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与策略优化方式探讨

2015-07-28 18: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9-0021-04
  一、翻转课堂的发展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受到众多学者和教育者的追捧。,后来纳迪亚对教学视频很感兴趣,不需要可汗再实时辅导。可汗由此激发灵感,录制大量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供更多的人学习,并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然而,翻转课堂的首创者并不是萨尔曼·可汗,而是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2]林地公园的学生经常因为各种原因缺课导致跟不上教学进度。2007年春天,学校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结合讲解的视频,并上传到网上,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之后,学生就形成了在家看教学视频,课上与同学讨论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由此创造了翻转课堂的雏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众多学生的欢迎,同时,也引起了其他教师效仿。
  虽然2007年翻转课堂就在美国很多学校开始流行,但直到2011年才真正大热起来。那时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英国和美国的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在网络上风靡,激发了网民对在线视频学习的极大热情。[3]随后,萨尔曼·可汗在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美国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大会演讲提到学生晚上在家观看可汗学院数学教学视频,白天在课上做作业,遇到问题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并将这种教学模式称为“翻转课堂”。此后,翻转课堂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成为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加拿大的《环球邮报》将这种教学模式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
  2012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来观看翻转课堂的运作情况,[4]并将1月30号作为翻转课堂开放日,并借此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
  我国对翻转课堂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自从翻转课堂引入我国后,引发了专家、教师及媒体的广泛关注。[5]目前,重庆市聚奎中学和广州市第五中学都在尝试翻转课堂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翻转课堂为我国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遵循了学生学习和知识的内化规律,培养了学生协作交流的能力。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6]它并没有用到什么高科技手段,只是把原来的教学流程进行了重构,将原本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由教师录制下来,在课堂教学之前,连同相关的课程和学习材料一并放置到网络上,供学生课前学习。学生在自我网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反馈学习难点给教师,教师课前加以归纳,以便于课堂上的引导更有针对性;而在现实课堂上,学生重点针对各自的学习情况,寻求教师的个别化指导,或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加活动,将在线实录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应用,来解决真实的问题。
  学习包括知识的传授和知识内化两部分,传统教学是通过教师课堂讲授以实现知识的传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实现知识的内化,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乔纳森和亚伦认为:如果把课堂传授知识和课外内化知识的结构翻转过来,形成“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的新型教学结构,学习的有效性也会随之改变[7],因此,翻转课堂逐渐形成。
  (二)翻转课堂的特征
  1.教学理念先进化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是“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和认知水平确定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以人为本,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发展,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知识的灌输,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交流能力。
  2.学习方式个性化
  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时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可以控制学习进度,对于没看懂的部分可以重复播放,对于简单了解的部分可以拖拉快进或者直接跳过。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喜好,选择需要的学习资源,在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个性化学习。
  3.师生角色时代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实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而传统课堂很难达到这种要求。翻转课堂则充分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完成作业,遇到不懂的地方与同学讨论,或者请教教师。在课前和课后,学生都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而教师也摆脱了课堂主宰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4.学习资源丰富化
  网络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习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和《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强调要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8]。目前,我国已建设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小学教育教学网、超星视频教学网、网易公开课、微课网等丰富的视频教学资源,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基础。
 5.教学效果高效化
  据2012年6月美国教育咨询公司发布的一项关于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的调查数据显示[9],80%的教师称学生学习态度得到改善,67%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提高,88%的教师认为翻转课堂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并有99%的教师表示将继续使用翻转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6.评价方式多元化
  传统的 教学评价多以纸质试卷进行,只注重结果性评价,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翻转课堂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及个人时间管理能力;评价方式多元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等。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笔者针对这种教学方式设计了传统教学模式(如图1)。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与学生处于单方向的信息传输,反馈较少,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缺少讨论、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因此,降低了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自然很难尽人意。
  
  图1 传统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以其新颖的教学模式令人眼前一亮,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翻转课堂是一个新生事物,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很多教育者和研究者对其研究也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且主要集中在教学实践的案例探索,对于支持翻转课堂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尚且单薄。笔者在搜索了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发现,只有美国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Robert Talbert 教授提出了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式(如图2)。[10]
  
  图2 Robert Talbert 的翻转课堂结构图
  Robert Talbert教授提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分为课前和课后,课前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进行预习,在课堂上进行少量的测评,实现知识内化,之后进行总结、反思。但这种教学模式只适合理科类课程,因为,理科知识点明确,很多内容只需要讲清楚概念、公式、例题和实验;而文科类课程中,如:政治、历史、语文等人文类课程涉及面广,需要教师与学生情感沟通、交流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
  笔者在学习Robert Talbert 教授提出的教学模式后,结合翻转课堂实施的具体步骤,以建构主义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新模式(如图3)。
  
