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设计的创新思维研究

2015-10-06 15: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从设计的角度对创新思维与创新的关系进行分析思考,认为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核心,但拥有创新思维不等于真正创新,还需要创新能力作为保证,并且不应刻意强调创新能力,否则会出现伪创新现象。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思维;伪创新
  1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核心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以超常规乃至反常规的眼界、视角、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而创新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具有相当价值的事物或形式。通俗的说,创新就是发现别人未发现、想到别人未想到、解决别人未解决的问题和事情。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确定目标——发现并界定问题;(2)构想创意——创造思维产品;(3)论证实施——证明并付诸实践;(4)收获成果——产生创新思维的物化结果。
  从定义和整个创新过程来看,创新思维在创新中占据核心的地位。首先,思维创新是各种创新的第一步,各种创新都必须在思维创新的基础上产生。没有思维的创新,就永远不能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所得成果也只是在技术熟练程度上的提高而已,无法取得质的突破。其次,创新思维不仅在第二阶段发挥主要作用, 而且在其他阶段中扮演监督角色,例如发现问题、确定目标离不开独特的观察视 角,论证实施同样需要新颖的方式方法。所以,前三阶段的高效运作最终保证了创新成果的质量,也体现出了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地位也是无法替代的。设计讲究“创意”(创意即创新思维),创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设计的好坏,是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不论各种设计比赛,还是各大公司的设计实践,都把创意作为至上的评价标准,创意奖项的设置以及产品生产前的选样等等都说明了创意的重要。设计可以为产品创造附加价值,创意就是门阀。我国设计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除生产技术和科研水平相对落后之外,创意的差距显而易见,这也是导致国产品牌价格低廉,难以打入国际市场的主要原因。因此,设计如若创新,就必须首先在思维上创新,从根本上扭转国货销售不利的局面。
  2创新思维转变为设计创新的因素
  人人都具有产生创新思维的潜质,但创新思维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简而言之,创新思维人人皆备,但却并非人人都能创新。事实上,我们的思维每天都在创新,不断变化与革新的外部世界促使我们不断改变我们所持有的对世界的看法。然而,大脑中产生的新思维并非都能够物化成实在的创新成果。设计者的思维和成果都以创新为准则,但通常好的创意却无法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究其原因,是因为从创新思维到创新的真正实现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2.1主观因素
  (1)创新意识很强,但缺乏利用和创造条件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具备和创新行为的实施都是建立在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人的大脑普遍具有创新动机,人对创新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却没有较好的利用和创造条件。设计人员希望在设计中产生新思想,完成新作品,但是由于学习期间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以及自身不善于创设和利用现有条件,往往不能把握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与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由此限制了设计者在创新思维指引下完成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2)思维灵敏,但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人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愈发灵敏。但由于知识面较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单一的和直线式的思维方式往往致使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没有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感性的思维观念就很难进行理性的梳理和归纳,就无法高效率的指导创新思维向创新转化。
  (3)有灵感,但缺少创新技能。设计者经过长期的脑力劳动,在大脑皮层留下一些暂时神经联系,在特定的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这些暂时的神经联系会接通,产生灵感。但是由于平时掌握的和运用的技能较为单调和薄弱,虽然产生了灵感,但这些灵感是短暂的,缺少横向联系,灵感最终是昙花一现。
  2.2客观因素
  (1)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教育内容陈旧与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了设计者在学习期间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高校教学仍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要内容,缺乏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形式较为单一,缺少创新。在这种教学状态下,学习的主动性能和积极性显然不够,或者说没有得到更好的挖掘,从而影响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2)专业范围狭窄。目前设计专业的划分比较清晰,但是设计者在学生时期对专业的理解不够充分,往往把本专业限定在较小空间中,例如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通常认为本专业就是设计产品的造型,其实工业设计专业所涵盖的内容大大超过这些,从产品企划、产品外观造型设计、产品工程设计与制造、产品营销推广各个阶段都有需要工业设计师付出专业能力的岗位,只不过每一个岗位对应的工业设计专业能力侧重点不同,但是由于学生认为的限定,造成专业范围狭窄。既没有完全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又没有时间和条件学习相邻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从而限制了事业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3)设计的评判权完全掌握在客户手中。目前国内设计与市场的关系是比较尴尬的,设计公司根据市场流行和需求进行设计,设计作品的认可与否由客户决定本无可厚非,但是,设计质量的好与坏、高与低却从设计师的评判转移到购买者中。好的创意不被认可,庸俗过时的却大加赞赏。设计公司没有决定权,导致了设计人员创新积极性的减退,极大限制了思维的创新和成果的创新。
  3创新能力——实现设计创新的关键
  创新能力是沟通创新思维与创新成果的桥梁。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新的第三阶段,即证明实施阶段。它是连接第二阶段和第四阶段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没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作保证,尽管有创新思维也不能真正创新,因为没有物质载体得以体现。创新能力是需要后天培养的,通过以下途径,可以有效的提高设计人员的创新能力:

