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城镇中学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究
我校是地处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佛山的一所城镇中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镇工厂企业不断增多,我镇的外来人员队伍也不断壮大,大批儿童跟随父母离开故乡,来到我镇生活,我校学生中外来务工子女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大。本学年,我校学生共1266名学生,其中外来工子女共405人,占总人数的31.9%。七年级学生共393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57人,占总人数的39.9%;八年级学生共429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32人,占总人数的30.7%;九年级学生共444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16人,占总人数的26.1%。从这些数据,我们很容易发现,外来工子女队伍在不断壮大。各级政府出台了有力措施保障这些儿童顺利就近入学就读,接受义务教育,流动儿童入学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
但是只是停留在保障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工作上是不足够的。这些远飞到异乡的小鸟,即使顺利地走进了新学校,坐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但是,从那一双迷茫、自卑甚至是敌意的眼睛里,我们意识到:这些孩子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怀引导,因为他们面对新环境,他们心理上承受了同龄人没有经历过的冲击。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爱护指导。而在流动儿童的教育上,班主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在综观全校流动儿童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以本校九年级一个班级内的流动儿童作重点观测对象,探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流动儿童教育现状。
作者调查的班级共48人,其中流动儿童工21人,占全班总人数的43.7%。在这群流动儿童中,有13人是小学阶段已来到我镇就读的,有9人是初中阶段转学到我校就读的。
这群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表现不够理想,作者参照七、八年级四次期末考试成绩发现:这群学生中,在班级内学习成绩优秀的有2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9.5%;学习成绩属中等或以上的有11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52%;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的有8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38%。而本地学生的比例则分别是:29.6%、44.4%、25.9%。从数据可看出,流动儿童总体的学习情况相比本地学生不够理想。
遵守纪律方面,通过访问该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以及参照学生的德育操行得分的方式进行调查。纪律方面表现能达到合格要求的流动儿童共11人,占流动儿童总人数的52%,而本地学生能守纪能达到要求的有19人,占本地学生的70%。
作者还通过检查学生作业、观察课堂表现、跟踪学生课余活动等方法,考察学生的做事态度、人际关系、自我表现能力等综合素质。发现这群学生较容易出现自卑、冷漠、冲动、敏感等不良心理现象。
总体而言,流动儿童相比本地儿童,因为要适应环境、融入新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比同龄人更多的困扰,如果没有得到关怀、适当引导,极容易出现心理、行为上的不良现象。
这群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大都是文化程度不高、从事体力劳动的外来工,工作的辛劳、家庭教育意识不强等原因,造成这群儿童不能得到父母的细心关爱、教育。由于外来者身份,他们在班集体中可能会遭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和排斥,容易产生悲观、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学习上,因为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学业上容易受阻,导致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如果这一关键时期没有得到老师、家长的正确心理疏导和学习上的帮助,这些儿童就会变得厌学,甚至辍学。
二、教育问题成因的深层探究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促使人口流动性加大,流动儿童人数将会不断增加,他们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重视解决。但当前社会主要关注的是保障流动儿童就近入学,接受教育的权利,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方面的研究、重视还远远不够,保障流动儿童入学仅是就学的开端,教育权利的平等也极其重要,由于户籍、学籍管理问题,学校对流动儿童学生的流失并不关注,甚至不把流动学生的成绩列入教师考评中,造成教师对流动儿童在教学和管理上采取忽视态度,甚至对这些学生存在歧视。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的宣传培训公益讲座等活动欠缺。
学校未能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而制订的工作指引不够细致到位,导致许多班主任、教师工作不够深入、工作方法不够科学。部分老师不把流动儿童当正常学生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缺少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关怀。家校联系制度未能落到实处,流于形式,与家长联系的方式只限于一学期两次的家长会,而且家长会的内容多数是介绍班级情况,汇报学校及班级工作,分析各科成绩等,最后往往是寄语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但是没有专门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家长会,班主任缺少从家庭教育的角度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往往是流动儿童出现严重违纪甚至辍学了才告知家长,未能切实做到家校联手,共同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方面。流动人口家庭中,流动儿童家长多数从事个体生意或工厂务工,工作辛苦、忙碌,无暇照顾子女,更忽视对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流动儿童父母自身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使得他们即使想要辅导子女学习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孩子的学业缺乏具体指导帮助,孩子容易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引导和关爱,学习主动性较低。
生活的环境也是造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客观因素。儿童生活的地方往往是出租房聚集的地方,常见有赌博、打架、嫖娼等不良社会现象,生活环境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我校附近最大的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杨和对川村,小饭店、发廊、桌球室等林立,龙蛇混杂,生活在这里的流动儿童对那些不良现象见怪不怪,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生活环境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往往会缺乏学习动力,无心向学。
三、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1、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保障措施,积极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开展宣传培训活动。
