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能力

2016-06-30 09: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综合能力的培养。

 

所谓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形成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它强调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更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本文给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有效利用课堂提高能力

 

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课堂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老师在讲解物理概念时,一定要重视得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过程。要通过对实例、演示或实验的分析,或者理论的推导引出新的概念、定理和结论,使学生清楚地了解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老师要注意通过对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讲解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要逐步积累、扩展和加深,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要逐步提高,不能要求过急过高。否则就可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课堂上,不应该用讲解大量例题,来代替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述。学习物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解题,决不能把老师讲例题,学生做习题作为课堂物理教学的核心或重点。

 

当然,讲解适当数量的例题是必要的,但不是愈多愈好。同样在学生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等基本内容已有充分复习、理解的基础上,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必须的,但也不是愈多愈好。学生做习题的目的,一是检查自己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否真的理解了,是否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运用它们。

 

二是通过做习题,锻炼并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等。所以学生每做完一道习题,都应总结一下,看看通过做这道习题,自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有那些新的体会。检查自己是否能独立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习题中所给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产生的原因和有关的条件等等是否能独立地弄明白,能否独立地进行逻辑推理。

 

所以每做一道习题,都要力求在能力上有所提高。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如果对学生的要求太高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样不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反而会削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能力

目前在中学中普遍存在着所谓题海战术,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尽量多熟悉一些题型和解法,以便日后在参加高考时能适应高考,取得好成绩。但是,就是从提高学生高考成绩来说,题海战术的收效甚微,而弊端甚多,它不仅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考越来越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命题所涉及的知识面也在扩大。

 

  二、利用实验教学培养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在教学中广泛开展实验教学,既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又是拓宽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做为一名物理教师,就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和具体情况,大胆进行实验改革,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为教学服务。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同时达到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要大胆进行探究性实验,让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总结规律,上升理论并加以应用,从而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综合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作实验时,教师不妨打破教材中实验内容的章节,重新分组,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套用一种方法和方式,从而促使他们灵活地运用各种仪器、各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在归类分组实验中,还可以及时补充对比性或综合性强的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应该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三、构建知识体系转化能力

 

事物是普遍联系着的,而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态和规律。因此,物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最为明显和清晰,能形成非常严密的结构体系。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生认知结构体系建立的好坏。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觉得都听懂了,但就是不会应用,更不会解综合性的问题。原因就在于他的知识是无序的,知识点彼此孤立,形不成结构。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去构建知识的结构体系。知识点要形成线,线要形成面,面要形成网。这种有层次的网络化了的结构体系,能发挥巨大的功能,有助于认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深刻本质,有助于进一步产生丰富的联想,形成综合能力。我们可以以单元、专题等来构建知识体系。

 

总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按照物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渠道进行。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关键是要抓住让学生形成清晰而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教给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训练学生的物理技能这三个方面。抓这三个方面的实质是增强学生认识活动的有序性,而有序是能力中的核心因素。在有序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在应用中实现变通和迁移,变通和迁移也是能力中的重要因素。

 

  作者:孟福平 来源:学习报·教育研究 20162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