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建筑类型学”下的城市与建筑

2015-12-15 10: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建筑类型学的提出,重新定义了城市与建筑的关系,通过阐述罗西的建筑类型学中关于对城市与建筑的关系,来说明现代城市与建筑应具有历史的联系,反对国际式,用理性的方法来分析确定每个城市独具的地域特色。

关键词:建筑 , 类型学 , 城市, 罗西, 历史和记忆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与建筑的关系直到20世纪以来才逐渐被明确的提出,正是在怎样解决城市与建筑的关系的问题时,罗西所倡导的当代类型学才渐渐浮出水面。50年代以来,面对现代主义所谓功能决定形式的冲击和城市的“国际式”,面对没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面孔,人们对城市与建筑进行了重新思考。
  当代类型学研究不再以外在的“自然”来使类型学元素合理并系统化,而是作为艺术形式理想的变体在城市的层面上展开,显示出真正建筑类型学的特点。处在不同层次上的建筑实在物,比如柱子、房屋、城市空间,联系在连续的一条链上时,只涉及它们自身作为建筑因素的性质,它们的几何性既非自然主义的也不是技术性的,而是本质地建筑的。新类型学把城市当作元素集合的场所和新形式产生的根本,表达了突出形式与历史连续性的愿望。城市作为显示在有形结构里的整体,其过去和现在应同时被考虑。所以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类,一个建筑类型层次的终端形式,这种思想导致了城市―建筑(urban-architecture)的产生。而这正是我们所见到的当代类型学的基本性格。
  《城市建筑学》是罗西最重要的一部理论文献,它系统地体现了罗西的城市建筑理论,深刻地阐述了城市与建筑、城市与场所之间的关系,是罗西关于建筑本质的论述。罗西在这本书中认为建筑是一种基于逻辑原则的活动,建筑设计就是对这些原则加以发展而来的,由此而产生了他的“理性”设计方法,但他认为这个理性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演绎,他的理性方法来自“类推思维”,这要比简单的逻辑思维复杂得多。类推设计与他的理性思想结合就产生了类型学理论。罗西的类型学理论存在着两个基本属性:其一是历史的内涵;其二是抽象的特性。
一、城市—建筑
  类型学是罗西建筑理论的核心,罗西的形态学其实是指由人类在其漫长的生活与艺术实践中,历史地、约定俗成地确定下来的各种形态与形态关系。它既原始又新奇。由于它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因此,它曾经而且必将永远被人们所接受。所以对城市规划、设计都应该建立一个科学的对待城市的认识,即罗西所谓的“科学的”城市学。这个“科学的”(Scientific)三个字当然不是指自然科学那种科学,而是一种人文科学。罗西的类型学理论把城市当作元素集合的场所和新形式产生的根本。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类,一个建筑类型层次的终端形式。城市构成了建筑存在的场所,而建筑则构成了城市的片断。作为城市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任何建筑的创作不应脱离其团体——城市,而应与城市现存的历史空间形态相结合。城市中存在的现实形态凝聚了人类生存所具有的含义和特性,城市是它的聚合体,融合了意义和实体。城市是时间场所中与人类特定生活紧密相关的形态,其中包括历史,它是人类文化观念在形式上的表现。由此罗西认为应抛开任何有关功能主义的浅薄幻想,使建筑回到建筑秩序的另一极形式,从而寻找一种形态学关系——即所谓“建筑实际上是一座小城市,城市则是一座大建筑”。
二、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可以说是“集体无意识”在城市研究中的变体。它并不是某一代或某时期人类心智记忆的产物,而是整个人类文明史和改造环境历史中的整体产物。每个历史阶段人们都为这个整体、这种“集体记忆”增加新的内容。集体记忆在人类历史文化中由作为个体和群体的人类以口述、文字、操作实践和人工环境的形式保持下来,成为文化和物质基因延续下去。由于个体生命的历程与物理环境相比较表现为相对的短暂,由此物质环境形式的相对持久得以成为取代人们的记忆并进而影响对环境塑造的活动,从而保持了环境的相对稳定。如前所诉,罗西有关类型性(或者说类比)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荣格的理论中获得灵感的。因为从根本上讲,原型就是一种类型概念,它着眼于人类共同的经验。罗西曾经写过一篇题为《类推建筑学》(An AnalogicalArchitecture)的文章,其“类似性”的概念同荣格的集体意象显然有着深刻的联系。罗西认为城市类型其实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是由人们对城市中的空间和实体的记忆组成的。这种记忆反过来又影响对未来城市形象的塑造。
  城市作为集体记忆(collective)的场所,“它交织着历史的和个人的纪录,当记忆被某些城市片断所触发,过去所遇到的经历(即历史)就与个人的记忆和秘密一起呈现出来”。“集体记忆”是无数个同种类型的经验在心理上残存下来的积淀。它们是超个人的、长远的种族经验在人脑结构中留下生理的痕迹,成为生而具有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无法从个人的经验中推演出来,任何人都具有那种或多或少相似的内容和样式的记忆,它在所有人中是相同的,因此组成了超越个人的共同心理基质,并通过每个人表现出来。这表明在精神中存在着一定的时常出现的形式。个人的城市记忆虽因人而异,但总体上具有“血缘”的相似性。因此不同的人所描绘的城市具有本质的“类似性”。这是“类似性城市”的哲学基础。
  建筑的意义依赖于那些早已建立的类型,它是隐藏于现实中单体建筑物无限变化的形式背后不变的常数。类型可以从历史中抽取,抽取出来的是某种简化还原的产物,简化是得到类型的基本手段,因此类型不同于任何一种历史上的建筑形式,但又具有历史因素,在本质上与历史相联。这种精神和心理上的抽象得到的结果,即为我们曾提起过的“原型”。按荣格的观念,原型是共有的,这样类型学就与集体记忆联系起来,不断地将问题带回到建筑现象的根源上去。建筑师就像炼金术士一样,要将人们头脑中这种隐藏着的、却又强有力的原型唤醒,使人们感受这种种族的原始纪念。
  城市与建筑的关系微妙复杂,用建筑类型学的方法来研究,罗西用一种理性的方法将城市与建筑结合起来,反应历史的记忆,现代的城市就是在集体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历史的文化中前进的,是城市,还是建筑,或许分不清楚,但他们一定都保留着人类历史的记忆,这也许就是城市与建筑紧密相连的关系吧,一种内在的联系,不是功能上的,也不是形式上的。
参考文献:
[1]A·维德勒(Anthony Vidler):第三类型学(The Third Typology)
[2]F·弗尔达姆著,刘韵涵译:荣格心理学导论,1988
[3]P·艾森曼为罗西的《城市建筑学》所写的前言
[4]L·芒福德著,倪文彦、宋峻岭译:城市发展史,中国建工出版社,198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