国家有关部门充分重视流动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省、市、区、镇为把解决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落实到实处,已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要真正实现流动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必须细化规定,改革学籍管理制度,明确要求流动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不受歧视。明确学校对流动儿童学生的教育责任,保障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广泛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呼吁全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儿童关注、帮助。
2、学校要完善、优化教育方式。
制订措施明确学校、教师对流动学生的教育、管理责任,保障流动儿童不受歧视,平等接受教育,除了智育,还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定期找他们谈心,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导,开设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孩子之间加强交流合作,促使流动儿童融入集体中,结交更多朋友,身心健康发展。
3、父母要与儿童加强沟通,创造和谐、宽容的家庭教育环境。理性对待学业问题,鼓励孩子进步。
要家长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来帮助孩子学习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为解决孩子教育问题,家长可从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开始,创造更多机会让家人与孩子融洽交流,让孩子在长辈的身上感受到爱,以及学习到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让孩子有宣泄不良情绪的对象,积极鼓励孩子加强同龄群体的交往。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朋友交往和行为选择,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乐观、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努力创造及优化孩子的学习成长的教育环境。理性对待孩子的学业问题,积极与老师沟通,鼓励孩子争取进步。
四、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班主任起主导作用。
1、用爱温暖流动儿童孤独的心灵,赏析教育帮助孩子找到自信和勇气,有效疏导促进孩子驱走心理阴霾。
对于年纪尚小的流动儿童来说,离开熟悉的环境、朋友、邻居,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心里肯定是充满不安、迷茫、焦虑甚至是恐惧的。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理解、体谅这些孩子,并且帮助这些孩子尽快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生活。让这些用不安的眼神打量着新环境的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班上新转来的流动儿童蔡雨,是个敏感、偏激的学生,在新环境里明显不太适应,与同学的相处也不太融洽。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谈心,引导他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新生活,在与别人相处时学会换位思考。在班际篮球比赛里,我鼓励他勇敢地站出来为班争光,我带领其他同学在场边为他加油助威。他在比赛中英勇负伤了,伤了膝盖,其他同学经此一役对他明显友好了很多,我及时在班里表扬了他为班争光的行为,倡导大家帮助有脚伤的蔡雨。大家都很乐意帮助蔡雨,在互助中增进了友谊,蔡雨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很快就能结交了新的好友,融入到集体中,学习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2、积极开展班级活动,促使流动儿童融入集体。
流动儿童产生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新环境的适应困难造成的,因为他们没有融入新集体,没有朋友,因而产生孤独、被排挤感,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从而引发更多问题。班主任要积极开展班级活动,让流动儿童和其他同学在活动中增进感情,学会合作交流,结识新朋友。在活动中关注流动儿童的表现,给予表扬和帮助,增强孩子的信心。如班级二人三足比赛,又如篮球比赛、知识竞赛等。让流动儿童在活动中冲破隔阂,融入新集体,找到新朋友。在学习上,班主任可在班内开展结对子的活动,安排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学优生与成绩欠佳的流动儿童结对子。帮助流动儿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在优秀学生的带动、感染下,激发学习积极性,体验学习成功感。同时,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能促进流动儿童更快融入班集体。
3、加强学法指导,借助科任老师的力量,帮助孩子体会成功感,激发学习热情。
学习成绩的下降,挫伤流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失去自信,表现更为自卑。要改变孩子的心理状况,提高学习成绩是让孩子重拾信心,走向阳光的重要一步。很多班主任关心流动儿童的学习困难问题,专门与学生交流,热情鼓励孩子用心学习,叮嘱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讲的话虽暖人心,但对那些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来说,实质帮助并不大。要让流动儿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内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必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具体的学法指导。
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架起亲子桥梁,通过建立健康的亲子教育关系,实现教育长效性。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新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携手解决。每一个儿童都是祖国的美丽花朵,应该得到同样的阳光、雨露的滋润,得到同等的关怀、爱护。如何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群孩子撑起一片蓝天,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夏敏芳
第2篇:学前流动儿童教育起点公平问题的社会学审视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大批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民工潮”。伴随而来的第二代移民即城市流动儿童也开始出现。至今,流动儿童已成为我国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而引发的流动儿童教育起点公平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教育公平”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柏拉图在《理想国》里从两个方面定义了教育公平:一方面教育要为所有的人群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使每个人都得到自己最大可能的发展,而不应该受到种族、性别、地域、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每一个人的发展都应该是亲社会的,不能有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现象。①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J.Coleman)则从四个层次来定义教育公平:首先是不同背景的人群都有受教育机会的入学机会均等;其次是不同背景的人群都有接受同等教育质量的教育过程均等;再次是不同背景的人群付出同样的努力时都能获得相似成绩的教育结果均等;最后是不同背景的人群在接受同样的教育后有同等的人生机会的教育效果均等。②瑞典教育局胡森(TorstenHusen)同样是从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方面定义教育公平的。③综上所述,起点均等关注的是教育制度制定的合理性、过程均等关注的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公平性、结果均等关注的是教育系统的作用的有效性。④从我国教育改革的现状来看,要实现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起点公平”是一个基本前提。故笔者把“起点公平”作为促进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的切入点。
