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方法称为很多老师研究的对象。新颖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还可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不管教师选用何种教育教学方法都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
当前很多数学教师都致力于研究教学方法,他们希望能够研究出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然而教师在使用教学方法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教学效率,还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标准中曾明确指出:教师要借助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素材来引导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素材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并不枯燥无味,还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而站在教学实践的立场上来讲,情境教学法该在何时使用呢?教师应该如何巧妙的运用情境教学法呢?
比如:当老师在讲解《勾股定理》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境: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家大全,此届大会会徽的图案犹如一个转动的风车,这预示着欢迎各国的数学家们。接着教师要告诉学生会徽的图案是我国汉代的赵爽在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赵爽弦图”加工而来的。课堂之前引入这个小故事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每一位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当讲解完这个小故事之后,教师要将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引出来。
又比如:当老师要讲解《一次函数》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这样问题情境: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15℃,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x km时,他们所处位置的气温是y℃.试用解析式表示y与x的关系。接着教师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根据题意列出关系式,此时有的学生列出这样的关系式:y=-6x+15 (x≥0);有的学生是这样的:y=15-6x。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二、合作学习与“学习共同体”
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合作学习”呢?虽然有很多数学教师也倡导合作学习,但是他们却将合作学习搞得一败涂地。究其原因在于:第一,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教师都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做其实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第二,合作学习要求数学教师依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来划分小组,真正让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不能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第三,合作学习并不代表学生自己不用思考,然而有的学生却错误的以为合作学习并不需要自己先深度思考该问题,他们首先会盲目的加入小组中表达一些不成熟的见解;第四,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其并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去发现学生的问题,这容易导致学生的合作学习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鉴于此,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有主动接受知识的意识,积极鼓励每一位学生认真思考问题。
其次,教师要将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分开,让优等生来带动中等生、后进生,慢慢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还是以《一次函数》为例子,在学生学习完正比例函数之后,为了能够让学生将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区分开来,那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内的成员共同讨论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这两者的区别。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安排一下几个任务:分别画出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根据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来分析这两者的性质。小组合作学习法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记忆,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了消化了这些知识。
三、学生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主探究不等同于自由探究,并不是学生随意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要遵循科学性,不遵循科学性的探究是毫无意义的。
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思考,教师往往就要讲解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久而久之这种教学方法会大大降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阶段,数学教师往往会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思考时间,让每一位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将该问题解决掉。即使学生无法将此问题独自解决掉,但是在老师讲解该问题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
比如:当老师要讲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按照教材中所提出的问题来探讨这两者的关系,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真正了解到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会用到数学知识,由此可见数学这门学科还是有一定的实用性的。
四、动手实践与活动的“内化”
数学这门学科中也有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概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进行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在讲解“必然性”、“可能性”这两个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一个小组玩这样一个游戏: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口袋,其中该口袋中装有很多蓝色球和红色球,每个小组的每位学生依次摸球,并且将每个人所摸出球的颜色记录下来,然后计算出有多少次摸出了蓝色球?有多少次摸出了红色球。教师组织学生做这个游戏的目的在于希望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感受到可能性的大与小。
接着在动手实践活动完成之后,教师要让同学们根据给一个小组所得出的数据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哪种情况下,学生摸到蓝色球的概念较大?哪种情况下,学生摸到红色球的概率较大?此时学生会通过分析刚刚得到的数据得出以下的结论:口袋中蓝色球的数量越多,那么学生摸到蓝色球的概率就越大;相反口袋中红色球的数量越多,那么学生摸到红色球的概率就越大。
五、总结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日益涌现出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巧妙运用教学方法,尽可能减少因教学方法运用不得当而带来一系列问题。在教学中,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数学课堂的效率。
作者:丁延涛 来源: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