  图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图
  (一)课前设计模块
  1.观看教学视频
  首先,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进行学生知识准备,设计教学内容,拍摄教学视频。教学视频可以由任课教师亲自主讲录制,也可以获取网络上优质的教学资源。我国自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来,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建设了优质的学习网站,国外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可汗学院等也提供了大量优质的视频教学资源。其次,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计划将视频上传到网络资源库供学生下载观看。最后,学生通过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下载资源库上的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预习。
  2.自主练习
  学生在看完教学视频后,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后,可以尝试做练习题,检测预习效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检测结果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归纳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辅导。
  3.学习交流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难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如Moodle平台)与学习同伴进行交流学习,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等课上向老师请教。
  (二)课堂设计模块
  1.学生是主体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知识接受和知识内化的过程,同时,也改变了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展开。
  2.提出问题
  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主练习,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提出疑问,总结出有价值的问题在课上与同学探讨。
  3.独立思考
  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首先,通过查阅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尝试自己解决,若不能解决再与同学交流。
  4.协作交流
  学生可以建立学习小组,根据问题的类型和难易程度进行分工协作、共同探讨,开展头脑风暴,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进行知识建构,实现知识创新。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小组内部还无法解决学习问题,可以向教师请教和教师一起探讨解决。
  5.成果共享
  各小组通过交流讨论,收获学习成果,在组内讨论后,教师可组织每个组派一名代表陈述自己组的学习成果,与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和分享。
  6.评价反思
  成果共享后,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可采用小组评价、个人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问题选择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查漏补缺。
  7.知识建构
  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活动讨论,实现知识获取、知识建构,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后设计模块
  1.课后总结反思
  知识的获取与建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因此,仅仅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是不够的,还应该在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明白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没有掌握透的知识,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
  2.心得感悟
  学生在学习结束后,还应该将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或者在网络平台上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分享。
  3.反馈
  如果在学习活动结束后还有问题没解决,可以进行学习反馈,重新观看教学视频,争取将学习内容完全掌握。
  (四)整体环境设计模块
  翻转课堂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学习资源为前提、以学生和教师为学习主体的教学,从课前到课堂再到课后,都紧紧围绕这三者进行。
  四、翻转课堂优化策略设计
  (一)保障网络通畅,移动终端设备完好
  翻转课堂是在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的基础上实施的,学生使用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以下载资源库的网络资源进行预习。随着翻转课堂的实施,资源库中学习资源会越来越多,普通学校的服务器对信息资源的承载量有限,如果学生同时下载,容易造成网络堵塞,资源下载速度缓慢,影响学生学习。同时,学生的移动终端设备也是学习的关键因素,电子设备长时间使用应该做垃圾清理、病毒查杀、系统优化等,以保障学生学习的有效实施。
  (二)提供优质的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源
  教学视频的质量对 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视频制作阶段,主讲教师的教学内容的呈现,视频拍摄人员的拍摄技巧,后期的视频剪辑加工对教学视频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11]。如果拍摄技术不好,视频不清晰、晃动,声音采集模糊,画面呆板,会影响学生观看时的心情,降低学习质量。因此,主讲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准备,录制情感丰富、活泼生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优质教学视频。视频拍摄人员应该提高拍摄技巧,保证视频画面的清晰、平稳等。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我国已经建设了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网站,教师不但可以自己录制视频,还可以在网络上搜集、获取学习资源,但前提是一定要保证教学视频和资源的质量。
  (三)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素养的培养非常关键。应该对教师进行信息技能培训,使教师掌握视频录制技巧、音频采集技巧及教学资源搜集技巧等,教师还应该熟练地掌握教学媒体使用技巧,比如:多媒体投影、摄像机操作、计算机维修、网络管理、计算机操作技巧等。教师还应该提高其专业知识能力,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录制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适当地引导、启发学生。
  学生也应该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要学会使用平板电脑下载教学视频,根据自身的学习风格有效地获取信息资源。学生还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设备,避免电脑感染病毒,优化系统,保证学习的有效进行。
  (四)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时间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也较传统学习有很大的改变。学校应该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保证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机会。笔者认为,可以安排学生在晚上观看教学视频。[12]对于不用上晚自习的学生,可以在放学回家后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预习,而对于需要上晚自习的学生,建议学校不要安排教师在晚上上课,把这段时间留给学生观看视频。白天上课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完成作业,与同学合作交流,或者向教师请教,完成学习任务。
  (五)整体推进,个别辅导
  翻转课堂以学生自学为主,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学习活动中与同伴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果,比如有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认真观看教学视频,有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没有教师手把手教学学习效果不好,还有的学生合作能力差,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与同伴交流少。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在保证学生整体学习的基础上,对个别学生进行监控,督促其完成学习任务,并加以适当的指导。
  (六)转变教学评价方式
  传统的学习评价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并不全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新课程改革要求,[13]教学评价要从甄别走向发展,由单一走向多元,由结果走向过程。翻转课堂的评价应该不仅仅局限在学生成绩测试结果上,还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充分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 (3):9-10.
  [2][4] 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 120.
  [3][5][10][12]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 教育杂志,2012,(8):46-51.
  [6] 周路.“翻转课堂”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 2012,(12)140.
  [7] 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 18.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3-03-25].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