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CAI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5-12-13 10: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在各科教学中的广泛使用,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它在教学中的优越性。我从事美术教学多年,在美术教学中运用cai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总结了一些粗浅的经验,并发现了一些运用中容易走入的误区,现提出来与同仁探讨。
  
  一、cai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增强美术教学的情境感   
  传统的绘画教学是:“语言+静止图片+演示+练习”,课堂教学情感成分少,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易于在消极被动的情绪下目睹枯燥无味的简单重复,而多媒体教学系统提供的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及其交互操作,便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使学生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交互界面来操纵控制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为学生酿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形式的新颖,计算机的神秘,设计的独特,加上激人之情,启人之智的音乐,较好地调节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信心十足,跃跃欲试,轻松愉快释疑克难。如:在教学《远航的大船》一课时,由于学生直接见到大轮船的机会不多,对大轮船形象模糊。运用各类素材库中的轮船等图片制作课件,插入音乐,揭示课题:立体紫红色的课题从屏幕中心由小到大,随着优美、深远、动听的萨克斯独奏曲推出“远航的大船”的课题。此设计效果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催人振奋。接着画面在蓝色海洋的背景下,迅速展示出各种不同外形的大轮船。那如楼房一般的客轮,架起各种不同起重机的货轮,以及色彩艳丽的彩旗,还有那生动的解说词,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随即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在此亢奋情绪的反应下,学生愉快地拿起画笔,主动地参与到“大船”的绘画中。当然很多以风景、动物、欣赏等为素材的课程都可以发挥其巨大作用。
  
  二、cai软件的运用,能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   
  俄罗斯教育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生的兴趣。”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以它的生动、直观、新颖,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从内部诱发学生的动机,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求知欲望,并充分调动不随意注意,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如:教学中国画,按备课思路,利用电脑设计了一个cai软件,制作成动画的过程,充分展示墨色的干、湿、浓淡的变化及画面处理进行定镜显示,连贯运作,放大观看比较,强化学生的视觉感受,调动学生的内动力,加速了知识技能的掌握。缩短了演示时间,扩充了练习的空间,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
  
  三、cai软件的引入,改进了欣赏教学   
  传统欣赏课,教学单一,缺乏艺术情趣,审美教育势必沦为说教,欣赏美术作品的感知过程依赖视觉形式进行,多媒体的表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与艺术有相通之处,在视觉形式上其点、形、色、线信息强度和画面吸引力比课本图片要强许多倍。比如:欣赏建筑艺术,不但可以用贯常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的形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显示,让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学生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又如:五年级的《邮票设计》这一课中,制作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邮票欣赏资料,给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并对自己的创作有新的启发与创作。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到邮票的历史背景等。在《中国优秀绘画作品》的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印制精良的范图,通过搜索和扫描仪扫入制成cai软件,除教材的范图外,还可以增补一些内容,如徐渭的《黄甲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吴昌硕的《神仙福寿图》等著名历史佳作。结合教学来显示整体、局部的关系,把中国优秀绘画进行山水、花鸟、人物的分类,并置于显示屏上,比较异同,使学生获得对中国绘画艺术风格的直观认识。为深刻揭示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的妙处,采用了色彩变更操作来实验,如将《溪山行旅图》的色调变为偏绿、偏蓝或偏红,其作品就会体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四、cai辅助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我们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同时,必须注意到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功能的不足,只能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必要的技术辅助。因此,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以辅代主”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为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使用的辅助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比如:美术课中的教师示范有时就具有不可替代性,若用多媒体予以代替,纵使表现效果好,但其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仍然不如教师亲手示范来的直接和其所特有的感染力。
  2.不能“为用多媒体手段而用多媒体手段”
  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地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3.不能“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方便地模拟现实,甚至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效果。但是,如果热衷于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势必会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4.不能“以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思考”
  教学活动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于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刺激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实践中,必须注意不能让电教媒体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甚至动手的时间,必须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5.不能“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情感的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如果盲目地依赖于计算机,只注重人机的对话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信息、情感的反馈,那么就会使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且会给学生一种冷冰冰的机械操作的感受而缺乏应有的课堂亲和感染力。
  6.不能“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
  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高年级学生而言,这种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功能,降低难度,突破难点,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把本来应在学生头脑中的想象再现出来,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对于美术教学尤其如此,美应是因人而异,体现各自的个性,所以各自不同的想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以多媒体技术将一种固定的影像直接传递给学生,从而在学生心目中产生“唯一”的印象。这是美术教学中应竭力避免的事。

  总之,应用多媒体技术于美术教学中,能使重点突出,难点易突破,信息量大,有助于照顾到全体学生,省时高效。同时,因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声像同步性、画面动态选择性和时空的可变性等优势,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参与热情,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多媒体电脑技术的运用必将会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只能用在该用之处,以让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让教学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