1社会排斥导致流动儿童教育起点不公平
在广大城市幼儿为入“名园”费尽周折之时,而社会排斥却使得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流动幼儿在为入“正规园”而发愁。
社会排斥是用来解释产生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根源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最初用于解释贫困产生的根源,现在已经出现了概念的泛化。有人把它定义为因某种原因被主流群体所隔离而产生的边缘化的情感体验,是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局部的、在较长一段时期存在的社会现象。⑤
1.1制度排斥导致流动儿童“入园难”
在我国,社会劣势群体被制度排斥最突出的表现为户籍制度。⑥虽然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渐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的区分,建立了人口管理制度,并保障了农业专业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但是政策需要逐步的完善和落实,原本固有的城市二元结构仍给流动儿童的入园造成着很大的困难。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地方各级政府有责任保障适龄儿童在户籍所在地的学校就近入学。对于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当地政府应当保障其和当地儿童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以河南省某些地市为例,虽然户籍政策做了相应的调整,但对于“就近入学”,很多知名幼儿园要求户口薄和房产证二者缺一不可,甚至有幼儿园要求父母一方必须为事业单位人员,少数的公办园不可能全部接受日益扩大的流动儿童队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收费低廉,不规范的“非法园”日益增加,使流动儿童日益边缘化。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冯晓霞针对这种情况指出,低价的非法幼儿园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在父母工作的时候,必须有人照看孩子,为其提供学前教育,当没有优质低价的幼儿园可供选择的时候,去低价低质幼儿园就成了他们无奈的唯一选择。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工子弟幼儿园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如何对其进行规范使其成为正规园则是实现流动儿童教育起点公平的关键所在。
另外,教育财政对不同幼儿园的投入差异,是引发流动儿童的教育过程不公平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对幼儿园的投入还采取对重点幼儿园进行倾斜的政策,重点支持公办园,特别是示范园的建设,而对流动儿童所在的民办园却没有任何经费和其他物质上的投资。这就使得流动儿童因为所在的幼儿园缺乏资金而不能接受较好的教育,从而加重了教育的不公平。
1.2经济排斥导致流动儿童教育边缘化
衡量经济排斥的指标有三个:一是个人和家庭是否能有效地参加生产,即劳动力市场排斥;二是在付出同等劳动力时所获得的收入的多少,即收入的贫穷程度;三是在付出同等价值的财富是所购买的服务或物质的多少,即消费排斥。农民工进城之后因为体制原因而受到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内部排斥,城市群体仅仅让渡给一部分低收入的工作给农民工。跟随父母的流动儿童所能进入幼儿园的种类,以及与之伴随的教育资源都和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有直接关系。经济学家托达罗曾指出:在财富和劳动力的分配出现巨大差异的情况下,为人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这个议题就毫无意义。⑦另外,受消费能力及消费方式的制约,流动儿童家长更无法像其他家长一样为自己的孩子争取优质教育资源,大部分流动儿童只能被动进入质量不高的非正规民办园。
1.3文化排斥导致流动儿童教育有失公平
幼儿园中的文化排斥主要表现在城市居民及其子女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文化排斥和幼儿园老师对流动儿童的文化排斥两个方面。在同一班级中,由于城市儿童的疏远,使流动儿童无法通过与城市儿童的交往来习得新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在某种程度上的“忽视”,也使得流动儿童感到不被重视、缺乏自信心,阻碍其个性的发展。
2解决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的对策
2.1强化政府责任
以政府为主导,努力形成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园格局,是我国幼儿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导向,也是保证流动儿童能入正规园的必要前提。
(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不仅要扩大公办园的覆盖面,同时对非营利性的民办幼儿教育机构也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这是增加幼儿教育资源,强化政府责任的重要手段。另外,政府还可以采取政策倾斜措施,比如减免捐助幼儿园建设的企业的税费、保证民办园的合理用地等,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幼儿园建设。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流动儿童进入规范园,同时也能更好地保证流动儿童入园率。
(2)消除制度排斥,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权益。一方面,要消除制度排斥,首先要建立起城乡一元制的户口管理模式,弱化户籍制度中的城乡及地域差别,强化其人口登记和管理功能。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真正落实好流动儿童“就近入学”。另外,应鼓励和支持流动儿童进城上学,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权益,从提高其收入水平入手,提高其教育支付能力,从而使流动儿童能够进入正规园学习,达到教育起点的公平。
(3)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面对教育资源短缺与受教育对象不断增多的矛盾,针对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国务院于2010年11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重点强调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举办一大批普惠性幼儿园,强调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色彩是破解入园难的根本所在。所谓的普惠性幼儿园,即是以优先招收社会中低收入群体的幼儿为主,能够普遍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幼儿园。在农村,普惠性幼儿园主要包括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办园、幼儿班等,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园。在城市,普惠性幼儿园主要包括普通教育部门幼儿园、企事业单位幼儿园、街道幼儿园等面向城镇低收入群体及外来务工群体的幼儿园。⑧要将学前流动儿童入园作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社区融合的基础环节,按照“统一规划入园、统一条件入园、统一标准收费”的“三统一”原则,努力畅通学前流动儿童入园渠道。⑨
2.2加强整个社会系统对流动儿童的理解和支持
要通过多种途径消除社会排斥:首先,幼儿教师要树立“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要意识到每个幼儿都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幼儿,因材施教,同时也要引导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交往,共同进步。其次,流动儿童的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促进其生活卫生习惯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使其能更好地融入幼儿园集体之中,潜移默化地减少乃至消除其他人对流动儿童的排斥。
