此怀念项羽呢?学生这时候的诵读感悟的比初读的时候要更深刻,体会到南宋君臣不战而退、苟且偷安的行径让作者十分绝望,她渴望朝廷具有像项羽的英雄气概,能够恢复失地,拯救家园。
  四、加强积累,拓展提高。热爱、欣赏古诗词。
  一节课的最后可以设计诗词拓展阅读,比如在学完李清照的《如梦令》后再让学生拓展阅读,走近李清照,走进李清照的词。能够对李清照感兴趣,对她的其他词产生兴趣。
  古诗词的教学有别于浅层的说文解字的解读,是在更高的层面,以更开阔的视野,从多方面欣赏其语言的艺术,情感的氛围,意境的深远,哲理的含蕴。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材,只是为引领学生学会欣赏,才助于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厚积才能薄发,教师也只有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将自己的欣赏体会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地融合在教学当中,教学才能得心应手。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