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写作常见失误举隅和对策
2015-10-26 11: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话题式作文自1999年首次引入高考语文试卷后,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开放性特征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话题式作文命题的基本特征是其开放性,即文体开放、立意自主、选材自由,学生可依据自己的擅长、爱好、个性特征来独抒性灵。这种命题方式为学生展示写作个性、发挥创造性提供了一个舞台。于是学生极尽写作创新之能事,寓言、童话、戏剧、小小说等形式争奇斗艳;记叙说理平分秋色;高分作文、美文佳作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也正是话题作文给学生太多自由了,学生疏于审题,淡化文体意识,误入了写作禁区。
论文关键词:话题作文,误区,对策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命题组负责人张伟明说:“这种开放式作文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考生可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或联系实际,或发挥想像,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可以自主选择文体,或议论,或记叙,叙谈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使考生在写作上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对“三自政策”(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考生写作话题作文时必须紧记。当然,不等于说,懂得了话题作文的特征,就能写好话题作文。实际上,目前高三学生,有的虽然懂得这些特征,但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失误。下面我们归纳出话题作文写作的六大失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失误一:套用模式,文章刻板。
有的考生或因为临场作文缺乏自信,或因为平时训练不当(大抵是指导有误),于是准备了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五段模式”,即引论部分导入话题,本论部分三段并列,结论部分联系自己。如果题目有提示性材料,要求针对材料写作文,他就导入“爱国主义”,主题部分先写“爱国主义在今天更要发扬光大”,再写“爱国主义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动力”。这里的爱国主义可以代入许多褒义词;套用这样一个模式“法宝”,怎么能写出有血有肉、生动活泼而有个性的文章呢?
对策:
弄清楚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话题作文也是一种材料作文,但它与过去一般的提供材料作文又有着明显的不同。①材料作用不同。材料作文不仅是写作的触发点,也是立意的根据。如1995年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写一篇议论文。一般来说,写这篇议论文都离不开这首诗的寓意——怎样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和短处,都需要点明材料。话题作文往往也给材料,但这材料不是立意的初始出发点与最终归宿点,而是立意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触发点。作文的内容不是所给材料的思想内核与思想延续,而是所提供话题的发散与辐射,是话题的远方目标与方向。②体裁要求不同。材料作文只能按照规定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而话题作文则是“文体自选”,给了考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特长,展示写作才华,显示其综合写作实力的广阔的空间。③入题方式不同。材料作文如写议论文,必须按照“引—议—联—结”的模式来构思,首先必须概述所供材料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点明所供材料的主旨,引出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而话题作文如写成议论文,则不一定要概述所供材料,完全可以抛开原材料另辟蹊径,引出话题,只要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就行。④思维形式不同。材料作文多为“线性思维”,考生的认知趋同现象较重,严重束缚了考生的创造性。而话题作文则可更多地体现考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检测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失误二:审题有误,偏离题意。
一般说来,话题作文审题障碍少,难度低,考生不致离题。但也由于话题范围大,于是有的考生掉以轻心,忽略了审题这一关,写出偏题、离题之作。如2000年的高考作文,就有不少考生在论“创新”问题,全文既没有关于话题的任何表述,整个思路也完全离开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话题,这显然偏离题意了。
对策:
抓好审题这一环节。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虽然很明显,但在内容上仍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在话题作文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特定的词语——“有关”,这既扩大了取材范围,同时又作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所谓“有关”,含有“重合”,“交叉”乃至“搭界”之意,即有关系的,可以涉及到的。比如2000年有的考生所写的《论创新》《小议“失败”》《二十一世纪的新人类》等,就是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话题无关的。为了防止猜题、押题等应试思想的蔓延,以后的高考作文肯定要加大限制性,其中主要是内容上的限制。因此,写作话题作文必须有一个严肃认真的审题过程,否则就容易偏离题意。认真审题既可避免偏离题意,又会帮助我们打开思路,扩大选材的范围。
