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成人教育论文

物联网技术在医药供应链中的应用探析

2015-07-28 18: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 引言
  2011年5月,商务部发布了《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提高药品流通效率,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医药物流发展;鼓励积极探索使用无线射频、全球卫星定位、无线通讯、温度传感等物联网技术,以提高医药品的流通效率,降低医药品的流通成本。”[1]与此同时,工信部牵头制订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了物联网未来发展应用的十大重点领域,其中包含医疗健康领域。
  药品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药品流通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其流通绩效关系到千家万户。而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医药品进行身份标识以及供应链的全程实时监控,实现医药供应链的现代化和高绩效。因此,基于物联网构建医药供应链是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医药供应链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供应链管理源于物流管理,但在内涵和外延上又较物流管理的范围更加宽泛,可以认为供应链管理包括从最初原材料到最终端消费者的整个流程的管理,其在本质上是一种供需关系的管理。
  医药供应链是指医药品从供应源到需求源的流通过程,涉及医药品生产商、医药品批发商、医院及医药品零售商等。与普通供应链不同,医药供应链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供应链,需要对药品流通的过程进行严格全面的监控,除了考虑降低医药品的流通成本,还必须确保流通过程中医药品的质量安全[2]。
  3 物联网
  物联网,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来完成工作的自动化,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3]。
  物联网具体的运作流程是:首先在医药品生产完成时,贴上存储有EPC码的标签;然后将其输入到计算机中,利用互联网使之形成有效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此后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该EPC代码成为该产品的唯一标识;再在产品运输线上安装射频识别转发装置。以EPC编码为索引能实时在物联网上查询和更新产品的相关信息,也能以它为线索,有效实现对物品生产、配送、运输、仓储等一系列供应链流通环节上的定位追踪和监控[4]。
  利用物联网能够对物品进行全球定位、跟踪和追溯的功能,可以对医药供应链进行更好的管理和优化,增加医药物流的透明度,防止医药贿赂等腐败的发生,保证药品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物联网在医药供应链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医药供应链运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医药流通过程中的费用过高,而效率低下;医药流通市场集中度低;国家政策对医药物流的制约作用不很明显;药品流通中缺乏对药品质量和有效性的监控;缺乏对药品流通环节中退货的有效回收再利用;医药供应链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较低。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我国医药供应链的流通过程比较复杂,往往需要经过多个流通环节,流通效率低下,大大增加药品的销售价格,进而造成老百姓“看病贵”的社会问题。
  物联网的出现与快速发展,产生了对产品进行全球定位、跟踪和追溯的全新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利用物联网技术来重构医药供应链可以对医药供应链的整个流通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减少医药供应链中一些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增加供应链透明度,进而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医药品价格。此外,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医药供应链的运作中,还可以使医药企业的上下游更加及时地监测到市场销售情况和相关数据的流转情况,以便及时地作出正确的市场判断,进而进行相应的生产和库存准备。同时,物联网技术还将大大减少医药供应链中重复数据的录入,能够实现对流通中的医药品质量的全程监控,有利于实现药品的精确监管和回收再利用,并杜绝非法药品的进入。
  尽管物联网技术在医药供应链中的应用有诸多好处,但是,目前我国医药行业中真正基于物联网构建供应链流程的企业很少,大家基本上都是说得多、做得少。究其原因,一是不知如何去做,二是资金不足。这就需要国家制定政策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物联网技术在医药供应链中的应用,具有资金实力的大型医药企业应转变思维方式,发挥自身的创造精神,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勇于尝试,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同时,医药企业之间还需加强信息交换与分享,不断优化医药供应链的结构,提升物联网技术支持下医药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最终将物联网技术整合到医药供应链中。
  基于物联网重构医药供应链流程还可以促进医药供应链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信息化使许多繁杂的工作变得轻松、简单起来,数据得以快速便捷、准确无误地传递,极大地提高了医药企业在库存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药品和药品订单处理等方面的自动化水平,物流企业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管理也成为规范和科学的流程[5]。作为医药行业经营实体的制药企业和医药经销公司应利用信息化的现代交易平台以及物流管理技术实现新的突破,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面对WTO的挑战。
  无论是从未来发展还是从技术层面上看,物联网对于促进现代物流的构建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九州通是国内较早在医药供应链中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医药企业,其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核心竞争力做包括智慧物流在内的产品,并且已经受益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带动了整个公司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5 结语
  总之,物联网技术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目前最欠缺的主要是医药供应链业务方面的协调问题,这还需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由医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来牵头示范,进而带动整个医药行业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医药供应链。物联网技术在医药供应链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医药尤其是中医药行业供应链的管理手段,推动医药供应 链向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M].北京:2011.
  [2]胡正东,李夏苗,等.基于LC-NPV法的医药物流实现模式决策[J].统计与决策,2013(6):66-68.
  [3]李捷.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型供应链研究[J].商业经济,
  2011(18):32-33.
  [4]桑娟萍.关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研究[J].经管空间.2012(1):134-135.
  [5]藤志香,王彦.我国医药物流信息化建设制约因素探讨[J].中国药房,2009(10):725-72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