  3.1转变教育理念,构建新型教育体系
  思想决定行动,理念指导行为。高校是培养高层次设计人才的基地,应着眼并着手于转变教育理念中那些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要以树立创新观念为先导,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育体系。
  3.2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人的成长主要靠人自身和周围环境两大方面。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环境氛围的影响。高校应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创造更为宽松的空间,提供更充足的营养。学校和社会应该为其完成学业和创业提供能力所及的政策和其他方面的支持。
  3.3利用各种条件,自觉加强创新能力的锻炼
  投入到设计实践后,设计人员应在设计时与设计外主动加强创新能力的锻炼。首先,认真分析设计成功案例,仔细揣摩其创意内涵,真正理解和学会表现设计思想的方式方法;其次,开拓视野,不断关注和把握最新的流行时尚,及时运用流行元素,并把所吸收领悟的成功经验应用在自己的实践当中;再次,经常与优秀设计人员交流,学习成功经验并融会成自己所有,多实践多总结,不断提高设计创新能力。
  4刻意强调创新思维可能导致伪创新
  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核心部分,是产生质变的重要阶段。俗话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但须要指出的是,若不经过认真筛选而把所有想到的都做到,也未必是有价值的,有时也可能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度”的把握,如果刻意强调创新思维,就可能会忽视设计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实用性、耐用性和环保节能性等方面。上世纪美国的汽车业曾是世界汽车市场的霸主,但是由于“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实施而过于强调样式的创新,不断更新汽车的外部式样,忽略了汽车实用和动力性能的开发以及节能环保因素的考虑,从而造成了华而不实和奢侈浪费的整体形象,最后导致汽车市场被经济实用的日本汽车占据。
  国内设计行业也时常出现类似现象。片面的求新求快超过了消费市场的实际需要,刻意的求宽求大(指设计范围和产品线的横向和纵向的延伸)模糊了品牌的市场定位。产品的大量积压形成了新的资源与能源浪费,市场认可度的降低使企业失去了竞争能力。甚至连目前设计界严重的抄袭现象的产生原因之一也极有可能源自于此。
  5结语
  设计的社会性是思维创新所必须考虑在内的重要因素。歌德说过,只有在限制中才能产生出无穷的变化。是的,只有在有限的琴键当中才能弹奏出无限美妙的音乐来。没有对市场需求的深入研究,没有对企业品牌的准确定位,没有对产品形式与功能的整体把握,就不会产生出真正的创新设计,生产出大众欢迎的创新产品。
  
  参考文献:
  [1] 廖军.视觉艺术思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 杨君顺.创造性思维与产品设计创新[j].艺术与设计,2007.
  [3] 农湘媛,汪晓东.论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柳州师专学报,2006.
  [4] 敖小宝.试论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人才培育,2007.
  [5] 尹春娜.创新是一切创新之首[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