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技术发展

2015-07-28 18: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体的多样化和智能手机、手持移动数码产品的普及,大部分学生在课后都通过电子移动设备来复习、巩固教学内容。微课作为新型教学模式,逐渐被引入应用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给传统课堂也带来了一种新的互动教学体验。
  一、微课的含义特征
  “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既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经验总结、方法传授等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符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微课以微小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和学习者可以利用移动技术和设备随时随地的学习为显著特征。
  二、设计微课所注意的问题
  教师运用微课的过程,就是利用媒体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进行教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微课的使用对象始终是学生,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及重难点,依据教学需要制作微课。一个微课只讲授一个知识点,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微课教学步骤要具体化,即使是浅显易懂的内容,也要将重难点、关键知识点通过加粗、加黑、改变颜色、符号标注等方法标注出来,给学生一个具体而明确的思路。在微课结束时需要简短概括知识点,及时梳理学习思路。对重要的基本概念,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原理,并举例说明“是什么、不是什么”,对关键技能的教学,要详细地说明操作步骤和容易犯错的做法。总而言之,“微课”不仅要让学生有简单的“获取”,还应该让他们有更多的“探索”。
  三、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最大的特点是其探究性和自主性。在微课教学环境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本学期一开始,笔者就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尝试运用微课来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科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建立班级综合实践活动QQ群专题学习网页,让学生在网上看“微课”,并互相交流学习,探讨其中的困惑与收获,互相启迪,分享知识,共享探究过程,快乐成长与学习。
  1.课前预习
  在开授新知识前,布置学生前一天在家上网进行课程观摩、自主思考并提出问题,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困惑带回学校,第二天再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探讨从而解决问题。学生在预习环节中有极大的自主性,可以自主控制学习进度,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知识的吸纳,教师则可以在后台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人数等情况,做好监督和检查工作。
  2.新课导入
  在上课时让学生观看视频,可以轻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环节里可以利用微课的针对性强、简洁直观、画面丰富等特点来设计微课的导入。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体验动漫》中,微课《小女孩眨眼睛动画》很快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纷纷要求模仿动画中的小女孩,盼望自己能够做出眨眼睛的动画。
  3.知识点讲解
  在进行一些比较复杂项目的教学活动时,可以将每一个重、难点分割成比较细小的内容并制作成微课来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在实操练习时可以分步骤实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而且理解较慢的学生也可以通过重复、暂停播放相应的微课,不断重复学习从而掌握相应的技巧。而在讲授信息技术时尝试运用这一方法,在讲授“体验动漫”这部分知识时,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差异性较大,在讲授制作“小鸟飞过天空”的例子时,就用录屏的方式制作了创建“补间动画”和“创建引导层动画”的微课,辅助该部分知识的讲解,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巩固知识
  在巩固学习的过程中,利用Flash或Storyline软件制作单选题、判断题等多种题型微课习题,每个微课习题内容包括4-5个练习题,既不会让学生因为习题太多而产生枯燥之感,也不会因题量过少而达不到练习的目的。例如:在《认识计算机》和《鼠标的操作》学习中,制作连线题和打地鼠游戏微课,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学生的参与互动程度得到明显提高。
  5.解决问题
  当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学生在制作《小女孩眨眼睛动画》时,铅笔工具不起作用,学生非常着急,但在学习了微课《铅笔工具使用要领》之后,学生很快就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学生掌握了要领,就可以防止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类似情况。微课之“微”,即小、机动,可以细致入微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微课之“精”,即短时间解决问题,逐点突破,以最短时间将重点、难点讲通讲透,实现了课堂的高效率运行,微课更是将“直观”的知识演示带入课堂,将抽象的知识具体、生动地演示给学生,很好地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
  6.小结拓展
  在课堂结束时,及时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温故知新,让学生将所学的零碎知识点联系起来,整合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拓展延伸练习以巩固知识,争取做到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到适合自己能力的教育。
  7.维持课堂纪律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很难集中等特点,课堂上可能会出现随意走动、说话、大声吵闹等不符合教规的现象,课堂纪律很难维持。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通过开发“课堂纪律”微课,以微课这种直观的方式演示给学生,在课堂纪律有所松懈时,就让学生观看“课堂纪律”微课。微课在最开始展示“学生在课堂上各种表现”之后让学生思考,然后再呈现学生要遵守的事项,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不对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发现,课堂上随意说话、走动的现象明显减少,课堂纪律有了明显的改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8.自我反思
  反思在微课设计应用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微课设计过程中要及时反思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步骤是否科学;在微课应用过程中应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合适、 学生的理解接收能否跟上课堂节奏;在微课应用过程后应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教学是否符合新课改内容、是否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等。
  总之,微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平台,为师生交流探讨拓展了畅通的渠道。而制作的微课可供随时查阅、补充、修正、拓展,最后永久保存,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学习,享受探索和自由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 教育,2013,(4):19-22.
  [2] 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 息技术教育,2012,(11):13-14.
  [3] 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 (11):15-19.
  [4] 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 术教育,2013,(4):15-1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