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与中小型图书馆

2015-12-15 10: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当今时代,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我国传统的中小型图书馆正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作的重点便是建设资源与服务。本文就我国建设中小型数字图书馆的现状,提出了目前针对中小型图书馆推广数字图书馆工程仍存在的问题,同时引入建设资源和服务的理念,并在这些背景下阐述了推广数字图书馆工程所要求达到的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其中就推广工程对资源有效整合、服务全面创新的作用做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推广工程 中小型图书馆

1引言
  在当今信息科技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建设公共服务的时候可以融入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传播手段,同时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扩大服务范围,改革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的效率,完善服务体系,这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数字图书馆以一种全新的形态存在,它给传统的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改传统图书馆服务范围小、服务水平差、服务手段少等缺点,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图书馆成为新一代不受围墙、边界阻拦的分享知识与信息的场所。最近几年,我国中小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已经略显成效,其建设与服务系统也已经形成。但是,中小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不均衡的发展、不健全的信息共享制度以及水平较弱的服务能力等。针对中小型图书馆进行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要求利用好现在先进的数字资源,同时要完善服务体系,这也是“十二五”规划要求的一项文化工程。 
2 我国中小型数字图书馆的现状
  在建设数字图书馆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高校社科文献中心、国家科普文献中心等。在2005年“数字图书馆国家工程”开始启动,其目标是在世界上创建前所未有的大型基地,并且是保存中文数字信息,服务不止全国甚至还包括全球的数字信息。从开始启动到现在五年的时间,数字图书馆目前已有了自己的网络平台,这个平台不但具有丰富的内容、先进的技术,还有广泛的覆盖面、快速的传播,它具有550TB的数字资源量,其服务不但覆盖互联网,而且移动通信网以及广播电视网等都在其范围内。我国的大量中小型图书馆已经着手数字图书馆的推广建设了。2010年底,国家图书馆调研了省级中小型图书馆,数据资料表明,在省(市)级所有中小型图书馆中,已立项着手建设当地数字图书馆的有12家,而正规划建设新馆的有13家。所有这些中小型图书馆都建起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资源库,多样的形式以及丰富的内容,都得到了本地读者的好评。当然在各个中小型数字图书馆的推广表现地如此趋好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清晰地意识到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不足,比如发展中存在的不均衡、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没有统筹的规划、地区标准差异造成行业整合障碍、缺乏合作以及专业人才等。
3 中小型图书馆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的途径
  建设数字图书馆最终的目标是提供个性与多样化的公共服务给读者,而其中提升数字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心便是数字资源。因此整合资源与创新服务是建设数字图书馆时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数字资源建立有效的登记机制,可以大大提高资源整合的效率,使数字资源得到更深层次的加工和长期有效地组织保存。运用新技术可以创新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既呈现出层次性、多样性又不乏专业性与特色化,满足众多读者的需求。  
3.1为数字资源建立有效的登记机制
  目前数字资源采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唯一标识符来标识,它就像是数字资源的身份证一样,按照统一的要求和程序在特定范围内标识数字资源,这也是现代因特网互操作实现的基础,这就完全消除了传统标识方式不能实现系统之间互操作的弊端,使数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与管理。
3.2为数字资源完善组织体系
  目前,中小型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管理越来越严格,为满足新的要求,传统独立的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被新的资源整合揭示所代替。通过将创建、组织以及揭示环节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了规范、准确、高效的数字资源搜索平台,统一检索以及资源揭示元数据,满足了用户对搜索相关信息的需要。  
3.3为数字资源建立保存机制
  随着数字资源不断的增加,传统的资源保存体系已经不能够实现对数字资源的长期有效保存,因此图书馆界必须迫切建立一套新的保存机制。通过对资源的获取、归档存储,然后管理、使用、最后保存等环节,定制出相应的规则与移植数据的策略,使数字资源得到长期保存。同时建立相应的联合保存机制,充分利用当地的存储能力,实现云存储。  
3.4为服务创建新媒体平台
  为适应科技发展、满足当今年轻一代对数字图书馆的需求,创新中小型图书馆服务势在必行。将图书馆服务与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各种新媒体终端联系起来,为数字图书馆创建新的移动网络服务平台。目前,已经有多家中小型图书馆在新媒体服务领域创建了平台,这不但扩大了图书馆信息的覆盖范围,实现了资源共享,而且通过这种交互式手段使用户得到了多角度与全方位的服务。
4数字化时代下如何完善中小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
4.1建设虚拟网络平台
   通过借助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以及卫星网等渠道,安全快捷传输数字资源,建设覆盖全国的虚拟网络平台,使得跨库检索以及无缝链接成为可能,同时实现数字资源与服务在全国各地区的共建、共享以及共存。   
4.2建设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
  要想实现中小型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的服务, 就必须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理念,在全国中小型图书馆间构建数字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应用唯一标识符来完善数字资源登记制度;对文献资源进行分布式部署,同时策划特色项目,加快构建丰富合理地数字资源库,增加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总量;健全知识组织体系,深入挖掘和揭示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对音频、视频等各种多媒体资源进行准确有效的分布、反馈,提升数字图书馆公共服务水平;健全数字资源保存机制,使数字资源得到长期保存。
4.3构建个性化、专业化、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
  建设数字图书馆的终极目标就是服务大众,同时这也是对数字图书馆作用效果进行检验的标准。数字图书馆在中小型图书馆中的推广工程,是建立在拥有海量资源库群的前提下,进行组织、整理、挖掘数字资源,统一检索元数据。并且建立统一管理体系,使用户通过认证身份后即可享受数字资源服务。此外 还通过与先进的新媒体结合,为用户包括一些特殊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4.4对数字图书馆进行专业的人才培训
  为数字图书馆培养专业的人才,不仅满足了建设数字图书馆中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且还有效地促进了推广工程的快速健康持久发展。对人才进行专业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开展交流与研讨会,有序分批次进行相关的理论、业务、应用以及科技与服务培训,提升数字图书馆人才的专业化、科技化水平,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推动数字图书馆的蓬勃发展。
4.5为特殊群体建立新的服务机制
  目前我国有八千多万残疾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作为我们祖国的公民,他们有权利享受图书馆现代化的服务,因此图书馆界要为这类特殊群体建立一套特殊的服务机制,满足他们对数字图书馆的需求。为残疾人提供语音以及视频加载文字的服务,建立无障碍的服务体系。而对少年儿童,可以在服务体系中适当的加入卡通动漫的元素,建立一个充满乐趣与儿童色彩的网上绿色服务平台。
5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中小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建设与服务理念,并同时重点介绍了应当如何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如何创新服务水平。文章对提升中小型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完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我们图书馆业界应该全面落实好这些内容,实现中小型图书馆的跨越式发展,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做大做好。
参考文献:
[1]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121
[2]马冬冬, 等. 构建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合理化虚拟参考咨询模型[J] . 图书馆杂志, 2007( 2) : 40
[3]鹿贺,王孟媛.文化共享工程与基层数字图书馆建设.山东图书馆学刊—2010年图书馆的定位与发展专辑,120~121
[4] 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启动.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2、22
[5] 刘桂林.新形势下图书馆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J].图书馆情报工作,2003(10)
作者信息:
王青 1962-09 女 广东广州市 本科 图书资料助理馆员 研究方向:书库管理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北路573号1903王青 510630 快递到付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