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教育艺术
论文摘要: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教育应讲究艺术。教育艺术包括非语言艺术和语言艺术。非语言艺术就要求教育者在行动上以身作则,让学生学习效法;语言艺术就是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语言优化组合,使其感动学生之心,进而落实于行;还有对学生的批评更要讲究艺术,要动之以情晓之于理。
我们都知道,“技术”作用的对象是“物”,而“艺术”,作用的对象是“人”。
我们教育作用的对象是“人”,尤其是我们的初中教育作用的对象不是一般的“人”;他们是少年,他们思想活跃,行为好动,朝气蓬勃,可塑性极强,是生龙活虎的“人”,处在长身体,形成世界观的时代。所以,我们初中教育更应该是一门艺术,不能把他看成是一门技术,更不能把它看做是我们吃饭谋生的手段。因此,我们的工作应该用艺术的标准去衡量、要求,让我们的工作充满艺术的气息,让我们的生活涂满艺术的色彩;让我们初中学生充分体会到工作艺术的魅力,从而让他们本身也逐渐具有艺术的魅力。
初中“教育”这门“艺术”包括着“非语言”艺术和“语言”的艺术。
电影艺术的初期的无声以及当今的“哑剧”,就属于“非语言”艺术。正是因为演员们的动作、表情、装扮等手段,观众不但能设想到角色的作为表面形式的语言,而且能透视到角色深层次的内心精神世界,进而会更广泛地联想到社会生活,更深刻地观照到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这便是“非语言”艺术手段所产生的力量。
我认为,教育者的“身教”就是“非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大教育”的观点之言,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以及当今的英雄模范,能让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人们产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社会效应,其重要原因正是在于这些仁人志士和英雄模范自身具有崇高而巨大的感召,内心的思想魅力。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也同样应该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人格魅力。
从至圣孔子到“五四”时期教育改革的先驱蔡元培、陶行知、徐特立、叶圣陶等老前辈,再到当今教师当中的佼佼者如于漪、魏书生、钱梦龙等我们引以为荣的同志,在我辈情感和理性的心中光耀如日月,矗立如丰碑;望其项背,惊赞、敬仰之情沛然乎心中。这便是他们从言到行、从表到里演化成的对我们所产生的一种撼动心的艺术力量。
我们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行为,气质学识、人品修养、兴趣习惯、为人处世等等,这都应该属于“非语言”教育,都应让学生觉得我们这诸多方面都蕴含着艺术的感化力,对学生将产生思想迁移,人格呼唤、价值衡量、信仰指南,甚至终极人生观的构建,一生从事职业的选择以及日后事业的成功的艺术的感召和催化作用,从而在学生心灵的层面上乃至生活行为上整合成“导之以德”“导之以行”的艺术话了的近距离的“高标”。古人说“以生教者从”,就是这个道理。
除“非语言”艺术“身教”外,属于“语言”艺术的“言教”在教育活动中亦占极大的比重;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的语言也要富有艺术色彩。因为“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更兼“言之无文,行儿不远”。我们教师的“言教”,如果是千篇一律的内容、平淡无味的话语,不求抑扬的语调,那就恰似床头中标的“滴答”,则只能麻木学生的听觉,催学生恹恹欲睡;而那些生动、优美、亦庄亦谑的语言会让学生影响深刻、记忆犹新,甚至终生难忘,“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再者,无论是教育语言还是教学语言,本身就应该是一篇抑或是一段文章,或记叙,或抒情,或说明,或描写。既然是文章,就应该有文学艺术的色彩。所以,我们相在运用“语言”进行教育教学时,就应该对“语言”进行文学艺术加工。这不仅能使运用“语言”进行教育教学的效果良好,而且有益于培养学生善于说话的能力——这是未来人才的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再谈谈属于另外一种“言教”方式、内容的“批评”。“批评”,且不要说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通则理达”需要有艺术,就是“批评”学生时要运用正确手段、方法,促使学生取长补短以修于己,见贤思齐以显于行;“评”,从“言”,从“平”,即时说老师“批评”学生之“言语”要公平,态度要和平,心平而气静,让学生在聆听“批评”之“言语”时,如沐春风,如润细雨,含蓄委婉可铭心,寓趣寓理跟更启智。这样,使师生双方互动的教育“场”成为温馨的精神家园,师生双方的胸襟均呈净明的狂光宇空。因为批评的方法得当,语言含情,态度和蔼;于是心灵沟通,感情交融,消除了内化的过程中的心灵障碍,批评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理想的目的。
反之,如果批评不讲究艺术,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师生关系紧张,我们的教育教学也一定会会失败。这样的“批评”绝不可取。
郭沫若先生曾说:“我所说的生活艺术化,就是说我们的生活时常体验着这精神!……要把我们这个自己做成一个艺术!……倘若他们的生活都具有艺术的真精神……那么这个世界便成了一个理想的世界了。”(《郭沫若谈创作》p15上海文艺出版1980年版)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追求这样的“理想世界”。
我们的“教育”实质上是一项工程,是人类构建整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大厦中一项浩大而复杂的工程。在完成这一工程时所做的一切工作,包括生产者——我们教师——都应该艺术化。于是,我们的学生幸运,我们的教育兴旺,我们的国家也一定会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郭沫若.郭沫若谈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2]刘勰周正普.文心雕龙•情采.中华书局出版.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