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成人教育论文

基于产业发展的高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的统计报

2015-07-28 18: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根据贵州省历年统计年鉴得知,自2008年至2012年末,贵州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1.8%增长到25.5%,增长了约2.2倍。贵州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由94530人增长到127963人,增加了26.1%,平均每年以5.2%的速度扩招。根据贵州省劳动力市场求职人员情况得知,从2009年至2012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占新成长失业青年比重分别为45.40%、47.17%、54.48%、56.34%,平均所占比重为50.85%。说明在每年新成长失业青年中有一半以上是应届高校毕业生。据中国教育在线预计2014年全国本科毕业生将达到727万。面对这样庞大的大学生就业队伍,使得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凸显,那么提出专业对口人才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就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 提出问题
  针对这一全社会性的问题,不同的学者和专家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学者曹洪军(2008)则从专业设置预测的方向对大学生结构性失业进行了探讨,提出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必要性。①冯皓(2009)从本科专业设置和社会市场需求的角度进行了探讨。②吴越(2010)等人则根据高校专业结构提出了各种调整转型方案和措施。③曾鸿鹄(2012)等人提出了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④问美琴和苌庆辉(2013)等人则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关于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相结合的模式,以此来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⑤在以往的学者研究当中,都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分析。没有结合“高校—学生—社会—高校”的循环培养过程,也没有具体的数学关系模型。本文将以贵州省生产总值构成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为基础,以高校现有专业和新增专业为导向,确定其产业发展趋势。再结合现今劳动力市场各行业需求人员情况,然后以各行业为基础分析行业中高校的专业,从而确定高校所需培养的专业对口人才。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 对贵州省高校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分析
  2.1 贵州省高校专业设置现状
  据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报道,截至2013年12月,贵州省本科专业共207个。从2012年以来,贵州省启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预警退出机制。2014年贵州省普通高校本科被列入预警专业包括:会计学、教育技术学、文化产业管理、保险、运动训练、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音乐学、体育教育等10个专业。也就意味着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由于不符合市场需求从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2.2 贵州省高校新增专业现状
  根据高教司官方网站统计,2010年到2013年,贵州省各高校共增加255个专业(含相同专业)。通过对贵州省8所高校4年新增专业数进行分析,综合型大学和师范类大学新增的专业较多,例如贵州大学、安顺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它们分别新增了13个、14个、15个、15个。其共同的特点是主要以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专业为主。贵州省各高校都趋于向综合型大学发展,特别是师范类高校。例如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和安顺学院新增的除教育学与文学3个专业外都是工学、理学、管理学。而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的贵州财经大学也新增了日语、艺术设计、传播学等5个文学类专业。新增专业数最少的为医学类高校,例如调查的高校如遵义医学院和贵阳中医学院仅为8个和4个。
  就此提出四个问题:(1)高校设置专业是否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2)是否具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3)是否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4)是否依据地方或区域经济的发展。面对众多的疑惑,我们得出结论就是,高校以不断地新增专业来扩大招生规模,实现大学生的规模化生产,以此来促进高校的发展,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出路在哪里这个严峻问题。
  3 对贵州省行业发展和新开项目进行分析
  3.1 贵州省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贵州省历年年鉴统计得知,贵州省2010年至2012年各行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最大的是建筑业,平均增长率为21.23%,其次为工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6.37%和16.30%。由此可以看出贵州省以建筑业、工业、营利性服务员为主的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同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金融业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针对这一趋势,贵州省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适当增设相关专业,以此扩大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
  3.2 贵州省固定资产新开项目发展趋势
  从贵州省2010年至2012年按产业分投资5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新开项目数来看,新开项目数最多的产业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平均每年新开项目数为1313个。其次为制造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为1305个和1271个。而平均新开项目数最少的为金融业,仅为23个。结合贵州省发展战略来看,随着贵州提出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发展路线以来,贵州省大量引进各项新开项目,特别是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从这些新增项目可以看出贵州省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一步说明了贵州省高校需要大力培养新增产业中所需要的专业对口人才,为新增投资项目做好人才保障。做到高校人才培养与贵州省未来发展趋势相吻合,结合自身办学宗旨,适当新增时代适应型专业,不盲目的向综合型大学发展,做到特色办学或区域性办学。
  4 从贵州省劳动力市场需求人员进行分析
  根据贵州省2009年至2012年统计年鉴计算各行业市场平均需求人员得出,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平均需求量最大。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金融业等产业需求人员最少。2010年至2012年,从各行业劳动力市场需求人员平均增长率来看,增长率最快的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从业人员,平均每年增长率达到48.63%。其次为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0.37%、39.17%、39.13%。而增长率呈反向增长的行业为制造业与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平均每年下降了2.5%和4.5%。由此可以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将向农、林、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行业转移。意味着在未来的发展当中,相关专业的市场需求人才需求量比较大,高校 根据自身办学定位调整专业,提供合适的专业对口人才。
  5 高校专业对口人才培养要求的对策建议
  5.1 弘扬高校特色办学,严格控制新增专业布点数目
  高校作为一个人才输出的地方,应以培养专业扎实、技术过硬、素质良好的人才为主要目标。那么就需要弘扬高校特色办学的观念,根据办学初衷,作好人才培养定位。提高特色专业的建设,以办出特色、办出文化、办出认可为目标。以特色办学来吸引专业人才,以特色办学来扩大招生,以特色办学提高声誉。同时,在任何一所高校申请新设专业时,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具备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
  5.2 完善贵州省产业新增项目投资登记,提高工科类专业建设
  社会发展走向决定高校毕业生走向,那么在社会产业新增投资项目中,我们必须做好登记、预测和跟踪。通过对贵州省行业发展趋势和新开项目来看,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贵州省各高校特别欠缺农、林、制造业、采矿业、电力、建筑业、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现代服务业等等所急需的专业。由此可知以建筑业、工业、交通运输业为首的行业就可以带动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例如采矿工程、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等等专业。而在这些工科专业中,需要结合贵州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定位,例如贵州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可以提高相关方面专业的设置和对口人才培养。
  5.3 完善市场人员需求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对口机制
  市场人员的需求决定了高校专业人才的供给,那么就需要建立市场人员需求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对口机制。通过贵州省劳动力市场需求人员来看,贵州省主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工业强省为发展战略,意味着需要的技术人才将以工科类为主。而贵州省各高校专业如英语、计算机、会计学、保险、运动训练、教育技术学、文化产业管理、音乐学、汉语言文学、体育教育等等专业出现重复设置,使得相关专业人才供过于求而面临失业。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市场人员需求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对口机制,以此来降低大学生的失业率。
  基金项目: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671018)
  注释
  ① 曹洪军.建立高校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理性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3:30-32.
  ② 冯皓.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的错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2:24-26.
  ③ 吴越.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政策转型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7:36-39.
  ④ 曾鸿鹄,张学洪,王敦球.地方高校环境类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特色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6:39-41.
  ⑤ 问美琴,苌庆辉.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关联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S2:139-14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