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探索应用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多媒体教学

2015-07-21 08: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 引言
  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于汉语国际教育,历经三十年,已经从最初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成为现在的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有关汉语的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汉语教材以及各类语料库、教材库、语音库的建设和建立[1],都为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和手段。近年来开发推广使用的NewClass全数字多媒体语言教学系统,更是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了自主学习和自由训练的空间。
  与人数众多的大学英语课堂形成鲜明对比,汉语国际教育一直遵循小班授课的原则,将汉语教学细化成综合、阅读、口语、听力、写作、文化、视听说、商贸等不同课型,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具体到每一位学习者,追踪范围从课堂延伸到课后的活动和生活。鉴于汉语国际教育课型多、教学班学生人数少、学生年龄层次不同、操练对象水平不统一等问题,大型的语音实验室系统往往不能完美地满足小众化的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
  本文从学习模式、操练材料、学生自主反馈三个方面提出设想,旨在将多媒体教学的资源有效地匹配到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中,从而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 汉语国际教育的学习模式与多媒体教学
  1)大部分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生接触汉语时间短,尤其是初级汉语学习者,需要从拼音、笔画开始学起。因此,对于听说读写的任何环节、任何细节,语音、语法、汉字书写的修正行为都会随时发生。目前NewClass全数字多媒体语言教学系统的同期录音以及MP3格式的存储功能[2],在复读、发音对比、自我评价方面全方位地满足了学生听说的修正需求,但在汉字书写方面缺乏与之匹配的设计。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软件技术的不断创新,出现了一款汉字笔画的软件,即利用手指键盘,只需要输入汉字的大致轮廓,电脑就可提供此字的正确读音、笔画的先后顺序。这款软件设计的优势是携带方便、使用快捷,但不是学习软件,不能就笔画错误、部件缺损形成系列的汉字读写修正练习。因此,基于修正的学习模式,需要多媒体技术介入汉字书写纠错过程,开发汉字与发音同时进行训练的多媒体学习方式。
  2)语言教学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汉语教学必须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目的确定培养目标。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贸易往来已经发展成新常态。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目的从最初的为了了解和研究中国的古老文化,逐渐转变成为在中国学习专业做准备(学历生)或是为日后对华贸易、经商做准备。因此,汉语国际教育更加偏重实用型的学习。学生学习教材中的词汇、语法,不是单纯地选择正确答案或者写对汉字,而是能将词汇、语法形成实用的汉语语句、语段进行沟通。目前,大部分多媒体教学资源只是原有纸质教材的简单再现,属于纸质教材的附属物[1],教材中附带的CD内容只是生词和课文的原文朗读,没有针对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对话和拓展练习。这样简单机械的多媒体手段不能成为教材的有效组成部分,更没有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
  3)在汉语学习的初期,由于语料库积累不够完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这个时期的互动型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不同错误进行即时纠正。多媒体设备为互动型教学提供了动态的可能,当生动的PPT教案代替呆板的课本,学生的思想不再局限于教材里的文字,而是主动地将文字转化为配合PPT的语言,使得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从而实现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目的。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课堂中使用投影仪、组织全体学习者共同参与的集体学习方式,其效果要好于头戴耳机、口对话筒的独立学习方式。这说明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触发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而且能同时引发学生间的互动[3]。多媒体技术提供的这种多维的立体互动形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参与性和趣味性。
  3 汉语国际教育的操练材料与多媒体教学
  语言学习者选择在母语国家学习目的语的主要原因是可以利用母语国家的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沉浸式学习,因此,无论课上、课下,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生都乐于主动地自主学习。除了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实景操练,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下操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语言训练环节。近年来开发使用的NewClass全数字多媒体语言教学系统,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了全方位的自主学习和自由训练的空间。利用NewClass系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点、难点自行设计题库,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汉语水平,制定不同的操练等级,设计不同操练题型的题库。这样,学生在操练时可以依据个人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同时,依靠NewClass系统中控制台的监听设备,教师可以随时追踪每位学习者的操练效果,具体解决每位学习者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及其设备在自主训练方面为教师与学生创造了巨大的自由空间,这种优势带动了多种教学手段的产生以及教学效果的显著增强。尽管如此,多媒体技术在操练材料分配的合理性方面依然受到学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作为语言学习者,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生年龄层次不同,如长期语言生中,同班学生的年龄可在17~60岁不等,不同的知识层次和生活经历使得他们考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对操练的内容或形式认同程度不同。由于学生与多媒体设备之间的交互性相对固定,因此,同一题库操练所涉及的内容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因素随时调整,造成部分操练材料的无效。同样,多媒体设备不能识别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能根据学生内向或外向的特点选择性地提出问题,势必造成部分操练材料的训练效果不理想。
  4 学生的自主反馈与多媒体教学
  多维的教案设计、精准的课堂讲解、有效的课后操练必须配合学生的自主反馈,才能将教学任务完整化。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词汇、语法、语序的正确使用,阅读内容的正确领会,利用文字进行交流,只是自主反馈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纸质材料完成。而交流的流畅性、得体性则是自主反馈的另一组成部分,需要多媒体技术及设备的辅助完成。NewClass全数字多媒体语言教学系统中的录音回放功能,完整地将学生的语音表达部分记录下来,通过原音重放,学生可以精准地找到自己语音、语调方面的缺憾,同时通过对比正确语句、语段,了解自己在语序、语法方面的不足。
  但是另一方面,同期录音以及MP3格式的存储功能缺乏影像的介入,无法帮助学生分析因为交流情景的转换带来   的肢体语言的得体性,以及交流过程中说话者情绪的展示与控制。虽然现代信息技术的载体多种多样,如智能手机、摄像机,但是由于各自的局限性(前者携带方便但是屏幕小,后者屏幕大但是携带不便),使得多媒体设备不能在教学现场直接发挥作用。因此,语言教学急需影音影像同时介入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发挥音频和视频在汉语学习中的同步作用,使学生的自主反馈更加全面。
  5 结语
  科技改变生活,多媒体技术改变教学质量和教学手段。本文通过分析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特点,就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设备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多媒体技术在汉语教学中得以最充分、最有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卢达威,洪炜.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6):23-31.
  [2]赵雷.机辅任务型汉语口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2):35-42.
  [3]徐艳梅,李晓东.基于电子学档的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以《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例[J].中国外语,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