失误三:思路不清,结构混乱。
由于话题范围大,考生可能会觉得有很多话可说,加上时间紧迫,来不及深思细想作通盘考虑就匆忙下笔,结果是先想到什么就先写什么,写到后来,觉得还漏掉什么就补写什么,导致思路不清晰,段与段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逻辑联系,结构混乱,毫无章法。
对策:
话题作文要求中的“只要与话题有关”的提示,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也可以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写作原则,悖逆作文价值导向。立意上的失误主要有三种倾向:一是看问题太绝对、太片面,失之公正;二是思想消极、言语偏激;三是中心过于含蓄晦涩或立场态度爱昧。
提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理清思路,谋篇布局,进行通盘考虑的过程。三是每次作文训练后,向老师请教:本次作文全班最佳的文章结构是怎么样的?以学习其他同学结构文章的策略。
失误四:内容缺少真情实感
近几年高考作文卷中真正动情的文章实在是太少。要么平铺直叙,感情苍白;要么用语气词来凑,矫揉造作;要么口号不断,套话连篇;要么政论文章,临高训人……矫情伪情少情无情之作泛滥。
或是矫揉造作,装腔作势;或是胡编乱造,粉墨登场。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瞧出破绽,这样反而弄巧成拙,失误更大。评分标准列“感情不真实”的文章为4类卷,20分以下。
对策:
记叙文本来就要动之以情,就是晓之以理的议论文,也要注入强烈的情感。所以高考一类卷规定要“感情真挚”,这种真挚感情还须贯注于发展等级的诸项要求中。无论是立意谋篇,还是遣词造句,作者都要把从心窝里流出的喜怒哀乐,倾注于人事、景物、道理上。惟有这样,作者澎湃的感情,才能引起读者的心弦和鸣,才能鼓动读者心旗摇荡,拍案叫绝。真正意义上的真情实感,必须在对客观事物反复认识、反复体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
失误五:文体不明,失之偏颇。
话题作文规定“文体自选”,而不少考生文体选不准,写起来到底是哪种文体,自己心底无数,既有记叙,又有议论,还作些说明,搞得“非驴非马”,成了“都不像”。如果说这是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也没有掌握好“叙”与“议”的比例和分寸,结果中心散乱。
对策:
话题作文由于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选择最佳文体。一要看话题适宜用什么文体。1999年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的作文,2002年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的作文,编故事、写记叙文比写议论文似乎顺手些;2001年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写议论文比编故事、写记叙文似乎顺手些。二要看自己擅长写什么文体。如果你形象思维发达,视野开阔,联想丰富,长于记叙、描写、编故事,就可以写一篇记叙文、散文或者小小说;如果你理性思维缜密,平时好发表议论,并且判断准确,说理雄辩,就可以写一篇议论文、杂感;如果你平时喜欢古今诗词,有较强的炼字炼意能力和音韵知识,就可以写一首诗;如果你思维清晰、细密,说话有条理,而且又擅长解说介绍,也完全可以写一篇说明文。三要考虑是否已占有与该文体相应的足够材料。材料是作文写作的物质基础,如果缺少材料的话,即使自己偏好某种文体,也只能放弃。四要考虑用该文体写作能否写出新意,避免从众心理。只要你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学功底,不妨去选择那些比较冷僻的的文体(比如小小说、寓言、童话、戏剧、小品等)去写,或创造“另”类文体(套用应用文体、移植专业文体、自创无名文体),这样,你的文章也许会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从而获得高分。当然,《考试说明》和评分标准都规定要“符合文体要求”,这就要求考生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规范,“写什么像什么”,是记叙文就要人、事清楚,人、事集中;是议论文就要观点明确,论证有力,驳斥到位;是说明文就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功能,说清事理的来龙去脉。
失误六:题目拟定,没有特色。
不少同学并未真正重视文章的拟题,有的虽然重视但拟不出好的标题来。具体表现在:有的同学习惯以话题作标题。当然,从这几年的高考作文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和“心灵的选择”话题,也确实可以用来作文章的标题,但并非所有的“话题”都适合用来作标题,有些“话题”只是规定了一个很大的范围(如“诚信”),若以此为标题可能就不够恰切。有的则是随便拿一句话作标题。更多的是一般化,没有特色,没有意蕴,不吸引人。
对策:
在自拟题目时,要注意拟题的规范:①确切。标题要与文章内容相符,含意要清楚,宽窄要合度。②精炼。标题的文字不能拖泥带水,要言简意赅,高度概括。③新颖。好的标题要意味隽永,新鲜醒目,不落俗套,能深刻生动地暗示内容,又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引起读者的兴趣。在具体拟题时,可采用如下四种主要方法:①直言明旨法,如《人贵有诚信》《提倡开拓和进取》等。②仿拟套用法,如《金钱诚可贵,诚信价更高》《诚信,爱你没商量》《诚信风来满眼春》等。③辞格借助法。如,比喻:《小心这把双刃剑》《人生是一张答卷》《诚信,交往的桥梁》等;夸张:《一花一世界》等;对比:《律人与律己》等;借代:《我身边的“曾子”》等;对偶:《记忆王国唐僧行凶,南海仙境观音解难》等;顶针:《人生多彩,多彩人生》等。④形象符号法。如《10-1=?》《?+?+?+……=0》《WWW……》等。
参考文献
1 魅花宝典 高中话题作文百变素材大全》 郭铁良主编 北京教育出版社
2 魅花宝典 高中话题作文一本全》 郭铁良主编 北京教育出版社
3 高中话题作文999》蔡宏心主编 金盾出版社
4 高中话题作文一本通 方洲新概念》方洲主编 华语教学出版社北京华语出版文化公司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