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当前移动学习平台的一款热门应用,在远程教育教学领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是当前在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设计方面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SECI模型是揭示知识转化和创造的内涵和本质的重要理论模型,运用相关理论到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设计方面来说,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资源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知识性”、“情境性”、“人性化”和“交互性”设计。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移动学习资源逐步受到了教育学界的追捧,特别是由于其契合成人学习者碎片化的学习模式,泛在性的学习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成人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的重要媒介。学习资源作为移动学习的支撑,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移动学习效果,我们在设计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融入学习资源的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同时,与其他移动学习媒介,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资源也要体现出自身的特点。SECI模型常常用以描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过程,[1]它是知识管理领域的重要模型,强调“知识场”对于知识转化的重要性。本文将结合SECI模型及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移动学习自身的特点,进一步探讨在SECI模型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设计特点。
二、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是微信应用的重要模块之一,自2012年8月推出以来,主要为名人、政府、媒体和草根一族等扩大影响力而开展自媒体服务。[2]作为社会媒体来说,微信公众平台设计的初衷并没有是专门针对教育行业的;加之采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学习信息的机构或个人,由于缺乏具体的教学经验,于是出现了当前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设计方面普遍问题:知识点呈现形式单一,知识点之间没有很强的逻辑关系,看不出教学设计的元素。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资源设计方面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课程资源重复建设
部分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资源直接照搬照抄教材,或者是将远程教育平台的电子化资料简单解构,切割划分为零碎的知识点,这与移动学习的目的和设计初衷相违背,沦为教育平台和教材的手机版。整体来说,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资源还是存在不系统和资源匮乏的状况。
(二)课程资源表现形式单一
限于资源设计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大部分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资源多以文字、图片形式为主,且在知识点的呈现形式上,多以文章形式出现,较少出现音频、视频等因素,较为单一的素材形式难以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降低了移动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资源交互性不强
当前公众平台的学习资源多为静态或者伪动态的形式,仅仅支持简单的学习交互,例如统一显示题目和答案的测试题。这样缺乏交互性的学习资源一方面完全埋没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移动学习的优势,大大影响了资源的使用效果。
三、SECI模型
SECI模型将知识换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描述二者之间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视未经系统化、科学化处理过的经验类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前者是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而后者是难以规范的,带有浓烈的个人色彩。要想完整的将隐性知识从头脑中提取有难度,但许多隐含的知识还是可以通过文档、知识库、报告等方式进行传承。[3]
SECI模型是知识管理领域的重要模型,认为知识转化有四个阶段:知识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知识的外化(Externalization)、知识的联结化(Combination)和知识的内化(Internalization)。具体来说,知识的社会化是指通过分享经验,创造共有的心智和技能等隐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外化是指通过比喻、类比等方式将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的联结化是将已有的显性知识通过文件、会议、数据库等媒介整合在一起,从而组成更为系统的显性知识体系;知识的内化是指显性知识转变为隐性知识的过程,是演变成个人或团体能力的过程。
知识转化的这四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是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共同趋于知识转化效果的最优化。在知识的转过过程中,新知识随即产生,例如共感知识可以在知识的社会化过程中产生,概念知识可以由知识的外化过程产出,系统知识可由知识的联结化过程产生,操作性知识则由知识的内化过程生成。[4]
“场”是SECI模型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用来描述知识创造和构建所需要的共享域。SECI模型知识转化的四个过程需要不同的“知识场”:知识的社会化是“原生场”(originating ba)进行的,这是创造知识的起点,个人之间由于相互的信任得以排除自我与他人之间的障碍;知识的外化是在“互动场”(interacting ba)进行的,“互动场”主要是通过组建一些小组,邀请有特殊知识和能力的人参与进来,使大家以开放的态度将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知识的联结化是在知识的“虚拟场”(cyber ba)进行的,“虚拟场”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在虚拟世界中可以促进显性知识的联接与系统化,从而产生新的显性知识,是知识的“组合”阶段;知识的内化是在知识的“练习场”进行的,它代表的是知识的“内化”阶段,能够促使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
四、SECI模型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设计
(一)SECI模型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知识性”设计
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设计应该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在SECI模型下,学习是一个螺旋过程,是知识构建和创新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对于知识的产生、管理和共享。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模式是一种非正式的移动学习模式,在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上无限制,可以做到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这与远程教学学习者的泛在性的学习特点非常契合。
