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互联网+”对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设计

2016-07-19 10: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互联网产业正在飞速发展更,它已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一个经济形态。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本文从互联网+”对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设计来谈,利用互联网+”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高等教育目的。

 

  在20153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互联网+”这个概念于2012年在业界首次提出,与2007出现的互联网化概念一脉相承,强调互联网与各传统产业进行跨界深度融合。例如互联网+传统集市催生了淘宝,互联网+传统百货卖场诞生了京东,互联网+传统银行成就了支付宝。当然,这个互联网+”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堆叠或累加,它是一种与信息时代相匹配,与经济发展规律相契合的交融。

 

  目前互联网+”已经全方位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传统的产品概念、企业结构、行业传承、供应链组合等都受到了冲击,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和市场规则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互联网+”对于高职的教育的冲击

 

  近年来很火的课程平台MOOC,就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它与传统的在线课程不同,MOOC课程的授课时长为十分钟以内,讲解中穿插一些小问题,只有答对问题才能继续听课。修完课程后,会获得相应的学分,学生甚至可以获得该课程开课学校授予的学历证书,这对学生来讲,无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MOOC为在线教育创建了新规则,同时变革了原有的教学结构和模式,创新了教学方式,冲击了高等教育的百年历史,倒逼其实现转型。

 

  首先是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通道,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只要学生们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零散知识的学习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零散的知识在实践中形成一种系统的操作。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不仅失去了自我,也将失去学生。

 

  在网络面前,教师与学生身份是平等的,同是学习者,教师更多的是经验和实践,教师只要把自己真实的教学态度表现出来,才能让教育变得更加生动,也才能使自己无法被技术取代。换句话说,寓教于乐。

 

  其次互联网+”形成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不同,互联网教育重新解构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和教育体制,形成了一套新的教与学的互动模式。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情景,互联网+”为学生们提供多种学习模式:体验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及混合学习等模式。

 

  互联网教育还可以让学习者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向任何人学习。这种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与规律。这给积极性、主动性较强的学生带来了更好的学习机会。

 

  第三互联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

 

  虽然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但在实际中师生比的不协调,教育只能是以群体为中心。而互联网教育却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实现课堂翻转,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持续的学习服务,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也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了教师面向全班同学统一进度的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课程的现状。教师的作用也由教学主导变成了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服务者,只要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第四互联网+”对教师职业能力和素养的要求在提升

 

  学校课程体系正在发生转变,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高职院校,每门课程都绑定了一位授课教师,每位教师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学生们在选择课程时不仅选择了课程内容,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风格的认同。这对于教师就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学得不到学生的认可,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

 “互联网+”对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考

  二、顺应互联网+”调整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设计

 

  传统的课程教学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在课堂学习中,面对面的教学、能强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且人在学习中情绪的产生是需要有接收方的。它比人机对话,远程控制更直接。

 

  任何一种教育,都存在。面对一群桀骜不驯的高职学生,他们是想早睡、情感丰富、个性张扬,竞争意识强,对网络过度依赖。但自身文化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力弱。我们就要针对学生这些的特点,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因势利导,进行教育变革,使得教学相长。

 

  《市场营销学》课程的传统教学多以纯理论或理论+实践的模式进行,学生在接收知识时大多处在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难以激发和保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市场营销课程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对课程教学进行调整。

 

  第一、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引入新的模式

 

  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是以理论+实践。理论教学,在课堂上基本采取的是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学生是被动的学习。学生在实践环节采取的是以小组为单位进入社会,体验市场。在市场化的社会里,厂家、商家一般不愿意接纳学生短期实习,学校有没有更好的路子,就造成学生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会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最终使得市场营销课程实习流于形式。

 

  互联网+”给了我们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设计中一个新的思路,课题活跃起来,让同学们参与进来,利用90后的学生对网络的极大依赖性,采取“o2o”模式的学习。利用校园网平台,教师上传课程的教学课件、教学文案或者是课程录像,提前提供给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之后在课堂上采取案例或任务布置的方式,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解决疑问。之后通过实习在现实市场中进一步验证。

 

  第二、运用互联网+”加大实习、实训环节的动手能力的训练

 

  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企业、商家都开始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来推动企业业务及品牌的发展。线上拓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商家共同的选择。市场变大了,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兴起,打破了市场的时空限制。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引企进校,给学生搭建一个实习的平台。

 

  利用校园网,在营销课程实习、实训上培养学生们的电商、微商素质,学会网络品牌创造和发展。让学生能用互联网思维对市场、产品、客户及商业生态价值链进行全面地认识。鼓励学生开办自己的微店、淘宝店。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有一定的成就感。

 

  第三、利用营销课程“o2o”的跟踪,实现因材施教

 

  在o2o教学模式,线上教育线下教育相融合,这个过程使得学生对教师授课的依赖性会减弱,授课形式将会被部分技术取代。大量数据的获取,也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特点、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教师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准确地评价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真正的实现因材施教,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

 

  我们深知互联网+教育并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将互联网与传统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实现课程学习内容的改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改进,给枯燥的学习过程增添一些趣味。这就要求从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及创业能力上入手,调整课程设计,运用互联网+”来实现教育应该达到的目的。

 

  作者:许琼娟 田浩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1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