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试论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增强体育团队凝聚力

2015-10-04 15: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体育团队 体育社会心理学 目标理论 凝聚力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借鉴体育社会心理学、群体行为学、组织心理学、管理学理论中目标理论,对团队凝聚力进行分析,侧重于其概念、作用、测量与改进方法的阐述。
序言
自从1935年勒温提出群体动力学概念以来,凝聚力作为产生于群体内的两种主要过程(趋向目标的运动和凝聚力)之一,受到了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凝聚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小群体变量,它不仅有助于群体的维持和发展,而且影响着群体的目标和目的的实现。
一、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群体凝聚力现有研究的评介,用目标理论来研究团队凝聚力,为促进有关群体凝聚力管理者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提供一些参考。
二、概念及分类
(一)团队凝聚力
1.概念:
所谓凝聚力(cohesion)是指群体(或团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关联以及对其群体(或团体)组织的目标认同的程度。群体凝聚力(cohesion)是群体核心的内聚力,群体一般成员对群体核心的向心力,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群体成员之间的亲和力等以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合力。
团队的凝聚力是反映团体倾向于粘和在一起,共同去追求某一目标或对象的动力过程。团队的凝聚力可视为团体的团结性,团体凝聚力源于团体成员对其他成员的喜欢,团队给自己带来声望、荣誉,有助于个人达到目的,取得成就等因素。
团体凝聚力是团体最基本的心理特征。与凝聚力低的团队相比,一个团队的凝聚力越高,这个团队的活动效率也就越高,成员之间愿意交往,团队共同活动的积极性和对团队的满意程度较高,成员之间互相吸引,感情投人,共同协作,才能为全队目标的实现努力奋斗。同时,凝聚力高还会提高队员的士气,明确活动的动机,自觉努力地训练,不断提高技能与成绩水平。如果队内有许多内部的冲突,队员均感不快,彼此间缺乏合作,精神受压抑,不仅不能发挥队员的训练热情,甚至还会有意制造障碍,这样自然就会影响训练质量和运动成绩。来自管理现场的一些研究也表明:团队凝聚力高,其成功的可能性就大,这是由于每个成员把团队的目标当成自己的任务,把团队的行为规范当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因而参加团队的动机就强,在凝聚力与成功的因果关系中,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凝聚力的高水准造成团队能力表现和成功,而团队的连续成功会使团队凝聚力更强。
2.相关理论
勒温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本人所开创的群体动力学中认为,凝聚力是作用于集体成员的心理力量,它是使群体成员转向群体内部的力量。费斯廷格等人在《正式群体中的社会交往压力》一文提出,凝聚力有3个要素构成:(1)群体成员间的吸引力;(2)群体目标和任务的吸引力;(3功日人群体所得到的价值。并且,他们在研究中探讨了学生班级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吸引程度与运动极限有密切的关系,这对随后开展的许多研究有很大启发。弗瑞德对高中男子篮球队队内存在的“人际间的热情”进行了研究,发现人们因喜好定向不同,运动群体凝聚力不同,以任务定向的人更容易合作。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为认同感,归属感与力量感。
3.分类
加拿大运动心理学家卡伦提出,团队的凝聚力是反映团队倾向于凝合在一起,共同去追求同一目标或对象的动力过程。因此,团队的凝聚力大体上是围绕在两个方面,一是达成团体的目标和目的,另一则是满足成员的社会情感需求。所谓达成团体的目标和目的,是指以团体效率为基础的向心力,称为任务凝聚力。它的发展是运动任务本质中固有的,因为它是为达成团体目的与目标而产生的。
有些因素像是个人团队成员对他们个人在团体任务参与上的感觉、生产力、目的和目标,以及个人对整体团队或在团体任务上那些相似、亲密和联系的感觉,都包含在这种的概念中。至于满足成员的社会情感需求,称为社会凝聚力,则是一种发展与维持团体中社会关系的功能;它可以减少团体内部的竞争及任务凝聚力的减损。
(二)目标管理
1.理论基础
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心理学中的目标论。目标论的主要论点是:任何一个组织,系统的层层制定目标并强调目标成果的评价,可以改进组织的工作效率和职工的满意感。具体的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一个具有明确目标的组织才能成为一个高效的组织。(2)不断满足广大成员的需要,是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关键。(3)期望的满足是调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4)追求较高的目标是每个人的工作动力。
2.主要思想
目标管理既融合了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又渗人了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是一种根据工作目标来控制每个群体成员行动的新的管理方法。其目的就是通过目标的激励。来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总目标;其核心就是强调成果,重视成果评定,提倡各人能力的自我提高;其特点就是以作为各项管理活动的指南,并以实现“目标”的成果来评价其贡献大小。
  1954年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在《管理的实践》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他认为,一个组织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特定的目标,则这个领域必然会忽视;各级管理人员只有通过这些目标制定个人目标,并努力达到个人目标,才能使总目标的实现更有把握。
三、影响团队凝聚力的因素
(一)团队成员间的同质性
所谓同质性就是指团队成员的共同性和相似性,是成员间的共性,如信念、奋斗目标、利益、人格以及兴趣等一致性和相似性。同质性越高,凝聚力越大,反之亦然。