作者:夏媛媛
第3篇:关于瑞典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一、瑞典的基本概况
瑞典,是一个位于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北欧国家,首都为斯德哥尔摩。瑞典面积为449964平方公里,为北欧第一大国家。瑞典是一个现代、自由和民主的高度发达国家,其公民享有高质的生活,政府亦非常注重环保。经济自由与教育普及让瑞典开始历经快速的工业化,并从1890年代开始发展制造业,20世纪瑞典成为一个福利国家。今天,瑞典被视为具有社会自由主义倾向,极力追求平等的国家。
二、瑞典教育制度
瑞典珍视平等、民主和儿童权利,教育一直是国内一大热点话题。新建私立学校、小学生分数和新移民儿童教育等话题经常是报刊头条。近年来,瑞典课程设置和学校组织方式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人人享受免费教育的基本前提始终没变。由于家长因工作或学习无法照看,幼儿可以享受托儿所或保育员日托补贴。1-5岁儿童中,85%的儿童上学前班或家庭日托班。学前班或日托班主要组织儿童玩耍。
幼儿教育及优势:免费,普及和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成为强有力的政治支持,瑞典拥有儿童早期教育的悠久传统。它被广泛视为福利社会的基石。20世纪60年代,从0至12岁年龄段开始已经有了学前活动和课后服务的发展。如今,学前和课后的学校服务,已经成为市政府的责任。
7-16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不过几乎所有儿童都从6岁开始上学。每名儿童都能得到妥善照顾:瑞典北部少数名族萨米人可以进入萨米语学校就读,而听障儿童或具有严重学习障碍的儿童可以进入特殊学校就读。
初中生至少通过瑞典语、英语和数学考试才可进入高中学习,学制三年。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考试,而没能通过的学生可以选择其它根据自己需要而量身度制的教育计划。对于大学教育,政府还资助部分学费。
三、瑞典流动儿童概况
瑞典现阶段移民人口占总人口20%,从欠发达国家的移民人口比例增加,这一现象构成了教育政策的特殊挑战。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移民到瑞典的人们是出于经济原因,大部分的文化和种族背景相似。今天,瑞典移民大多数非西方国家的起源都来自前南斯拉夫,波黑,伊拉克,伊朗,波兰和土耳其。在这些移民学生中,尤其是那些年龄较大的流动儿童,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相较于那些母语是瑞典语的学生而言,移民学生在教育方面有薄弱的地方,尤其是在接近义务教育结束以后,移民学生的弱势逐渐显露。这些差距是为第一代移民(即没有出生在瑞典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也不是出生在这个国家),他们最艰难的挑战是获得国家计划和完成高中教育。移民学生和本地学生之间的显著差异是由社会经济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造成的,而家庭原因也是其中的一部原因。
移民学生通过在文化,语言,学术和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学习,凭借强大的城市领导,城市拥有学生人数的变化情况下(大小和组成),使他们对城市具有最清晰的认识以及了解,他们可以提供实施农民教育政策的政治和财政支持。对于直辖市和学校领导以满足移民学生的具体需要和促进他们的父母创新,直辖市可以拨款给学校的多个指标的基础(而不是一个单一的指标)如学生低性能的比例、父母教育水平低,以及不同家庭语言。
瑞典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属于世界各国关于教育机会具有较强的平等公平在教育观念的社会共识。瑞典提供最慷慨的资助教育系统,2006年,瑞典花了6.3%的GDP给教育,比经合组织平均5.7%略高。根据教育法规定,不分性别的所有儿童,居住的地方,社会或经济状况,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在瑞典的学校系统中,包括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瑞典有九年义务教育,7岁到16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完成第九等级继续高中学业,其中包括为期三年的计划。与小学生比所涵盖的国家方案的其他利益可以选择遵循一个特别设计的程序。这相当于国家计划在教育和学习长度的水平方面,但结合了来自不同国家的程序或当地制定的课程。此外,也有个别项目(主要是为了以后做准备的学生),或专门设计的程序。义务教育包括普通义务教育学校,义务教育与智力障碍学生及特殊学校的学生提供某些保障。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包括学前活动和课后托儿,学前教育班,高中,为学生提供智力高中减少城市成人教育与成人智力障碍。
四、多元文化的影响
瑞典是世界上福利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未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之一,战后瑞典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实行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项目从父母带薪长期产假,到医疗保障病假补助,从失业保障和养老金,到义务教育,内容广泛,被称之为“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瑞典的福利制度也因为欧洲经济衰退而面临困境,人口老龄化,年轻人缺乏就业积极性。这都是高福利国家普遍面对的问题,瑞典正在进行一系列改革,增强经济活力,完善制度。
五、总结
瑞典拥有一个包容民主的教育体系。对于移民学生而言,在各级教育中不是本土学生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国籍差别成为第一代移民(即学生是出生在瑞典,但是他们的父母不是出生在这个国家),特别是那些移民较晚的家庭。最艰难的挑战是完成高中教育。瑞典正在开展广泛的普遍性和针对性的措施,以改善移民学生情况。不过,政府可以作出更多努力,特别是在高度分散的系统中,以确保成功实施农民及流动儿童教育政策。
作者:魏佳俊
第4篇:流动儿童教育中家访的再思考
近年来,大量的外来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由于这些儿童的流动性大,再加上现代通信发达,教师常以电话或短信的形式替代了家访,从而造成了教师和家长、学生之间情感沟通淡化,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此,我们研究了教师在信息时代,与流动儿童家庭沟通的专题。明确与丰富家访的内涵,形成以教育科研方法与家访工作相结合的方法,并辅以电话短信联系方式,实现家访工作的积极有效。
流动儿童家访家访内容当前,大量的城市流动儿童进入了公办学校,获得了公平教育的机会,但是由于他们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导致这些儿童中有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也影响了他们很好地“融”入新的城市生活,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教师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多一些情感交流及指导学生家长提高教育孩子的方法,真正解决学生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困难,要很好地做到这些,就必须重视家访工作。
传统的家访,是指为了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告知家长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与思想表现,同时也为了了解家庭对学生教育与成长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对学生家庭进行的具有教育性质的访问。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信息化的到来,家访工作正逐渐被一些教育者淡化,教师常以电话或短信的形式替代了家访,从而造成了教师和家长、学生之间情感沟通淡化,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
