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浅析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探析

2015-12-13 10: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摘要:网络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而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变革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一形势要求我们,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进行全面创新,不断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自1994年以来,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经过了十多年的实践和发展,从初步探索到主动建设,进入了深入发展的时期。清华大学张再兴教授曾经指出,“2001年以来,是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深入发展时”“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更加成熟和完善,大学生逐渐形成校园网络依赖,校园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显著”,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对于高校育人环境的影响日益深刻。在我们不断深入发展网络思想教育实践的同时,也必然需要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不断创新,新的形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如何认知?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方面的成就与经验是什么?基于此两个方面认识的基础上,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变革时代,如何有效地面对网络化发展所不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促进了网络信息文化的极速发展,以致我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此,比如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网络论坛、网络教育等等。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基于网络技术本身、有别于传统的一种教学方法、实践模式,也是适应并融入网络文化、网络环境的一种教育方式、渗透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以科学发展观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实际的价值。有学者指出,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也日益紧密,诸如:“网络信息承载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网络信息传播可加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价值传播”“网络互动平台可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互动需要”“网络技术特征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最佳效果”等等。
  从文化传播的范围来看,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网络文化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知识量大,包涵政治、经济、文化、学习、就业、感情、生活等等几乎所有方面,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载体与手段,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提高。
  从信息传递的方式来看,网络技术所提供的文化交流具有虚拟性的特点,这一特性有利于对学生的真正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及时发现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条件和教育目的所在。
  从技术表现的形式来看,网络文化具有无限的创造空间。网络可以融文字、图片、声音、影像于一体,能够适应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精神需要,网络个体从而可以用不同的文、图、声、像来进行表达,既反映了个性特征的差别,也有助于个性的创造力的发挥。
  从交流应用的主体来看,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虚拟性、个体性等特点,孕育了网络文化主体的平等性。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建立在具有个性、创造性的网络基础之上的,这促使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新型教育关系的形成,以及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彰显。
  
  二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固然,网络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但与此机遇同时,网络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技术的个性化表达与社会的秩序化要求之间、信息开放传递与信息有效管理之间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冲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认知和应对这一课题,必然影响到对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价值的分析深度,影响到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的探讨,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发挥。
  应该看到,虽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困难的因素,但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化整体的蓬勃发展,网络新闻传播秩序实现了进一步规范化,违法信息的传播得到了一定的遏制,网络舆论主流积极健康,为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一些高校建设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号称“红色网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起到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达不到的效果。总的来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与网络的发展反差较大,影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因此,我们提高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新情况的不断出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实现应该是我们不断研究、不断需要创新的重要课题。


  
  三
  
  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一样,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既有静态方面的要求,也有动态方面的要求,具体应包括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教育情境等。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变革时代,网络文化不断发展,新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层出不穷,也要求我们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进行方法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和思维的创新,只有努力全面创新,才能有效地面对网络化发展所不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坚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网络服务学习功能相融合
  如前所述,网络文化的技术支持和特殊性质,既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引入网络技术,也要求我们在bbs论坛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意师生的平等和互动。应该说,这是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本形式和要求。但具体实施起来,则需要考虑到很多细节问题,诚如有研究人员指出,高校应从网络语言、网络话语策略、网络话语环境三方面着手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体系构建。高校的bbs虚拟社区是对高校生活现实尽可能的投影,具有所属高校校园文化特征的深深烙印,是该校现实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校园网络文化的话语主导,不仅具有意识与行为指导作用,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同时也可以用来衡量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如何的标准之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页建设不仅需要具备思想性、知识性,也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点,融入趣味性和服务性,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而不是板起面孔,寓教育于服务之中,这样才有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实现。
  (二)坚持网络技术与管理技术的共同提高
  网络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不同价值理念的碰撞,坚持网络技术与管理技术的共同提高,一方面要求提升开发信息资源,营建良好网络话语体系,在网络大潮中有能力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吸引力,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应具备较高技术手段,能够实现信息化管理,加强网民的信息化建设,引导网民登录主流网页和网站等。管理技术的提高也要求加强培训和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网络业务能力,应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使用的技能技术,熟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规范,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鉴别外文网站内容的能力。
  (三)坚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加强网络法制教育相结合
  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要把加强法制教育作为关系民族兴衰的大事,“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靠教育也要靠法制,二者相辅相成。思想政治教育属于道德范畴,与法律一样都是规范人们思想与行为的手段,一个在于预防,一个在于惩戒,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要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增强其网络的权利与义务观念,也要增强大学生网络个人维权能力。
  (四)坚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促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不同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也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场所的多元化和时间的即时性的形成,使得对大学生进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全面联系,从而营造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中共十七大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了要提高党建科学化的水平,这是互联网时代党的重大课题和重大任务。《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也发表评论指出,网络不应成党建“盲区”,同时也说明,传统党建手段仍是主流。这一要求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网络新技术固然存在很多优点,并被广泛使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大地发展和创新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并不能因此而忽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手段。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进步,给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虽然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对大学生进行了解和认识,进而开展积极有效的网络教育,但最终离不开生活现实本身,教师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两课”和文化素质教育都具务育人价值,多种教育形式的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才能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从而真正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再兴.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十年发展历程[j].思想教育研究,2005(7)
  2.徐建军.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j].现代大学教育,2009(5)
  3.沈建红.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09(10)
  4.代群,奔胜,黄豁,季明.网络不应成党建“盲区”.中共基层党员期待党建创新[j].瞭望,2009(4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