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六步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

2015-11-04 09: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视、听、读、说、做、写的六步式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深化对所学政治理论的理解较为有效。

关键词:教学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它的教学效果如何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状况,关系到了祖国的前途与未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突破“教师迷茫、学生厌烦”的尴尬局面,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深化学生对所学政治理论的理解,达到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实现,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
  教育部“05方案”特别强调要切实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强调:“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达到这些要求,我们认为必须要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在我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中所探索的六步式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化对所学政治理论的理解较为有效。
  一、《概论》课引入六步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概论》课中引入六步式教学法,目的是加深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成效显著。
  1. 《概论》课引入六步式教学法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内容较为枯燥,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说教成份多,甚至有些章节直接摘录大段的中央文件。而且大部分内容学生从各类媒体上会有所涉猎,这就使得学生认为“概论”课就是“假、大、空”,与自己的学习、就业没有多大关系。为此 “概论”课成为“口头上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课程。很多学生要么不来上课,要么上课时做其他事情,造成了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教师讲的滔滔不绝,学生听的昏昏欲睡,不少学校的“概论”课已成为“睡觉课”、“看小说课”、“玩手机游戏课”。所以必须对课程进行改革,六步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形成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实现教学相长,从而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与情感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更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道德情操的养成及世界观的形成联系起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概论》课引入六步式教学法是学生能力提高的需要
  今天,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显得尤为关键。但目前, “概论”课还更多地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忽略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教师的满堂灌使学生大部分是听,很少有机会看,更难得动手。造成学习理论的兴趣低、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低、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更低。在这种态势下,选择六步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也增强了大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概论》课六步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六步式教学法即在“概论”课堂上采取“视、听、读、说、做、写”六种方式,增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下面以科学发展观为例,讲解六步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1.视。即看视频。通过视频导入课程,吸引学生的关注。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精心挑选视频文件,通过播放3至5分钟的视频,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程上来。如讲科学发展观,我们通过播放《国情启示录之中国之谜》的部分片段,让学生看到中国目前面临的不均衡现象,怎么能够更好地解决它,留下悬念,使学生想要急于去解决。
  2.听。即听课,听教师的讲解。根据播放视频所遗留下来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回答,直接引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但回答要简明、扼要。讲解时不要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时要做到观点鲜明、内容正确、推导合理、论证有力,把理论深入浅出地展示给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尽量做到有条不紊、透彻明了的分析,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帮助他们建立起相应的理论结构,并促使他们自己认识学习理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在理论学习上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索取,最终师生达成共识,为下一步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4.读。即读书。根据教师的精讲,学生看书,提出疑问。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读书,把握新课的大体知识结构和基本的知识点,理清教材逻辑结构、理论层次、重点难点。通过读书,使知识掌握的更全面。教师也可以在读书前设疑,让学生带着疑问看书效果更好。学生对不理解的知识点做记录,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的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统一探讨,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
  3.说。即学生发言。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研究者、发现者、探索者。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设置的问题以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就是参与教学的过程。学生发言可以分为小组内发言和组间交流两个阶段。先是开展小组内的发言。各小组要围绕问题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并形成小组共识。然后各小组将达成共识的学习结果与其它小组交流。对于解决不了的疑问也安排在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上,知识越辩越明,道理越辩越清,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讨论氛围,让学生唱主角,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创造性意见,让学生思维处于最大限度的发散状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做好课堂组织安排和秩序控制工作,防止讨论处于无序状态,做到 收放自如。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计入平时成绩。
  5.做。即做调查。结合授课内容,留给学生相关的调研题目,让学生走入社会去调查,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社会调查一方面可以检验课堂学习效果,并进一步使学生坚信理论的正确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会说不等于会做。因此,效果评价必须要做到“听其言,而观其行。”另一方面,重新认识自己,发现和弥补自己的不足。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都具有无止境性,在课堂上感到已理解、学懂、会用的理论在实践中有可能会出现不理解、不够用、不会用等情况,这说明理论与实践存在着差距,理论掌握还不够,这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在讲解科学发展观时可以要求学生分组深入某一个企业、某一个社区进行调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情况,例如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6.写。即写出调查报告或论文。对进行的调查进行总结,形成文字材料。教师要在撰写调查报告前给予充分的指导,要明确报告的格式要求,在撰写的过程中也要和学生经常性沟通。帮助学生写出优质的论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报告也成为教师考核学生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概论》课六步式教学法的实施要求
  1.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六步式教学法的前提
  任课教师必须转变“师道尊严”的思想,切忌把自己放在权威位置居高临下,要以学生为本,积极倡导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个体思想的差异性,接纳学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心情愉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施六步式教学法的基础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学习兴趣、积极性、教育效果总是不太理想。六步式教学法要求教师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参与性,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提高教师的个人能力是实施六步式教学法的关键
  教师是课堂的灵魂,教师的个人能力如何关系到六步式教学法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独特的视野,能够组织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能够轻车熟路地驾驭课堂。此外,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要真心热爱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信、真懂和真用。这样,面对学生,才能心口如一,才能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并通过自己的榜样作用来带动学生真心拥护、真正自觉地实践思想政治理论。
  三、《概论》课六步式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1.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六步式教学法的运用,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逐渐形成了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由最开始的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到后来积极主动地参加,去解决社会问题,并能提出好的建议。
  2.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六步式教学法的运用,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死记硬背不等于掌握了理论知识,不等于会应用它,而采用六步式教学法,每堂课通常都要围绕教学内容的相关问题或实际问题而展开,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一方面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探讨,另一方面还能积极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收集资料,经过小组内部讨论分析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得出结论。通过学生学习和实践,加深了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
  3.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通过六步式教学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的效果是把外在的教育内化,而这种内化的实现必须依靠自我意识,没有它,无论外在的要求多么强烈都不会奏效,因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种方式的应用,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学生能够踊跃发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变被动为主动。课堂教学既有教师的讲授,又有学生的活动,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总之,六步式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海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策略探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设计(HGJXHC110416);东北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DGY2010-33)。
  作者简介:杨丽艳(1979-),女,黑龙江伊春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
  电话1554617875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