诚然,利用电话等现代化联系工具处理问题确实具有及时、快捷等优点,但是通常情况下,电话联系是被动的,教师如过分依赖电话等现代化工具进行沟通,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这样只会使师生、家校的沟通趋于表面化。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复杂的任务。”“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象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家访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但是传统的家访往往是出现问题以后,教师匆忙进行家访,目的单一,有过程而无预设,缺乏精细的流程设计。家访过程中由于是带着问题去的,往往家访变成了告状,对于情感方面的处理就不到位,反而影响了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这种家访偏重于过程,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为此,我们对传统家访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和深化: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家访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期望、家庭生活状况和家长平时的教育方式,更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家访帮助学生家长提高教育子女的思想理论和改善教育子女的方法,使他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同时也通过家访丰富自身的教育经验,促进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此,我们对传统家访的形式和内容有所突破,在内容上要丰富,在形式上要改进。
一、丰富家访内容
1.要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传统家访往往关注的是问题学生,出现了问题再家访,这样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一些在校表现良好的学优生,他们在家里的表现也需要我们平时去关注,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2.要关注访谈细节,提前消除隐患
当学生在学校里发生了问题,老师再进行处理时,那么就相当地被动,而家访能提前感知学生发生问题的征兆,预测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就能有效预防学生易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前消除隐患。
3.要关心生活困难的学生,培育师生感情
心理学家威廉姆斯认为:“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的关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毫不吝啬的把关爱、尊重撒播到学生的身上,全方位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性格、兴趣、能力、意志等心理特征,要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的心理状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4.要关注家长教育水平,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许多流动儿童的家长本身素质不高,他们的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不能很好地适应现时代的家庭教育。因此在家访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⑴利用办家长学校的机会,邀请专家对学生家长进行提高教育水平的指导。⑵邀请优秀家长代表进行教育子女的经验交流。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优势,通过校信通平台向学生家长提供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如:指导家长如何进行亲子活动,增进与子女的感情;如何正确处理孩子的逆反心理等问题。同时利用这一平台,也向家长传达国家有关教育方面的一些政策与措施,让家长有所了解。⑷根据不同家庭情况,家访时针对性准备一些家长和孩子有效交流、沟通的学习材料,和他们全家一起通过拉家常,讲故事的方式一起学习,再结合其他情况相近家庭的好的教育方法向其家长传授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帮助他们探索家庭教育的规律,改进教育方法,讲究教育的艺术性。
二、家访的形式
1.有效的家访首先要设计合理的家访流程,做到流程有序、设计精细
家访前要作好周密的准备,弄清家长、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家访,防止对一些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2.家访中要注意艺术性,要有丰富的语言情感交流,切实做到沟通有效
一定要充分尊重家长,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要平等交流,对于这一点家长是很难做到和孩子平等的,这时教师就要发挥语言情感功能,不能让他们当众出丑,觉得很没面子。
3.家访形式可以有所更新,多些情感沟通
有些家长知识水平较低,就非常希望学科老师指导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家访中采用学科教师家访与班主任老师集体家访相结合,可使家访的内容更全面,效果更明显。另外如有条件的话,老师可以带着爱人与孩子一起家访,两家人一起谈笑交流,其乐融融,可以很好地拉近与学生家庭之间的感情距离,这也是很好的一种选择方式。
4.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要建立家访小档案
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要建立家访小档案。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跟踪家访,做好相关记录。如果写作水平有限,有条件的话可以每位老师配备小录音笔,家访一结束,就能把家访情况和反思及时写出来,这样对以后的家访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总之,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我们要把家访的内涵进一步深化,不仅内容要丰富,而且形式也要丰富。电话联系等方式有着它们自身的优势,我们要把它们和家访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的家访才最有效,才能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而且也是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弥补和延伸。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赋予家访新的内涵,展现它独特的教育魅力。
作者:崔伟
第5篇:多元利益格局下的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随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大规模流动而出现的一个社会性问题。198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离开土地、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业部门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开始显现,但由于早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模式以单个家庭成员为主、且规模小、流动范围窄、季节性强,与之相对应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无论在规模上、影响面和问题的严重性上都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范围、大规模、长期性和以家庭为主的流动模式的出现,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便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为主的地区,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二是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形成了流动儿童群体。