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施分层教学必要性—以乌

2015-10-16 09: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针对高职会计电算化生源的特点,依据社会的需求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有必要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次会计电算化教学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各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本文主要从学生现状、会计人才需求层次、教学现状等三个方面阐述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专业;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随着普通高等大学扩招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的逐年减少,处在招生末端的高职院校为了保证生源,高考的最低分也已招揽其中,学生来源也更为复杂,使得学生的文化基础、专业学习能力高低差距拉大,且这种分化日趋严重。而且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多样化日益明显。我们会计电算化专业所教育的对象及学生走出社会服务的环境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么我们的传统教育方式就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进行变革已成必然。会计电算化专业分层教学改革可谓顺应教育环境发展变化的一个不错选择。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人才培养目标选择、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方法的确立首先取决于教学服务的对象—学生的具体情况,只有追根溯源,深入思考影响教学质量的基本问题,我们的教学才能卓有成效。下面以乌兰察布职业学院最近三年的招生资料分析。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近三年招生情况分析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如下问题:
  1.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人数逐年上升,但文化基础素质逐年下降。
  从近三年的招生人数来看,尽管高职生源已趋于紧张,学院的整体招生人数在逐年下降,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人数却在逐年上升,会计电算化专业由于其就业面广及就业环境相对优越而被广大考生及家长认可,这对本专业的办学者而言应该说是很好的势头。可是,我们再看近三年录取的最高、最低、及平均分数的走势发现,均呈逐年下降态势,且降低率逐年提高,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生源文化基础素质在逐年下降。一方面是生源数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生源质量的下降,这数字背后提示的信息太值得办学者们思考。
  2.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异化明显
  我们先从连续三年的最高与最低分的差异来分析,2009年高低分差异为235分,2010年高低分差异为168分,2010年高低的差异为185分,差异均在200分左右;从近三年300分以上学生人数及占总人数的比例及300分以下学生人数及占总人数的比例的走势来看,300分以下分数的学生逐年上升,在学生总数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30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尽管在逐年下降,但人数基本维持在20%左右。从上面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生源整体质量下降,学生之间的文化基础差异较大,这已成了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
  3.会计电算化学生的专业基础差异客观存在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对高中生招生比例的限制,职高及中专生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比例会在逐年上升。我们知道,职高及中专生源他们在高中或者在中专阶段对专业知识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习,入学前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而相对于普高生而言,他们在入学前的专业知识还是一张白纸,两者之差异已客观存在。
  生源现状的改变,对所有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传统教育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已完全不适应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培养环境。生源数量的提高、质量的下降、文化、专业基础差异的加大这些客观条件的变化必须寻求与之相适应的分层教学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
  二、会计人才需求层次分析
  现行企业从规模上区分, 可细分为大、中、小型和微型企业。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大型企业只占我国企业总数的1%,而中小企业数量已达1100多万家,约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在这些中小企业中,年营业额在1000万元以下,员工数量在100人以下的 “微型企业” 又占了绝大多数。不同规模的企业由于自身特点和经营管理上的不同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有着不同的标准。第一,微型企业的需求。通常情况下“微型企业” 因组织结构简单、规模小、业务单一、市场小,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相对简单,以普通核算为主要目的的记账型会计即可满足其需要。因此,一般只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熟知系统的会计知识、会计电算化知识和税法知识,能单独进行账务处理,如期编制财务报表,进行纳税申报就可以,对会计人员的学历资历等均没有太多要求。第二,中小型企业的需求。中小型企业相对于微型企业而言,由于其在规模上有所扩大、在业务上有所增加,经营管理的难度也在增加。在这个层次上,虽则多数还是以操作型会计人员为主,但同时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会计人员的选择上,往往要求其能熟知系统的会计专业基础、经济学知识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知识等, 在学历上大多要求在大专以上,职称以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师为主。第三,大型企业的需求。占企业总数只有1%的大型企业,以上市公司、跨国公司、集团公司居多,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经营规模大,经营范围广,业务覆盖面大,财务数据比较复杂等。因此,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除了能熟练处理常规核算等业务外,更多地是要求会计人员走出数字报表的框架,转移责任重点:从确切遵循规章制度、完善内部监控和治理,进一步投身企业宏观发展战略的决策层,利用财会专业知识在整体策划过程中创造企业价值,更加专注于引领公司应对未来的挑战和变化。能达到这一要求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在学历和资格上达到较高的层次。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会计人员有着不同的需求层次,各层次的会计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学生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呈现的层次性,正好与社会需求的层次性相吻合,如该专业近年来学生人数的增加,文化素质的下降正好适合培养面向社会需求量大但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是要求很高的小型企业;针对我们相当部分的文化基础、专业基础相对较高的学生而言正好适合培养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但社会需求量不是很大的一些中型企业。可见,学生层次性的培养也是社会的客观需求。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现状分析
  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切合实际,忽略了学生的知 识和技能层次的差异。
  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必备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面向工业、商业、服务业等生产第一线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从我们的培养目标来看,说明我们传统的教育已完全脱离了目前高职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知识和技能层次差异较大的客观事实。所以我们高职会计电算化的教育应避免过于理想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立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应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客观差异,重新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应体现差异化培养目标,而非局限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精英。
  2.课程结构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目前我们在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时,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多以“学科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结构体现设置上过分强调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片面追求知识的广度、深度,而且对所有的学生不论其文化基础、专业基础如何,统一采取整齐划一的教学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取上为了实现我们精英教育式的培养目标,只要是将来财会工作需要,我们就对所有的学生开设。可我们的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文化、专业基础的差异,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差异,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无所适从,《财务会计》课程,只要是所选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均列入教学计划,可我们的财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相当部分的教学内容诸如“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内容在讲授时能听得懂的同学少之又少。面对这样的现象,教师想照顾到少数基础好、理解力强的同学,就会造成大部分的同学台下昏昏欲睡;如果教学中只选取简单、容易理解的内容,又会造成部分优秀的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所以,只有实行差异化教学,才能改变传统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消”的现象,真正做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分层教学是一项教学改革尝试,目标是为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多种教育教学模式,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教学,并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它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且适应了高职现阶段生源现状,也符合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多样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黄启国等.本科会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析.财会通讯,2006 ,(12 ) 
{2}杨鹤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J]. 教育科学研究,2000,(2 )
{3}李小健. 基于大众化教育的会计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研究与分析.财会通讯 ·综合 2009 ,(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