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不知不觉间换了柔和的面纱,和着湖面摇曳的水纹缓缓轻舞起来。新学期的脚步不期然已在门外,学生青春的笑声打响了上课的铃声。开学第一课:《我与地坛》,不是第一次教学,可是打开备课本,心情却如第一次上讲台那样庄重与忐忑,庄重因为心怀对史铁生母亲苦难却忍韧、伟大又无言的母爱的敬重,忐忑因为课堂教学中是否能充分将《我与地坛》的意蕴与情感之美展现在学生面前而担忧,引领他们体验生命的真谛,我怕将这经典的美文阐释得味同嚼蜡。备课时,寻遍所有的网上朗读材料,细细聆听,选取了最富有表现力的课文朗读的音频,为的是将最完美的情感表达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的体验。
课堂上,听着声音动听,情感表达到位,极富感染力的课文朗读录音,曾几次,文到深情处,朗读者几度哽咽。可笔者偷窥学生,有面无表情地嚼口香糖者,也有面露哀伤之色的,却没有预想中的泪盈于眶的人。是学生面对他人的生命太冷漠还是引导有问题?我痛苦地思索着,重新审视教学设计,豁然间发现我是何等的武断与独裁,笔者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武断地强加在学生的身上,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的规律,自以为是地设计学生情感体验的步骤,设计学生情感发展的方向。
仅仅让学生们概括、提炼文章的主要信息, 归纳作者的情感, 知道史铁生在“人生最狂妄的时候”忽然断了双腿, 后来在母爱的鼓舞下战胜自我, 成为一名优秀作家这一事实,从中看到一个伟大的母亲,就想让学生留下感动的泪水,珍爱生命,热爱母亲,是多么的霸道呀!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可是笔者的教学设计却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忽略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鉴赏课文文本,没有引起他们的情感的体验与共鸣,无怪乎学生面无表情。
笔者决定从学生的人生经验和阅读体验出发, 立足于学生这个阅读主体来引导学生解读此文。改进的课堂教学设计如下:
一、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生命历程
其实, 和所有有思想的年轻人一样, 我们的很多学生尤其是青年学生都思考过生命和生死的问题;也和所有人一样, 当生命不是以一种最接近死亡、最残酷惨烈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 我们往往就忽视了生命的残酷性, 也就顺理成章地忽视了生命的宝贵性。我们没有史铁生的在最狂妄的年纪忽然残废了双腿的经历,但《我与地坛》却创设了一种特定的真实情景, 把主人公摆在了必须作出生死抉择的两难境界———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苟且偷生还是干脆就死?对于一个内心丰盈的年轻人来说, 这种选择是如此真实又是如此沉重, 以至给学生也会带来一次严肃的心灵拷问。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同身受,感受作者双腿残疾后的苦闷孤独又悲愤无奈的心情。
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体会作者的情绪,笔者让学生把双腿绑起来,体验:如果此刻地震发生……学生经过这一体验之后,面露惊慌之色。
趁机延伸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片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学生感叹残疾的作者多么痛苦。
紧接着品读文本: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这样从学生的自身体验入手,学生很快进入文本,对作者的情感感同身受。
二、趁势引导,走进地坛,感悟地坛里的生命之美
参考文献:
[1]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出版社,1980.
[6]雷友宏.教师专业素养对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之影响[n].兵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