受农民工经济收入、工作性质和城市义务教育管理制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外出进入工作地所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远大于留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的成本,多数农民工子女被留在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从数量规模、社会影响上要远远大于城市流动儿童,因此,理论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广大学者对留守儿童的宏观层面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留守儿童的数量、规模估计、政策、措施等问题;微观层面上的研究更多基于实地的调查数据,探讨在父母、家庭缺失以及隔代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行为表现差异上。学术界对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多立足于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对城市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因素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由此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强调政府承担起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以保证城市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于1998年、2001年、2003年三次出台了《流动儿童就学暂行办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就业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形成了保证流动儿童在流人地接受义务教育的“两为主”原则性框架。然而这些政策并没有达到政策期望的效果,农民工进城子女无论是在享受义务教育资源的公平性。还是就学的经济成本等方面都受到了流入地政府、公办学校的不同程度排斥和区别对待,其直接后果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辍学率和上学年龄都远高于城市同龄儿童,导致以农村家庭为主体的人力资本投资中途中断,从而使贫困现象在这类家庭中出现代际转移,暂时贫困因人力资源问题演化成长期贫困。在现有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和管理模式下,围绕着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在流人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已形成了国家、流入地政府、流人地公办学校、城市儿童、流动儿童等多元利益主体,现有的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就是在多重利益格局下,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需求与供给失衡的现实表现,因此,城市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最优选择是在多方利益均衡和综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制度安排,而这种协调机制的关键是中央政府的责任具体化,也只有在充分考虑了多方利益的情况下,政策措施才会产生实效。
二、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利益格局分析
教育是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方式。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将教育看成是对人的投资。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教育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受教育者本人的工作选择机会的增加和收入的提高;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公民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全社会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国家整体科技创新、产品更新能力的增强,学习能力的增强。因此,从义务教育投资的成本一收益分析,义务教育是多方利益的共同体,在国家、社会、个人及家庭之间既有利益的一致性,又有矛盾和冲突。同样地,城市流动儿童作为现行义务教育投入模式下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利益也是国家、政府、流动儿童及家庭利益的综合,利益主体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在国家现有义务教育“以县为主”、“地方责任,分级管理”模式下,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显性化。
(一)“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与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两为主”的内在矛盾,导致流入地政府的政策执行不力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投入机制是“以县为主”,县级人民政府是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和管理主体。在“以县为主”的投入制度安排下,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目标就应该保证不同地区的县级财政收入的绝对一致,这是在“以县为主”的教育投入机制模式下,保证义务教育公平性的应有前提假设。然而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影响,我国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社会结构存在差异,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基础和财政负担的不同。在此背景下,“以县为主”的教育投入机制势必会造成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地区差距。在造成不同地区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发展的同时,也直接固化了地方政府的利益。
对于农民工子女流入地政府而言,新增城市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如果按“两为主”原则,由流入地政府解决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意味着流入地政府的财政支出负担的额外增加。以北京市为例,该市共有流动儿童20万人,按2002年生均教育经费2472.26元计算,仅此一项就要增加财政支出49115.2万元。虽然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两为主”的政策从长远看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在给国家和受教育者个人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资本化”而使以财产税为主体收入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但相对于巨大的社会收益,地方政府却完全承担了其支出成本。这样一来“两为主”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对流入地而言就存在一个激励不相容的问题,与地方政府利益存在冲突和矛盾,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的效果。以此为条件,流入地政府在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的成本支出和自身利益的权衡中,其决策的结果要么是有条件的执行,要么是将执行国家政策而额外承担的财政支出成本转嫁给城市流动儿童及家庭,现实表现就是通过收取借读费、赞助费的形式来转嫁、缓解政府的财政支出成本和压力,从而将大部分难以承担高昂借读费的农民工子女排斥在正式制度的义务教育供给体系之外,使其陷入两难选择中,要么接受正式制度安排的义务教育就要承受较高的经济成本,要么低成本地接受制度外所提供的质量较差、不规范的义务教育。
(二)对稀缺的义务教育经费的争夺导致公办学校角色的异化,不愿意接受流动儿童。
