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论高校《概论》课教师素质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2016-07-04 14: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国家的前途,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社会责任感淡漠和缺失的现状。

 

  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途径有多方面,教师的素质是关键,本文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等多方阐述了教师素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和作用。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而社会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并且当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从高校的实际来看,大学生的责任感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在:一些大学生思想单纯,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真心充满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怀,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具有较高的责任感。

 

  消极的一面表现在:自我价值意识强烈,社会责任意识淡漠。凡事从出发,以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个人与集体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人;当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社会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主,缺失民族家国情怀,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无论从学习方面还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倾向。

 

  二、教师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虽然目前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有很多不尽人意,但大部分学生对老师还是充满了信任和期待。渴望知识和真理,面对复杂的国家国内矛盾和问题,渴望老师拨云见雾,指明方向。教师的社会责任感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中央十六号文件明确指出,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自身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尽职尽责地做好教育教学的每一项工作,以丰富的学识和人格力量影响教育学生,自觉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各个教学环节,引导青年学生始终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的发展连在一起,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家的发展,关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应以深厚的道德底蕴、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感召学生,润物细无声,无形之中对学生的社会责任形成起到影响作用。

 

  三、教师自我素质是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关键

 

  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途径和方法也有很多种,但笔者认为,最关键的还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提升。教师的以下素质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社会阅历、客观理性分析问题的态度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坚定的理想信念。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媒体传播手段层出不穷,意识形态斗争日趋白热化,各种思潮在其中交流、交融、交锋。西方社会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各种新媒体,正在同我们进行一场人心争夺战,其重点对象是知识界和年轻人。采用的主要手段有:公开地反对马克思主义、直接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诋毁和污蔑;明目张胆地对我们的党和政府进行攻击,赤裸裸地对中国的发展成就进行污名化和妖魔化;大肆兜售西方的普世民主普世价值等观念,这些宣传和报道不断剥离和解构着我国民众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神圣感和崇高感,使党和政府的形象受到极大的影响。

 

  [2]2014,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中,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这是对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提出的要求。但笔者认为严于修身应该适用于每一个共产党员,高校理论课教师是党的理论政策的宣讲人,在政治上必须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所以,严于修身更是高校理论课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严以修身就是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面对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形势,高校思政老师自身要加强党性修养,对马克思主义要真学、真信、真用,要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同时要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进行反驳。本着对党、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之心,积极的关注当今各种事态的发展,及时给学生分析和引导。

 

  其次,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阅历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基础。

 

  社会发展很快,新事物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追踪当代科学与学术的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储备,并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促进知识与道德素质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到社会生产生活第一线去锻炼学习,高校理论课知识体系庞大,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军事、外交、国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对于思政老师来说是相当大的挑战。思政课的老师除了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还要了解当代中国国情,更要了解党和政府所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能够及时准确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社会问题,学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对思政老师的培训,要拓展各种途径使教师深入了解和研究国情、省情、社情、党情,要成为中国通”[3]。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师至少要有对省情、市情研究的基本能力。因为一个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科学视野的老师是不可能有道德的影响力的,仅仅依靠说教的道德教育必定是苍白的。所以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阅历是影响对学生责任感形成的重要条件。

 论高校《概论》课教师素质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第三,理性客观分析问题的态度是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熏陶的决定因素。

 

  辽宁日报的一篇文章《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对于此文的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社会是不完美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克服很多困难,不顺心、不如意在所难免。人,要以建设性的姿态去生活、去工作,要有去改变、去改革的激情和热情。

 

  [4]不抱怨、不发牢骚,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文化精神。我们要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事情,也要有韧性去适应暂时不能改变的事情,并有智慧地区分两者的不同。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有清晰的来路。历史的发展是延续的,每一个时期都不是孤立的片段。当今的中国,其政治形态、社会结构、观念习性,都受到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必然烙下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评说中国,不能只看地理的横坐标,更要看历史的纵坐标。中国所走的路,由来长矣,可能与别人平行,也可能与别人交叉,但绝不会重合。对此国家领导人都曾经有过鲜明的论述。

 

  习近平在《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中讲到: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江泽民同志早年也曾讲过,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6]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有整体的模样。中国社会存在诸多问题,客观真实,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问题导向、问题意识是值得提倡的,这是解决问题的始点。除了问题,中国也有成功的案例,也有需要总结的做法和经验。问诊中国,需要给出全面准确的报告单。思政课的老师的历史使命,正是要研究和探索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方法路径,要构建符合世界先进潮流的文化体系,要通过知识的传承去承载中华民族的未来。要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品德、人格等去引导学生,传递正能量。

 

  如果一味的去抱怨,发牢骚,把整个社会描绘成灰暗的、消极的,而不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一味夸大负面现象的教学行为,是不负责任的体现,客气点说是误国误民,不客气讲是祸国殃民。学生必然对社会失去信心,逐渐形成唯利是图、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错误的价值观,何谈社会责任感!

 

  最后,教师要加强对现代新兴事物的学习能力。

 

  面对信息技术革命下各种新兴的新生事物,如网购、QQ、微信、陌陌、滴滴、快滴,优步等等,思政老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仅要懂,还要会用,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增加有力的助推剂!

 

  总之,对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群体而言,应珍惜讲台,负责任地传授知识,传播富民强国的知识,无论教学还是科研,都要把握与中国兴盛同行的政治方向和学术道路,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从历史和现实给学生分析透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特定的历史文化根源,要基于中国国情、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创新,在自觉自信中传道授业解惑。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增添润滑剂。引导大学生自觉承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作者:王凤杰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1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