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成人教育论文

“园校互动”模式下的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

2015-07-28 18: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0 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近几年迎来了利好的发展机遇,在办学质量、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等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更为核心的是中职教育坚持“内涵发展”战略,全面创新发展。但中职教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发展瓶颈,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亟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师德、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已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当前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本文以“园校互动”为平台,提出“园校互动”模式下的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并对具体建设策略进行阐述。
  1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双师型”教师的定义,目前还未有一个权威性的科学解释。当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和实操能力的,持有“双证”并具备“双职称”的专业教师。当前,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缺乏“双师型”教师内涵理解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目前未形成较为一致的理解。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双师型”教师获得教师系列职称还需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需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又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在中职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较为单一,简单地认为“双师型”教师为“双证型”教师或“双职称”教师,“双师型”教师是教师与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等双重社会角色的机械叠加。
  1.2 缺乏“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当前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缺乏比较统一的标准,而且评定“双师型”教师的机构也未统一,各中职学校在进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缺乏统一科学的长远规划,必然会影响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由于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不统一,认定标准也不统一,各学校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多数仅仅依据上级文件的标准培养“双师型”教师,导致其所培养的“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1.3 缺乏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
  随着中职教育的创新发展,对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双师”素质就是对专业教师的核心要求,同时对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双师型”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中职学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无论在素质上还是在比例上都需全面提升。一些“双师型”教师仅仅为“双证型”教师,缺乏专业领域的行业企业实践经验,这未能迎合中职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1.4 缺乏“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机制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但多数中职学校与企业缺乏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合作多数仅停留在将企业作为学生顶岗实习场所的层面,企业积极性不高,缺乏深度的合作,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之间缺乏深入交流互动,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尚未构建,制约“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提升。
  1.5 缺乏“双师型”教师管理体系
  “双师型”教师主要是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者选派教师到企业或科研院所培训学习。中职学校聘请的兼职教师深入教学较少,大多以作学术报告为学生提供指导,有些兼职教师侧重理论方面的指导,缺乏实质上的教学和技能指导,承担教学任务较少,而学校培养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实践锻炼,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较欠缺。中职学校还未能形成完善有效的兼职“双师型“教师管理体系,规范“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2 “园校互动”模式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本文提出的“园校互动”模式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其核心思想是构建“园校互动”平台,实现工业园区和中职学校之间的互动机制,由工业园区指导园区企业,从而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共促“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具体运作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园校互动”模式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运行体系
  工业园区将园区内企业在员工培训、技术咨询、管理创新、技能鉴定等方面的需求信息收集汇总,通过“园校互动”平台向中职学校发布,中职学校根据学校实践情况组织教师迎合企业的需求,从而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中职学校则将学校在教师培训、企业实践、企业文化等方面的需求通过“园校互动”平台向工业园区发布,由工业园区向其园区内企业发布,并组织企业满足中职学校的需求,提升教师素质。在“园校互动”模式下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促进校、企、园三方的共赢,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3 “园校互动”模式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以“园校互动”为平台,构建“园校互动”模式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其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3.1 “园校互动”实施双向培训
  “园校互动”平台收集工业园区内企业员工培训和中职学校教师培训信息,实现双向培训信息的“园-校-企”三方的信息互动,并在“园校互动”平台下组织园区企业和中职学校满足双方的培训需求。校企实施双向培训,中职学校对工业园区内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提升企业员工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工业园区内企业则对中职学校教师进行企业培训,让教师 了解企业工艺流程、操作规程、企业管理文化等,实现“园-校-企”三方共赢。
  3.2 “园校互动”共促技术攻关
  工业园区内企业可将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园校互动”平台发布,由中职学校组织相关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组建技术攻关团队,深入企业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共同促进技术攻关。校企双方在“园校互动”平台下建立联合技术攻关基地,形成“产学研”机制,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在技术攻关过程中,校企双方技术人员深入合作,深刻理解企业最新技术和学校教学理论最新动态,从而实现教师“双师”素质全面提升。
  3.3 “园校互动”促进管理创新
  “园校互动”平台实现工业园区内企业与中职学校在管理创新方面的需求信息传递,工业园区内企业可将其管理方面的问题由“园校互动”平台向中职学校发布,同时中职学校也可将其对企业管理文化引入校园的需求通过“园校互动”平台向工业园区内企业发布。由校企双方在“园校互动”平台下满足双方在管理方面的需求,共同促进管理创新。中职学校可为工业园区内提供管理方面的经验,特别是管理学生方面的经验,企业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借鉴。而企业也可以将企业管理文化推进校园,教师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管理,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4 “园校互动”共建鉴定中心
  中职学校和工业园区可共建技能鉴定中心,通过“园校互动”平台发布企业员工技能鉴定的需求和中职学校技能鉴定的鉴定工种信息,由“园-校-企”三方共同组织工业园区内企业的员工进行技能鉴定。通过共建鉴定中心,可提升工业园区内企业员工的职业综合能力,规范员工队伍的管理。同时可让中职学校教师深入了解企业员工仅能鉴定的具体需求,技术了解企业技术最新动态,并根据其及时调整鉴定工种与内容,促进教师“双师”素质提升。
  4 结语
  本文对以“园校互动”为平台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进行研究,明确“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园校互动”模式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主要在实施双向培训、共促技术攻关、促进管理创新和共建鉴定中心等方面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园校互动”模式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可实现“园-校-企”三方的共赢,提升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质量。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规划课题(2011-ZJ-016)
  *通讯作者:肖华荣
  参考文献
  [1] 徐金林.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3(3).
  [2] 宁永红,凌志杰.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及应对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3).
  [3] 吴炳岳,赵文平.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2).
  [4] 赵文平.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知识结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5).
  [5] 鲁亮,卞华,崔顾芳.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6] 邵雪航.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