公办学校是义务教育的教学主体,也是国家义务教育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非赢利性的组织,其社会角色是提供教育服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长期以来,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办学指导思想的影响,我国总体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总体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与此同时政府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切块分配中,又倾向于高等教育,这就使得义务教育经费长期低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义务教育的需求。面对有限的义务教育资源的政府供给,一方面各公办学校之间势必会展开对稀缺的教育经费的竞争,而竞争获胜的条件就是其办学质量。另一方面,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在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时,往往采用保重点的原则。而重点与非重点的低成本判别标准就是公办学校的教学质量,上述两个因素的共同结果导致公办学校作为义务教育的供给主体的社会角色的异化,公办学校正日益成为面向市场和社会的、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办学主体,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任何一所公办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就是其办学质量,也就是说教学质量就成为影响公办学校任何行为决策的关键性变量。相对于本地生源而言,城市流动儿童多数来自教学资源缺乏的农村地区,其本身的基础、学习的连贯性、学习习惯、学习环境、学习成绩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和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满足公办学校对生源质量的要求。按照政府规定,接受过多的城市流动儿童进入学校势必会给自己学校的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从生源质量角度考虑,学校没有接受城市流动儿童的积极性。同时在不增加财政经费的情况下,公办学校更是缺乏接受城市流动儿童的经济激励。据我们的实地调查,在没有政府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城市公办学校接受城市流动儿童都是有条件地、选择性地接受。一些拥有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公办学校往往通过严格的考试来筛选成绩优秀的学生或愿意承担借读费、赞助费的城市流动儿童。公办学校的这一根本利益与国家“以公办学校为主”接受城市流动儿童的原则存在冲突,其结果是在地方政府短时期难以提供更多的教育投入的背景下,城市流动儿童除部分成绩优异,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儿童可以享受到城市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外,其他的流动儿童就只能进入城市中办学基础薄弱、地处城郊结合部、较为偏僻的公办学校,失去公平享受城市义务教育资源的机会。
(三)地位的不合法性决定打工子弟学校的利益焦点在短期收益而非长期收益
打工子弟学校是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举家流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过程中,城市中公办学校难以满足农村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需求的情况下,而自发出现的一种义务教育制度外供给模式。相对于城市的公办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无论是在师资力量、教学规范、安全环境、基础设施、教学管理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由于其较低的收费标准、灵活的办学方式、学生之间的高度认同感和地缘特征,打工子弟学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部分城市流动儿童提供义务教育服务,而且也适合部分城市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经济状况,满足流动儿童的心理需求。行动者的任何决策都是在不同行动或事物之间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在现实中,人们的理性行动不仅是追求经济效益,而且还包括社会的、文化的、情感的、政治的目的。首先,在今天的城市流动人口中,由于人力资本的原因,他们多数在城市从事一些脏、苦、累的体力劳动,收入低与收入不稳定性同时并存,在公办学校存在高昂的借读费的情况下,打工子弟学校较低的收费标准非常适合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其次,在打工子弟学校内,同班级同学的家庭背景、文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打工子弟学校内接受义务教育可以较好地避免在公办学校内,同学由于家庭背景、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之间的心理冲突与矛盾,避免流动儿童在公办学校难以受到应有尊重、获得友谊等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因素的影响。从以上两个方面分析,打工子弟学校的社会利益是为部分城市流动儿童提供了义务教育服务,是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催生的、对城市义务教育体系的补充和完善。然而打工子弟学校从一开始,由于自己办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而受到政府的限制,其合法性始终没有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可。在没有国家财政和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打工子弟学校的预期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致使其经济赢利的目的性更加明显。打工子弟学校的经济性目的与其身份的尴尬性决定了其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权衡比较中,选择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具体表现就是对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方面的投资缺少积极性,短期、临时办学思想严重,制约着其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城市流动儿童及家庭在流人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由于缺少畅通的表述机制而受到忽视。
子女接受教育的多少、好坏不仅会影响到本人的利益,也会影响到其家庭的利益。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特殊的社会、经济问题,成为所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两难选择。留在户籍所在地可以享受低成本的义务教育,但失去应有的父母教育、家庭教育而成为“留守学生”,从而影响其健康成长。带在身边随自己进城接受义务教育,由于“以县为主”的教育投入体制的块状分割而成为“编外学生”、“边缘学生”,要享受制度内的城市义务教育供给就要付出高昂的,甚至难以接受的经济成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在无政府组织情况下的一个依靠亲友关系、社会关系网络由农村向城市的自发性流动,其就业模式具有高度的分散化、临时化的特征,缺少组织和社会影响力,既远离城市生活中心,又被排斥在流入城市的政治资源和舆论资源外,其权利在政府部门没有明确的利益代表。同样地,城市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保护在政府决策体系中缺乏利益代表,这样城市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权益保护完全依赖于地方政府决策者的重视与否和其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程度,这从集体选择理论的角度看是很难得到保证的。虽然国家对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非常重视,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在多方利益的博弈中,城市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利益需求却容易被地方政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忽视。
三、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发展对策
