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培养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的策略分析

2015-12-13 11: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解应用题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无穷的智慧,思维能力异常活跃,解题方法便由然而生。应用题光从文字数字理解起来都比较抽象,只凭口头讲解很难解释清楚,而如果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思维情景,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发学生的探究情感,培养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应用题的素材是学生自己熟悉的,或是自己感受过的、理解的,与他们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这种呈现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呈现方式也要打破以往纯文字的形式,采用图文并茂,这不仅有助于摆脱纯文字的枯燥说教,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如“用一张长3.14米,宽1.57米长方形铁皮做一个最大的圆柱体粮囤(不需加底面,接头处勿略不计),做成后这个粮囤的容积是多少”这一题。让学生先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去围一围,怎样做圆柱的体积最大,使学生有了解题思维情景,解法自然产生。
  二、多面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1.亲身体验,理解题意。
  小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和用语理解起来感觉很抽象,容易挫伤对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信心,失去应用题学习的兴趣,这时就要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亲身体验这些“术语”,如在相遇问题应用题中,可让学生亲身体验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相遇,相遇时间等等。
  2.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小学六年级应用题,将一个底面半径为2米的圆柱体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圆住体,表面积增加了多少?这道题对于一些空间观念差的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我充分利用了课件,形象的将圆柱体切开,让学生看到了,增加的两个面是和底面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求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就是求两个底面积的和。
  三、学练结合,加强应用题结构训练
  1.补充训练。让学生补充应用题的问题或一个条件,学生通过对问题和条件的分析,了解条件和问题间的联系,从而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类问题的解法,学习起来也就轻松自如。
  2.自己补充信息。这样的练具有开阔性,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小学六年级应用题,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1分米,高是2分米,根据信息自己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如果学生对圆柱的相关知识掌握得很好,便能提出很多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圆柱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同时也锻练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编题 这种练习对训练学生应用题的掌握及分析有很大帮助,如小学六年级应用题,(1)选用其中的3个数据作已知条件,编成一道成正比例关系的应用题,4天、200千克、10天、500千克。(2)选用其中的3个数据作已知条件,编成一道成反比例关系的应用题。每小时打9000字、6小时、每小时打3600字、15小时。这样的练习需要学生对正、反比例的异同有较好的掌握,而且对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及如何分析正、反比例应用题能很好的理解,对于这样练习就能自如的解答。
  四、自发探索,培养应用题思维的逻辑性
  要使学生灵活地掌握解题的思路,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准确地找出“中间问题”。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要以法引路,学生贵在得法。
  1.精心设计例题,以旧引新,使学生自己探索解题方法
  如教《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可以从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出发,先出示较简单的分数应用题复习铺垫:一对比两道题的异同点,找出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总结出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这样,把学生推到探索新知识的第一线上,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地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能够积极地被同化,因而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2.运用方程法锻练学生推理能力
  用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就是找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如何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有360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4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若用算术方法解,就得找单位“1”看,把杏树的棵树看做1,桃树是4,一共是5,再用360除以5求出杏树。若用方程做,抓住等量关系,设杏树为X,桃树为4X,等量关系就是题中的第一个已知条件,对比这两种方法,明显看到,方程解易于算术解,对于提高“学困生”的解题能力,有很大的促进。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扩展学生的数学眼界,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算法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路探求不同的解题方法,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在多种解法中选择思路敏捷、计算简便的方法解题。
  通过这样的教学,形成了各种层次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开发智慧的潜能,同时也尝到了自身成功的喜悦,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学习。
  小学阶段应用题占了很大的比重,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了初步的锻炼,对今后学习数学提供了一定的思维保障。很多老师对此都很重视,也有很多老师总觉得教不得法,以上只是我进行了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后的一些想法,希望能给同行一起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明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之我见.青海教育,2002 第10期
  [2]刘晶萍.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思考.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第3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