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内容模式的创新

2023-12-07 04: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公路路政执法队伍是交通执法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执法素质的高低直接体现公路路政执法队伍在社会上的形象。由于受传统公路管理、人事制度以及改革的影响,公路路政执法队伍整体学历层次不是很高、高素质管理人才匮乏、年龄结构严重失衡,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公路路政执法工作的创新发展。而如果作为后续教育的培训工作再滞后,这对公路职工教育工作的开展无异于雪上加霜。目前对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的培训各地各部门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与公路事业的跨越发展,与公路职工教育工作的需求极不相适应,有必要对公路职工教育培训的主体内容与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做到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发展,全面促进公路职工教育工作。


1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能动的因素。同时人的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内因和外因2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钻研与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通过所在组织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来更新、增长知识以提高工作能力。近年来,各级公路部门也加大了对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的培训,但总体来说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培训的主体内容不能体现新形势下公路职工教育的特点,培训的内容仅限于一些公路法律法规以及案件档案管理方面的培训,培训主体内容不突出;二是培训的形式比较单一,培训手段不够灵活,大多以集中授课为主,后续培训滞后;三是由于处于公路交通大建设、大发展的特殊时期,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任务十分繁重,对公路路政执法队伍培训工作的关注度不足、重视不够;四是从这几年的公路路政执法培训的组织工作来看,公路职工教育培训机构没有系统建立,能够从事公路职工教育业务培训的人才缺乏,比如对〈〈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培训就只有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的几位教授在全国轮流授课。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明显制约了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对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素质的提升十分不利。


2公路职工教育培训主体内容创新


由于存在着阻碍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诸多问题,因此要突破这种制约,我们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地创新工作理念,促使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与时俱进。因此,新形势下我们就应该根据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发展的需求,不断地对公路职工教育培训主体内容进行调整与修正,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对公路职工教育培训主体内容进行创新。


2.1新颁布实施的公路法律法规


新颁布实施的公路法律法规的培训依然是公路职工教育培训的主体内容,并注重培训的时效性。新颁布实施的公路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关系到整个公路职工教育系统的执法活动、关系到公路行业执法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公路行业执法的模式选择。因此,在公路职工教育培训中及时加强对新颁布实施的公路法律法规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理应成为公路职工教育培训的主体内容。


2.2心理健康培训教育


随着2004年全国开展集中治理超限超载工作以来,各级公路职工教育部门顶住压力,克服了重重阻力,特别是奋战在一线的公路路政执法人员不仅工作时间没有规律性,而且还由于超限超载车辆不配合执法检査面临危及生命的危险,超常的治超执法职业压力一方面造成路政执法人员生理、心理的不良反应,另一方面由于生理、心理的不良反应连锁影响到执法人员家庭以及执法队伍的稳定。由于治理公路超限超载不是短期。治理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这种职业压力对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思想、行为模式有着一种恒久的不良影响,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心理健康科学的研究,将公路职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常态化培训课题,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时期关心公路路政执法人员身心健康、稳定执法队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对在公路治超执法高压状态下的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思想、行为取向进行健康的引导,全面促进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身心健康,促进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的稳定与家庭和谐。


2.3公路职工教育核心价值文化培训教育


公路文化是公路职工在公路建、养、管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公路行业在长期的公路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群众意识和行为规范。公路人离不开公路,公路离不开沙石,公路人犹如铺路石一样默默奉献在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等工作中,这其中体现出的精神就是“铺路石精神”。“铺路石精神”是公路文化的核心,它是由公路部门所倡导、公路职工所认同并能理解的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公路行业及其职工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因而也是公路职工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通过加强对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核心价值文化培训教育,有利于形成公路事业主人翁责任感,有利于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爱岗敬业、廉洁奉公;通过积极培育公路路政执法核心价值文化,有利于在公路路政执法队伍中形成默默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法精神。


3公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


长期以来公路职工教育培训主要是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根据培训的需要,临时性地组织开展一些执法业务培训,由于培训涉及面广、培训可利用资源有限,很难对全体公路路政执法队伍进行全员、系统性的培训。2011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也只是每个省(区)、市的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而各地方各部门在业务培训的人才储备与培养上又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虽然也采取了一些培训措施,但是由于个体素质的差异对于业务培训的质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鉴于此,对当前公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应该着重进行以下2方面的创新。


3.1着重打造一支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团队,建立阶梯式培训模式


从近几年的公路职工教育培训,比如2011年《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宣传贯彻培训来看,在交通部门最高层面上就是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的几位教授日夜穿梭于各地开展培训,这不仅使这几位教授奔波劳累辛苦,而且也由于时间短与学员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培训参与面又不宽,因此导致培训的整体效果不是很理想。我们要从培训体系的建立上着眼全局来考虑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建立从交通运输部到各省级交通运输厅到市一级公路管理部门的培训体系。在各级培训体系中建立专职培训机构专门负责研究公路路政执法法律法规、诉讼指导、业务培训等工作。交通运输部培训机构负责对省级交通运输厅、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培训机构的培训,省级交通运输厅、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培训机构负责对各市级交通主管部门、市级公路管理机构培训机构的培训,各市级公路管理部门培训机构负责对本级全体路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这一体系的目标点是实现层层有培训专家、层层出培训效果。建立的关键点如下:一是要扎扎实实建立培训机构;二是要建立对培训机构人才的培训机制,要通过派遣从事培训工作的人员到专业大专院校进行培训学习、参观考察、专题讨论等方式提高培训机构的人才素质;三是要重视对公路职工教育工作人才的培养,建立公路职工教育工作人才库,着力解决公路行业高素质人才缺乏的局面。


3.2利用科技手段,建立公路职工教育网络培训平台


以建立各级公路职工教育培训机构为契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建公路职工教育网络培训平台,该平台以全面支撑公路职工教育为战略、以提高执法人员执法素质为目标,通过建设网络技术和管理服务平台,整合共享公路职工教育知识资源、智力资源,建立集公路路政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执法文书制作、执法交流、信息共享等培训模块,供广大的公路路政执法人员学习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快捷及时、信息全面的优势,高效率地提高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


公路职工教育培训是全面、及时提高执法队伍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与时俱进地对公路职工教育培训主体内容、培训模式进行创新并扎实推进各项培训工作,才能及时、快捷、高效地提高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展现出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的社会新形象。


作者:曾建平(广西桂中公路管理局,广西柳州54500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