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分析

2023-12-06 11: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提升,各国人民通过汉语来了解中国,这也使得对外汉语这一语言课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众多外国学生留学中国的重要课程。对外汉语在语言功能的基础上,还包含这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及传统,为了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但要加强语言训练,还应重视中国文化传播。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作为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对外汉语的基本作用体现在交际功能上,而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帮助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由此可见对外汉语的重要性[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教师要正确理解汉语语言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汉语言与中华文化的联系,这样才能够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导入中国文化,将以往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语言、轻文化”的弊端消除,使得汉语言的交际作用以及文化作用更加突出。受世界各国文化差异的影响,我们在使用英语表达时,经常会存在表达语言无误,但是语病及表达内容与场合不符的情况。同样,一些外国人在使用汉语进行交流时,也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病或者用词不当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将语言与文化连接在一起。基于这层原因,要想充分发挥汉语的独特魅力,就必须导入文化这一内涵。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传播的策略 
  (一)培养文化教学的自觉性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将文化背景融入到语言教学中,需要广大的对外汉语教学人员明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培养文化教学的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对外汉语教学时,教师能够不时的加入文化内容,使汉语学习者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从本质上了解中国,学习汉语,学会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全新的眼光都看待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从而使汉语表达更符合实际。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厢情愿的将本国的文化强加给他人,而是要通过对外汉语这一语言来使汉语学习者逐渐了解中国文化,通过文化来吸引外国留学生积极探索中国文化的奥秘[2]。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始终本着真实、客观的原则,展示中国真实的面貌,以逐渐消除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的偏见,使外国留学生逐渐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二)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自身素质 
  对外汉语教师承担着汉语语言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双重职责,是中国文化连接各国文化的枢纽。为了提高汉语教学质量,更好的进行中国文化传播,要求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具体实施上,要求每一名对外汉语教师都应接受严格、扎实及系统的汉语学习及教学方法培训,使教学变得更加科学、规范、有序。对外汉语教师在熟悉中国文化基础上,应逐渐将中国文化渗透到汉语语言教学中,使用汉语语言重构悠久的中华文化,并且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外国留学生的注意力。 
  实际教学中,对于某些特定中国文化的词汇以及某些抽象性的哲学概念,可以采取中外文化融通的方式来帮助学习者理解,比如我国的道家、儒家等哲学理论就比较抽象,此时教师就可以采取跨文化转译的教学方法[3]。比如在教“麻将”这一汉语词语时,可以将其译成“sparrow dominoes”,这是因为麻将牌最小的一张牌印有sparrow-麻雀,而dominoes-多米诺骨牌又是外国人比较熟悉的游戏,通过这样的翻译可以帮助外国人更好的理解。 
  (三)编制实用性的文化教材 
  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在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中,就应兼顾文化教学目标,并且还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接受能力。不能照搬语言技能培养的教材,又不能完全参照国内语文教材,而是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编制兼具实用性及时效性的教材,以使汉语言以经典、全面、鲜活的形象呈现给学生。 
  三、结语 
  总之,对外汉语的教学是帮助外国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桥梁。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求相关教师应有意识的将中国文化渗透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使学习者充分认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用中国人的思维去学习、运用汉语,逐渐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针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在未来还需要汉语教学工作者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阮静.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的基本原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8(06):244-248. 
  [2]王永阳,Dr.TrevorHay.读中国文学还是读中国——兼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主题阅读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02):107-112. 
  [3]王松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6,14(08):80-81. 
  作者简介:吴莉(1978.06-),女,陕西延安人,硕士研究生,咸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文化传播。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