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5-12-13 11: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等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小组或团队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最终目的,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整个学习过程都是通过学生互相阐述自己的观点、互相鼓励、互相理解、耐心聆听、积极探讨来完成任务的。因此成功的合作不但能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尊重他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基于我对这种理论的认真学习,观摩,我深切领会到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开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态度,进行了一些尝试,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始料不及的困难,但我没有轻易放弃,而是通过不断总结,不断修正,不断坚持,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同行的认可,学生的欢迎。下面就我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的一些做法和心得体会与各位同行交流一下,以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要开展合作学习就要先分组,我选择了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干部担任小组长,先对各位小组长进行了培训,共同学习了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使各位小组长对合作学习的理念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然后由小组长在全班范围内挑选自己的小组成员,规定了挑选原则和人数,但在实际操作中,小组长难以把握好“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小组长为了争取本组的好成绩,不愿意吸收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加入自己的团队,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了各位小组长争夺的对象,甚至要通过“走关系”拉拢优秀学生,有些个性孤僻,人际关系不太好的学生受到冷遇,主要原因是因为“异质”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好标准化,择优选拨出来的小组长,毕竟不是老师,执行力、权威性还比较欠缺,由小组长自己挑选组员的尝试,结果还滋生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影响了同学间的关系。最后由我根据学生的总体情况,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在学业成绩、能力水平(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学生性别、家庭背景等方面体现出差异性,实行互补性组合。确定了各个小组成员。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人,独特就意味着差异,正因为有差异,学生就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必要。研究表明:在学生差别很大的学习小组内,学生能更深入的思考,能激发出更多不同层次的观点,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发出创作的灵感,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小组成立之后,下面是如何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学习任务下达后,大部分小组讨论积极,小组成员争相发言,但也看到,有些同学心不在焉,说说笑笑,态度不严肃,象开茶话会,有的同学滔滔不绝,全组光听他一个人在说,其他同学都在当听众,当让小组代表陈述本组观点时,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深度不够,人云亦云,实际效果没有想象的好,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改进的是:
  (一)教师应当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理解问题,消化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光靠课堂上的几分钟迅速解决问题,很多同学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要提前几天将问题下发给学生,让大家有充足的时间考虑问题,这就避免了学生对问题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的问题。
  (二)问题应当对学生具有挑战性,是个体不能独立完成,必须依靠团队协作才能解决的任务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和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一个高质量的问题应当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一个能使学生通过合作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突破的问题。这就避免了有个别同学完成工作任务很轻松,剩下时间无所事事。
  (三)合作学习开展之前,虽然对小组长进行了培训,但这远远不够,教师要化一定的时间对全班同学进行合作学习的培训,要让每个同学都知道合作学习对自己带来的好处,让全班同学从思想上接受这种学习方式,学会懂得尊重别人,学会倾听,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要让同学们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意义不只是学习本身,它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我的体会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一定要向学生讲深,讲透,宁可多花点时间。只有学生思想上认识到位,合作学习才能顺利开展下去。
  (四)课桌椅的摆放也要有所考虑,要在有活动桌椅的课室安排合作学习的课程,科学地摆放桌椅,以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如马蹄型、梅花型、半圆型等。大家围座在一起,更有利于相互交流,有的小组,还给桌子辅上桌布,装饰一番,给自己的小组起了一个响亮,独特的名字来吸引大家的眼球。创造出一种团结,向上的氛围。
  (五)有个别小组长把握全局的能力不强,或本小组成员里有特别“活跃”,“调皮”的学生,交流内容会经常“跑题”,这时老师发现后要及时介入,引导学生进入“正轨”,在合作的过程中,随时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需要教师及时发现、指出并解决,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使合作不断深入。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参与,约翰逊等人认为,教师“不能只是把学生们放到一起,然后告诉他们要合作。”应当“在适当的人际交往及小组技能方面指导学生。”要注意观察,在每个小组旁边站一会,听一听学生在讨论什么,尽量不要打搅学生,但发现不良苗头时应及时制止,并给予正确引导。
  (六)合作学习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方式,课程开始阶段,不易开展合作学习,到了学期中段,学生具备了一些这门课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做为一种工具,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才易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不是对其它学习方式的彻底否定,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偏爱的学习方式,因此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谋求的是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平衡,实现最佳的策略匹配,以使每一类学生均有机会按自己偏爱的学习方式接受教学的影响,避免过度实施一种策略而忽视其他学生的需要。我的体会是合作学 习这种学习方式所占课时数不应超过总课时数的50%。
  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动机的激发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会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它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还因为它便于信息的多向传递而推动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现在大学生都是90后,部分独生子女在“4-2-1”家庭的教养模式下,逐渐形成娇纵、任性、自我等不良心理品质,在学校中不能和老师、同学很好的沟通交流。这样必定不利于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不利于健康的身心发展。合作学习能很好地弥补这些不足:一方面,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合作学习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这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意识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概括成一句话,学会合作学习的学生是会学习的学生,学会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老师是高明的老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