因此我们在设计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时候,要考虑到其微型化、非正式、碎片化的学习特点,同时还要考虑到对其他学习资源的调用,比如远程教学平台软件、360云盘等软件进行共享整合,为学习者提供多方面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由此提高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可共享性、可应用性。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教育媒体逐步在教育界的应用推广,相关的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设计的整合研究也相应在增加。
(二)SECI模型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情境化”设计
SECI模型视角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情境化”设计,应该要考虑到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情景化设计和微信公众平台学习情境的微型化设计。从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情境化”功能设计方面来说,我们认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学习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情境性,这就需要我们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设立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情景。
学习资源的设计者要通过创建和提供交流的情景,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媒体,更适合于设计和提供相应的学习知识的“知识场”。就面向“微信公众平台学习情境”进行“微型化”的设计而言,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往往是在零散的时间中进行的,碎片化特点比较强。
此外,大部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往往是移动终端,限制于显示屏幕的大小,学习资源的设计特点应该体现出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资源“微型化”的情境。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微型化”的设计有利于学习者可以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并进行组织和整合被选择的信息。
(三)SECI模型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人性化”设计
SECI模型视角下知识的转化是藉由个体、小组或者组织的主动投入和知识性实践基础,因此,SECI模型视角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人性化”设计,主要就是要满足学习者个体的个性化需求。
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人性化”设计可以分为表达方式、资源呈现方式和学习资源利用方式三个方面的“人性化”。从表达方式上来说,微信公众平台有着区别于正式的移动教育平台的优势,资源内容上来说不适合大段正式的语言,应该偏重于趣味性较强、非正式的方式的文本语言来表述学习内容,更能提高学习效果。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当前应用面较广的一款社会媒体,依托微信应用已经积累了相当大的用户基础,在学习资源的设计方面要注意资源内容的情感化特征,例如与文本搭配恰到好处的色彩、画面、声音等其他形式的资源,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从资源呈现方式来说,当前的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资源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工具,一般即为移动手机。根据移动手机锁具有的显示屏幕小、计算能力低、文本输入复杂、图形界面受到限制等问题,我们在设计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时候,学习资源本身的图片、文本尺寸不宜过大,表现方式不能太复杂。在微信公众平台的界面同时出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内容时,要注意做到资源的整体布局要突出主题、要注意相关内容呈现的时机和要注意资源呈现的速度。
[5]从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利用方式来说,要能够让学习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方便的对学习资源进行查找、浏览、复制等操作,对于学习资源的分享和再加工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广。此外,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要注意完善相关的链接和说明,为学习者提供自主管理的功能。
(四)SECI模型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交互性”设计
SECI模型的核心是知识的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和内化,这几个过程的本质都在于各种类型的交互,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知识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交互。从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资源设计来说,重视学习资源的“交互性”设计将有利于学习知识的转化。
其中,SECI模型视角下的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交互性”设计主要体现在学习资源本身的设计、社会性交互和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自身的交互优势三方面。从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本身的交互性设计来说,我们要注意给学习者提供多种方式的资源获取方式,比如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交互方面,我们可以选择手动按键输入查询信息,或者是语音输入等方式;此外,还要注意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学习界面的友好性,即每个微信公众平台每个学习资源都应该被分类;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本身应该可以及时的动态更新。
从依托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的移动学习的社会性交互来说,我们往往通过声音、指示、邮件、图标、视频等多种方式和学习过程参与者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比如,我们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资源中添加标签,指明学习资源的来源,以促进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统计这些资源的使用情况,以方便学习资源的使用者与开发者之间的交互。此外,从微信公众平台自身媒体的优势来说,是一种跨多种设备的适用性极强的社会媒体,借助微信这一当前热门的应用已得到广泛学习者的接受。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SECI模型视角下,要注意搭建微信公众平台的多种渠道的传播,要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传播网。
五、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借助微信公众平的台进行的移动学习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青睐,然而当前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设计也存在着资源重复建设、表现形式单一、缺乏教学设计的支持和学习资源的交互性不强的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引入SECI模型这一知识管理理论的相关知识,在SECI模型视角下来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设计的特点,提高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有效性是本文的重心。依据此要求,本文认为在SECI模型视角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设计要注意“知识性”、“情境性”、“人性化”和“交互性”设计,期望为今后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张秋东 来源:亚太教育 2016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