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的要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与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关的理论主要涉及两对概念,即“过程”与“结果”、“情境”与“形式”。从探究性事实的角度来说,“过程”是指学生为探索和发展知识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进行的。“结果”则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如语言描述、行为表现、情感体验等。“情境”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多种具体问题形式”则是指学生对获得学习结果的形式化描述。因此,我觉得探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习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这也是新形势下对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二、以课外学习巩固构建的高效高中语文课堂
只靠课堂中的教学来对高中语文的学习还是不足的,需要课外时间来加以学习。课外学习可以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课外学习主要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后延伸学习。课前预习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外延伸学习是巩固课堂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延伸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课前预习也有很多方式,方式可以采用通读全文、设置疑问、收集疑难等。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程心中有数,在教师授课过程中能迅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点。课后延伸学习可以采用复习课程、阅读相关文章、课外练笔等方式。通过延伸学习,学生对学过的课程加深了理解,充分消化了所学知识。坚持课外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阔视野,以此来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改革课堂模式,优化教学环节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环节的构建、情景模式的设置,对学生学习的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应给以重视。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教学关系,将“教”与“学”进行有机结合,教师在课堂中起到组织和指导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地参与讨论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而后,我们要优化教学目标,分年级、分层次确定教学目标,做到既有总的目标,又有教学课时目标,如知识储备、情感体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目标。目标要明确具体,要恰当、完整,要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等。将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在教学中发挥到最大限度,让语文走进学生的心里。对语文学科的课堂改建,以及教学环节的优化,其基本要素是我们对语文学科要有深刻的认识,对教学大纲能够正确地把握。渗透课本,科学地编排教学内容。我们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性,大胆运用开放型动态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四、因材而设,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重点突出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一堂语文课的灵魂,它既是教师教的指南,又是学生学的指标,也是语文课堂评价的依据。语文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一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上课前就要“瞄准最后的结果”,这个目标要根据教师选取的教材内容而定,这就要求教师吃透大纲精神,用好教材,研究学生,写好教案,做到脑中有纲,腹中有书,目中有人,胸中有案。其次,目标越明确,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就越紧凑,教学效果就越明显,教学的目标要重点突出。一堂语文课不能面面俱到,目标确定了,讲什么,练什么,既要全面又要保证重点。所谓全面,是指在课堂40分钟内能够解决的最大范围;所谓重点,是指从面面俱到的任务中找出占主导地位的任务。优化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既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又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语文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对知识、情感、学法、实践技能提出相应目标。
五、采用多种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的课程,在一定限度上需要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这能在很大限度上取得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教师要培养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一般来说,预习方法有四种较普遍,即阅读法、设问法、整理法和联想法。学生开始预习时,先采用阅读法通读课文全文,标出课文中的重点与难点;运用联想法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思考、联想,最好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这样能使预习效果更好;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可采用设问法,换位思考问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最后运用整理法,将预习时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进行整理归纳。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与阅读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