(二)团队中的人际关系
团队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然使团体的凝聚力提高有助于群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也满足了成员情感上的需要,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即使在挫折与困难面前,他们也能互相安慰、互相激励,可以增强对群体的依恋,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三)团队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结构
个体和团队成员相结合的鼓励有利增强凝聚力,工作任务和目标结构也会影响凝聚力,如果团队成员的目的任务互不关联就容易降低团队凝聚力,反之亦然。

(四)团队的外部压力
研究表明,外来压力和威胁可增强成员相互间的价值观念,迫使所有的成员自觉地团结起来,减少内部分歧,忠于自己的团队,维护团队的利益,一致对外,以避免自己的团队受挫、受损,团队的凝聚力增加了同伴间的沟通,减少了外界的联系。
(五)团队的大小
团队规模的大小对群众凝聚力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规模大,人数多,一方面相互接触的机会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意见的分歧而降低团队的凝聚力;规模小,又会影响任务的完成,所以团队的规模应该既能工作又能维持群体凝聚力,有研究发现12人是最具凝聚力的团队。
(六)团队的领导方式
不同的领导方式对团队的凝聚力有不同的影响,在“民主”、“专制”、“放任”三种领导方式中“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比其他两种更能提高凝聚力。
四、提高团队凝聚力的途径
团队凝聚力的产生和提高是有条件的。所以,为了产生和提高团队凝聚力,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工作,主要是:
(一)明确形成团队成员的同质性
同质性既是成员间的共性。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目标是最主要的联结因素。有了明确一致的目标和共同的利益关系是产生团队凝聚力的基石。这与目标理论的核心思想保持一致,并且符合心理学中的目标论。
(二)满足个体需要的程度
个体单独活动时不能满足的物质与精神需要:需要在群体内能得到满足,对个体产生吸引力和依赖。团队的活动成为个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规范会被个体自觉地接受,并成为个体联结在团队之间的纽带。
(三)良好领导方式
领导者行使权力及发挥领导作用的方式不同,会使团队产生不同的气氛,影响团队凝聚力。“民主”型领导方式,个体思想活跃,成员团结友爱,工作主动性强,个体满足感较高,工作效率好,凝聚力强。
(四)合理的奖励方式
实行集体奖励制度,能使个体与团队的目标一致,个体都关心集体的活动及成绩,相互联系多,依赖多,感情深。取消或减少个人奖励制度,以便减少个体间的竞争。
(五)建立团队之间的竞争
心理学家认为,外部对手的存在,是产生和维持一个群体的必要条件。教练员应让个体明确了解本团队的压力和威胁,以便形成和增强凝聚力。
(六)为团队营建一个良好的社会地位
一个团队被授予荣誉称号,或对加入该团队的成员要求也高,那么会增强成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团队的成员也就不愿离开团队,产生较强的凝聚力。
(七)广泛的信息沟通
团队成员之间,上下,左右息息相通,坦率、公开、真实,就会增强凝聚力。相反,团队内万马齐暗,就会减弱凝聚力。
(八)控制团队规模
团队的成员相互交往和作用机会多,易于产生感情,增强凝聚力。大型团队成员多,彼此不了解,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凝聚力。
五、小结
目标的统一、设置和实施,与团队的凝聚力息息相关,每个团队又由于有其自身的特点,更是要注重目标管理。综上,影响团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目标的管理,因此将目标管理融人团队凝聚力的形成与提高中,必然能提高该团队的绩效,取得更好的成绩;反之,团队凝聚力的提高又有利于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的统一,从而进行团队目标的设置与实施,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促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