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化学论文

毕业论文阶段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

2016-04-08 15: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毕业论文(设计)是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最后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讲,毕业论文工作也是对学生四年来培养质量地综合评价[1]。如何提高学生地综合素质,培养其严谨、勤奋、求实的科学及人生态度,是摆在广大指导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尤其受社会不良风气地影响,很多学生在最后阶段往往不能踏实地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想当然认为只要经历了这个阶段就算完成了任务,就可以顺利毕业。这就需要指导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因此,指导教师需要针对毕业论文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地监控与指导,使学生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创新问题的能力。结合自身实践,笔者将毕业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笔者的看法。

  

  1.选题阶段

  

  鉴于目前毕业学生较多,当其被分配到教师课题组后,指导教师要根据其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然后按专业和学生进行交流,在深入了解各个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后,公布毕业论文题目。由于学生的知识体系还不够完善,还不能完全理解论文题目的内涵,教师要对论文的目的、任务、内容、拟发学习的动力,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文献调研完成后,要让学生对文献进行总结,撰写一篇简单的调研综述,培养其总结和写作能力。同时,让其讲解调研的情况,提高其口头表达的能力,更加深入的了解课题研究现状,明确自己所作题目新颖性究竟在何处,为课题方案的设计做准备。


  2.文献调研阶段

  

  该阶段是学生了解所选研究内容背景的重要过程,因此教师要首先考察学生对文献检索方法的掌握情况,提出调研的要求,必要时还要教给他们一些简便快捷的方法。例如,Co3O4纳米棒电极的合成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需要学生了解目前一维纳米材料常用的合成方法,Co3O4纳米棒的合成方法,锂电池中常用的电极材料;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了解国内外哪些著名课题组在该领域影响较大,取得的成果最多。待他们了解后,还可以为其讲一些相关科学家奋斗拼搏的故事,激发学习的动力,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文献调研完成后,要让学生对文献进行总结,撰写一篇简单的调研综述,培养其总结和写作能力。同时,让其讲解调研的情况,提高其口头表达的能力,更加深入的了解课题研究现状,明确自己所作题目新颖性究竟在何处,为课题方案的设计做准备。


  3.方案设计阶段

  

  文献调研完毕后,结合本实验室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对于Co3O4纳米棒的合成,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但需要结合自身情况,选取一种绿色、经济、安全的路线。样品制备后,采取哪些手段进行表征,之后如何测试性能,教师要加以切实的指导,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实验思路。在设计过程中,还要注意渗透节约、环保的意识。

  

  4.实验阶段

  

  实验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全面监控指导。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要向学生强调安全问题,必要时要进行适当的培训。如涉及到课题所用到的药品、试剂等,要向他们讲清楚如何规范使用化学试剂,如何査找相关的安全使用数据等。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要让他们和研究生一起参加组会讨论、汇报,引导培养起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在严谨科学态度的前提下,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发表意见,鼓励逆向思维,多向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一篇优秀毕业论文的完成,需要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因此,在加强科学素质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着重培养其自信、自立、自强的品德和对专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榜样,实验工作中,要严格遵循科学规律,如实记录数据,树立严谨求实的学风。教育学生讲究诚信、团结同学等,培养其团队精神。每一个研究项目的完成,都需要大家的通力协作,如有些同学可以负责产品的合成,而有些同学可以负责产品的性能实验等。如何与老师们、同学们协调配合,如何与协作单位协调配合,去完成最终的共同目标,这就是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的指导中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敢于承担责任,还要学会谦虚、宽容,从大局出发,团结互助,增强集体荣誉感,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去取得成果,经历完整的研究过程。通过毕业论文环节,增强同学们团结互助的精神,分享团队协作的成果,为走向社会更好地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blob.png

  5.论文撰写阶段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对前期工作的整体总结与升华。这时,要让学生讲解撰写思路,列出提纲。指导教师更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并给予必要的指导。毕业论文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3]:

  

  (1) 序论。主要包括:本课题的地研究目的,研究背景与现状,存在的问题,这是序论的核心部分。②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手段。

  

  (2) 主体。这是展开论题,表达作者本人研究成果的部分。可采取递进式结构,就材料化学专业毕业论文来说,可按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性能测试等方面展开论述。在该部分中,要强调论文取得了那些创新性成果。

  

  (3) 结论。毕业论文的结论应包括以下内容:论证得到的结果。这一部分要对本论文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引出基本论点。这部分要写得具体,明确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结论必须是序论中提出的、论文中论证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果。要首尾贯一,成为一个严谨的、完善的逻辑构成。对论文研究的展望。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作为学生,对某项课题的研究所能取得的成果也只能达到一定程度,而不可能是顶点。所以,在结论中还要提出本课题研究工作中的遗留问题,或者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及可能解决的途径等。

  

  总之,一篇论文的创新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即:选题新、方法新、材料新。理论和实践从无到有,从旧到新,从次到优等过程皆可视为创新,其中所得则为新。具体地说:

  

  论文立意应具有独创性。在引言部分,文章应该交待本文的价值与贡献。在一般情况下,应该通过文献总结陈述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论文论述要具有深刻性与生动性。深刻的理论分析与权威的引证相辅相成,理论分析要深刻,要有权威的依据。生动性则要求具有新鲜感,需要选取特别能打动人的例证、典型的事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论文论证应具有透彻性。所谓透彻,就是考虑周全,就是无懈可击。这跟逻辑思维的能力有关系,也跟知识面有关系。逻辑上要讲得通顺,不能有常识性的错误或漏洞,要经得起推敲。要穷尽一个话题或论题。要注重修改。修改和撰写初稿一样艰苦,同样要花费很多的工夫。一般包括文字和文章观点论述方面的调整。文字一定要把好关,观点应该经得起推敲,有较强的说服力。

  

  因此,导师要及时在各个阶段对学生提出要求,加强监控指导;使其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强化师生交流研讨。为此,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时,会将所有参加课题的教师、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定期召集起来,建立导师与学生讨论的定期的组会制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进行科研活动时,有较强的责任感,不会因为和研究生一起讨论问题而有心理压力,故更容易做出成果来。笔者巳经有在本科毕业论文期间就发表SCI论文的例子,该同学巳被保送到著名高校攻读研究生。

  

  6.结论

  

  毕业论文工作需要学校的组织领导,教学单位的实施管理,实验条件的提供和完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但是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对毕业论文的效果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指导教师要率先垂范,严格要求,因材施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达到对学生素质训练和能力培养的目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将大大有助于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际工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