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以考试改革为先导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016-06-28 09: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取得实效的关键点是找到抓手与突破口。考试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测定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主要手段,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因此,以考试改革为切入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和途径,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突破点所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形成优秀道德品质,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就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05课程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门数、设置、学分、学时、教师等有新的规定和调整,并要求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增强教育教学实效性。

 

201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再次强调要全面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当前,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大环境复杂多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巨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性,就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以考试改革为切入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面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取得实效的关键点是找到抓手与突破口。考试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测定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主要手段,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即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式的创新,提升课程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又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因此,以考试改革为切入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和途径,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突破点所在。

 

  ()通过考试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考促学

 

  以往的课程考试在每个学期末进行,大多偏重于闭卷笔答,考试内容大都侧重理论知识,学生成绩的优劣判定主要依据于期末考试成绩。但是,受试卷容量、考试时间的限制,这种考试并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而不注重学以致用、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考试改革,充分发挥考试机制的正面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杜绝平时不积极,考前猛突击的现象,让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考试改革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以考促改

 

  由于考试方式的变化,考试评价的重点不再只是一张卷子,而是侧重评价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授课的方式与授课内容、学生学习的形式与重点随之也都会进行相应的变革,从而达到通过考试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教学不再是念课本满堂灌,教师可以结合科学多样的考试方式,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监督和评价学生的课下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课下读书、撰写论文、创造作品、实物操作、现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等,达到自身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通过考试改革巩固学校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考促建

 以考试改革为先导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一个高校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什么样的考试机制,相应的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就会形成一定模式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广大师生考试观念的更新,教育教学行为模式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学校的教风和学风,进而形成一定的校风。考试改革引发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模式的变革、对学生学习发展的关注与引导、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客观评价以及对自身教学的反思钻研等,这些都会促进教师形成严谨、善导、爱生、奉献的教风,同时考试改革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关注、指导和高要求也必然会进一步巩固和促进学校的优良学风建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考试改革的注意事项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教师处于考试改革的主导地位,是考试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对考试改革的认识水平、责任心直接关系到考试改革能否顺利实施。高校现行的考试制度所体现出的诸多弊端实际上是传统教育思想局限性在教学中的反映,因此要顺利开展考试改革,教师必须率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否则考试改革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要结合实际,注重效能,切忌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无论采用哪种类型的考试方式,目的都是督促和检验学生的学习,反映、调整教师的教学活动,考试只是一种检测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切忌为了考试而考试。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性质,科学的选择考试方法,认真组织每一次考试。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考试,都要精心设计,认真实施,及时总结,有效改善,考试改革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应有的效果。

 

  ()要形成多元的考核评价主体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践行能力,单由任课教师来承担是不够的,也是不科学的。因此,必须形成包括任课教师、学校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学生所在院系、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等)和学生在内的多元考核评价主体。在考核评价过程中,任课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设计考试方案、明确考核任务、安排考核程序、统计考核评价结果以及结果反馈等,学校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和学生参与考试方案的具体实施、考核评价等。尤其要强调的是,大学生在考核评价机制中所应具有的双重地位,他们不但是考核评价的客体,同时还应承担起对其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及实践活动进行评价的责任。让大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中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助于提升学生自身素养巩固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

 

  ()考试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

 

  考试改革涉及的层面之深、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需要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以及全体教职员工从上到下的全面配合,还需要在实施细节、经验交流、总结整改等多个层面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因此,考试改革要注意科学性和整体性,逐步实施,切忌一蹴而就。

 

  总体而言,各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上已经做出了很多成绩,我们要将这些成绩化为动力,继续努力探索符合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规律的新的考试体系,全方位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机制改革,并以此作为继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整体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作者:郭霞 李琳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2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