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以社会整体效益为目标,以公平为宗旨,兼顾社会整体效益与公平,实现两者的统一。为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依据经济法的价值目标,从农村经济发展的维度审视,当今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政策有以下法理依据。
一、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供给
(一)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民人力资本提升
受制于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以及人口増长的压力,我国已经到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推进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科技文化素质低是中国农民人均劳动生产率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60%,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个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农民外出打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与其科学文化素质有很高的关联度。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工,能够较好地适应技术程度较高的工作,文化程度较低的则较难适应城镇就业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企业对劳动力需求数量减少,并且企业对劳动力需求正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这使得农民工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农村劳动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效地转移,需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人力资本。
(二)中职教育提升农民人力资本的困境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成为一线的基础技术人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成为管理人才或技术研发人员。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学生和家长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比普通高校毕业生低一等。同时,社会重文凭的观念浓厚,进一步强化了此种认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分别隶属于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及相关行业,多头管理的现状导致中等职业教育缺乏统一的办学准入制度和办学标准,导致中等职业教育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不高,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此外,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办学模式,专业结构与市场人才的需求结构不协调。特别是农林类职业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农林类专业在校生占全国中职在校生总数不足0.5%。上述原因造成了学生就业困难、就业后的收益率不高和毕业生深造空间狭小,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
(三)免费有助于中职教育对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
中等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手段。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扩大农村学生的招生规模,有助于农民工培训的广泛开展,有助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免费降低了农民接受中职教育的经济约束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増强了农民对中职教育的需求。免费有助于増强县级职教中心的基础能力,推动中职学校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使农民形成稳定的中职教育入学意愿,国家还施行了其他配套措施。中职教育免费通过降低入学的经济约束条件,提高个人收益率,増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供给提供了保障。这符合经济法克服市场障碍与缺陷,建立和维护良好社会经济运行秩序的目标。
二、增强农民对农业的投资意愿
(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相互影响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水平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农民既是16农业生产者,也是农业投资者,农民收入増加会导致农民对农业投入的増加。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追加投资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农民收入的増加具有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农业发展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在短期内,由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农产品存在的同质性和易腐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激烈,农业发展则会降低农民收入。
(二)农民对农业的投资需要引导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从长期来看是増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应该促使农民増加对农业的投资。在非农化倾向价值观的导向下,子女教育在农民投资中占有很大份额,这种投资行为约束了农民对农业的投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所依赖的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业生产的成本上升。地球环境的恶化,导致自然灾害不断发生,使得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风险性较大的行业,进一步降低了农民对农业的投资意愿。政府要利用政策导向性功能,充分发挥服务性功能,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民对农业的投资意愿。
(三)中职教育免费有助于农民对农业的投资
中国农民肩负着农业生产和农业投资的双重身份,农民自身是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农民对农业的投资意愿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职教育免费直接降低了农民对教育的投入,増强了农民对农业的投资能力。中职教育免费和配套措施的实施,为中职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降低了农民接受中职教育的资金约束程度,提高了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农民通过接受中职教育,提高了自身的人力资本,増强了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农民及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吸收技术并将其转化成生产力,増强农产品交易能力和预防及化解农业生产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会促进农民对农业生产的预期效应,増强他们对农业的投资意愿。当农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为了持续形成农业收入的増收流,农民会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这体现了“法律不能命令个人寻求富裕,它们所能做的只是创造条件以刺激人们去努力占有更多的财富”。
三、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
(一)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农村经济和谐发展包含对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开发利用,遵循经济运行基本规律,构建团结协作的人际关系。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要依据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规律,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和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农村经济发展要协调好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关系,处理好实践层面与政策层面的关系。农村经济发展要遵循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农村经济和谐发展具有动态性,农村经济和谐发展既是目标,也是手段,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
(二)农村经济和谐发展存在不利因素
我国农业经济相对于国民经济而言,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方面。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存在巨大的差距,农村与城市在精神文明方面还存在差异,农民人均纯收入还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国的大部分农民仍然保留传统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规模经营。农民经济组织的涣散,导致其维权意识薄弱,农民群体在政治权利上处于弱势地位,缺乏表达他们利益诉求的能力和渠道。这使得当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利益冲突时,农民就会群体上访或者造成群体事件,影响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农业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很强,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低,没有形成规模经营的效益。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是掠夺式的,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农民思想观念尚未更新,农村公共产品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农业投资没有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规模与结构。农民仍然以传统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导致各种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三)中职教育免费有助于消除不利因素对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影响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低收入和困难群体家庭。由于中国经济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民的收入整体上还十分低下。实施免费政策对増强中职教育吸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农民通过接受中职教育,増强了对社会问题与政治活动参与的兴趣,増强了学习技能的愿望,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中职教育会提高农民自我意识,形成利他主义,増强环境保护意识。这样会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农村经济各种因素的和谐发展。这传递了在市场失效的情况下,要求国家行使其调控和规制经济的职能,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四、实现社会公平的时代内涵
(一)社会公平的时代内涵
“公平”(fairness/equity)的概念与“公正”或“正义(justice)的概念较为接近。公正、正义是指用于社会制度时的“道德”或“正当”,其对象或者主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用来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社会各方选择有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平等自由的原则,第二个原则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气平等地分配社会生产的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生产的收益和成本,各种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机会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只允许给最少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的不平等分配,是两个原则的内涵。当今,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社会公平的时代内涵之一。这种公平的内涵属于实质公平。实质公平是在承认经济主体的资源和个人禀赋等方面差异的前提下而追求的一种结果上的公平。
(二)中职教育免费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中等职业教育对于扶助农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职教育收益的归属主体由国家变为社会、企业和个人。20世纪80、90年代,中职教育的个人收益率高,入学竞争激烈,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学费作为中职教育投资的来源,就由国家以税收支付转变为国家、社会和个人支付。21世纪以来,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中职教育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中职教育的个人收益率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中职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未能充分显现。为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政策应成为各级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职教育免费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的时代内涵
实质公平对遭受或易于遭受经济特权侵害的弱小主体进行特别保护,赋予其更多的权利,而承受较少的义务。依据经济法对实质公平的诉求,中职教育免费能够降低农民接受教育的经济成本和约束,提高农民的入学意愿,推进全民学习的学习型农村社会的建设。目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能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公平共享。实行中职教育免费能积极营造公平教育的社会环境,为实现科学技术教育服务体系均等化提供重要途径。中职教育免费满足了农民分享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提高了农民的人力资本。有利于増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在长期内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巩固农村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并推动社会和谐的实现。
作者:胡茂波,朱丽红2(1.湖北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86;2.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