城市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事关国家、具体的流动人口家庭和流动儿童,在现行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的框架下,采取“两为主”的原则解决数量如此巨大的城市流动儿童在流人地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势必会触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从而使政策的实施受到影响,加大了政策实施的成本,因此在现行的义务教育制度安排下,从制度实施的成本、收益角度来综合权衡各方的利益,是解决城市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关键。
(一)加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投入,降低个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成本
政府的教育支出不足和结构不合理是我国教育投入的两个问题。在教育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公共支出不足意味着个人教育成本的增加。从一般意义上分析,城市流动儿童家庭多为低收入家庭,其教育投资受收入的约束。也就是说,依靠流动儿童家庭对流动儿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着现实的困难。在收入约束下,要让流动儿童家庭对流动儿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就受到教育信贷市场的影响。首先,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滞后性,使教育信贷具有很大的风险,商业银行为规避风险,往往不愿意介入教育信贷市场。其次,人力资本的不可抵押性;再次,以农民工子女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流动儿童的家庭缺乏可抵押资产。上述分析说明,要保证城市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既不能依靠地方政府、依靠家庭,也不能依靠市场来解决,其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中央政府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二)改变“以户籍人口”为统计口径的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的义务教育拨款方式,实施“教育券”制度,以适合人口大规模流动对子女流动接受教育的需要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在既有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产生的。“以户籍人口”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依据,意味着随着流动儿童的流动,政府的财政投入留在了户籍所在地,而流入地政府并不能得到中央相应的教育经费投入,这种拨款方式使流动儿童成为义务教育的灰色地带,造成流入地政府的权责不对等。按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义务教育的投入机制必须顺应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现实需要,并做相应的调整。在国家已经出台的“两为主”的原则下,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依然存在的原因很多,我们可以指责流入地政府的卸责行为,但如果地方政府完全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两为主”,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可以想象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的城市就会出现义务教育的“洼地现象”,大量的农村儿童涌入城市,会造成城市义务教育资源的供需严重失衡,同时,也会造成广大农村地区已有的教育资源闲置和浪费。因此从这一层面上分析,城市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地方政府,其实施成本会使一项事关全局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复杂化,而低成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借助国家的优势来解决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实施“义务教育券”不仅可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便利性,而且还可以促进学校之间的竞争,促进义务教育的有效率供给。“义务教育券”由国家将国家应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制作成“义务教育券”,分发给每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他们流动到哪里就将自己的“义务教育券”交给所在学校,再由学校交给当地政府,当地政府凭其“义务教育券”的多少向国家申请划拨教育经费。实施“义务教育券”的义务教育投入制度。意味着国家应成为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是以国家投入为前提条件的,这也符合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在由国家承担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的前提下由地方政府负责日常教育管理。
(三)发挥政府管理作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义务教育。弥补财政投入经费不足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进城的流动人口中已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他们中虽然不乏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富裕起来的群体,但更多的是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农民工,他们对义务教育有着较低的要求,在教育投入的经济成本和质量的比较选择中,他们更看重教育的经济成本。虽然打工子弟学校在办学规范性、教学基础设施、教师队伍建设、安全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只要政府管理、监督和引导方法正确,措施到位,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以解决。首先应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综合考虑义务教育办学机构布点时,引人民间资本。其次,明确打工子弟学校的合法地位,一旦地位合法化,从其本身的发展来讲,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权衡中,打工子弟学校将会从长远发展来进行行为决策,克服短期效应。再次,对有一定规模的打工子弟学校,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其纳入整个义务教育体系中进行管理,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方面给予支持、指导,以帮助其进行规范化管理。目前,流动儿童的主要流入地多是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民间资本充足,具有发展民办教育的经济基础,只要政府引导得当,就可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义务教育领域,打工子弟学校投入不足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四、结论
在财政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缺少对流动儿童提供低成本义务教育的内在激励;受义务教育政府投入稀缺性的影响,公办学校往往将提供义务教育的成本有条件地转嫁给流动儿童及其家庭;以打工子弟学校为主体的民办教育机构的身份不合法性,难以从体制上进入到城市义务教育的管理体系中;流动家庭的特殊性使其难以承受高昂的义务教育的体制外供给的教育成本。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城市流动儿童低成本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经济、社会障碍,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从目前的义务教育资源分布看,一是加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二是应根据流动儿童的流动性,采取相应的义务教育投入管理体制;三是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鼓励民间资金进入义务教育领域,改变城市内由于流动人口的增加而造成的义务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
作者:刘鸿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