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高校继续教育培训的市场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经济走向就由计划经济不断地转向市场经济。而在经济市场化的带动下,高校教育的部分领域也走上了市场化道路。本文就高校继续教育培训的市场化体现、现状、问题、市场化改革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作出分析,力图探索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更好的发展道路。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经济就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在经济市场的带动下,高校继续教育培训的市场化特点凸显。
一、高校继续教育培训的市场化体现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的作为教育领域市场化的典型产物,在很多方面都体现着市场化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一,高校教育培训的生源市场化;二,高校教育培训的招生和宣传模式市场化;三,高校教育培训对学员的管理表现为服务性;四,培训费的收取和经费的支付表现出市场性。高校继续教育培训在教育市场化方面表现了较大的潜力,如何发挥其潜力,是值得我们探索的关键问题。
二、高校继续教育培训的现状
2007年,全国18到22周岁适龄等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3]我国继续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方面,继续教育学员规模迅速扩大,2002到2007年底,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人数超过7000万。调查显示,2009年整个教育培训市场总值大约可达6800亿元,相当于中国当年GDP总值的1/50。[4]另外,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需求旺盛。但是,高校继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一、继续教育并未成为高校的支柱点。二、授课方式单一,课程有效性差。
三、高校继续教育培训市场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首先,就国际层面而言,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而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是终身学习的重要领域。据统计,近20年来所创造的知识财富,已经超过了20世纪所创造的知识总和。[5]这就意味着人们要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进程,就要终身学习。而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是终身学习的不错选择。
其次,就国家政策角度而言,我国非常重视发展继续教育。2015年7月13日至19日,教育部人事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北京大学举办了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题研讨班。[6]2016年3月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6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对接国家需求,增强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规划新时期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等国家的高度重视为高校继续教育培训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7]
再次,从高校的角度出发,高等院校是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集中地,是知识和技能传授、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应用的重要阵地。此外,我国高等院校在多年的发展中,政府在财力上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创造了一定的硬件条件,齐全的实验设备、丰富的图书资料、完善实习实训场地、教学环境,这些都为高等院校在培训业务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打下了坚实的条件[8]。
最后,从学习者角度出发,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是终身学习的不二选择。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知识的快速更新另许多学习者措手不及,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班,接触最前沿的理论,为自己的工作实践找到指引。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世界、国家层面,还是具体到高校和学习者自身。继续教育培训的市场化都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如何将其发挥到更高的水平,笔者有如下建议。
四、对高校继续教育培训市场化发展的建议
高校开展教育培训需要“以市场来养教育”。在市场中谋求可持续发展,高校一方面要依托学校现有资源为社会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另一方面要通过办培训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资源建设、学科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9]高校作为继续教育培训的主体,成为众多研究者建议的出发点,这无可厚非。但是笔者认为,高校继续教育培训还需要国家、社会和学习者的支持。
就国家而言,除了政策上的支持,还应落实相应的法律法规。一方面,可以监督办学单位的培训质量,促进继续教育培训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法律保障学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学员对培训项目的满意度。就社会而言,各领域、各单位要大力支持员工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经费上,都要为员工的继续教育提供支持。可以建立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员工的继续教育学习。就学习者而言,要多关注继续教育,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反馈对高校继续教育培训的合理意见等。
第2篇:论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设置
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思考,提出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以陕西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做法为例,总结出三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
在当前全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房地产的新开工面积增速下滑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建筑业也存在着产能过剩。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我国建筑业企业越来越意识到高素质人才的不足,面临着现有职工不能尽快适应现代企业生产要求的困惑。培育学习型企业是使企业走出困境的方法之一,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构建学习型企业的要素。通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课程居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的核心地位,课程开发的质量对继续教育活动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1现状分析
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从产生到现在,在国家人设部、各部委以及各省市部门重视之下,经过长期的探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查遗补缺、更新知识或者拓宽知识面,使得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科学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等不断提高。经过长期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现已形成比较稳定的课程结构体系。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形式,一是参照普通高校的倾向比较突出,二是按模块讲授的方式,即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开设课程,内容来自社会实践,强调社会功能,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称之为“模块式教学”,采用后者的比较普遍。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1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
有些课程理论性太强,讲解起来枯燥,而且难度、深度过大,不易理解。因为参与学习的人员基本来自社会生产的第一线,他们拥有十分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课程开设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另外,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队伍的扩大,鉴于培训硬件和师资的不足,有些培训机构只设定一套课程,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继续教育对象的单位性质、专业差异以及职称的层次,比如土建类和安装类,初、中级和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时未做区分。
1.2专业面不广
专业技术人员对本专业之外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这些极大限制了技术人员的专业面,加之新工艺、新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的崛起使专业技术人员面对行业的发展和变化难以适应,目前课程设置比较缺乏这类反映建筑业发展要求的、前沿性的专题课程。
1.3重技术,轻管理
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应用型人才居多,管理型、科研开发型人才偏少,因此目前建筑业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以工程技术为主,但是存在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层次不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技术创新能力差,所以管理类课程需求在不断加大。
1.4系统性不强
建筑行业目前拥有的人才中,既熟悉技术又懂得管理、经济、法律的人才严重短缺,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人员短缺,技术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而主流的“模块式教学”存在学习单元较零碎,知识不系统等缺陷,缺乏系统性。
2课程设置原则
针对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缺陷,课程设置应当满足以下原则:
2.1前沿性
课程设置应体现前沿性。课程设置应当反映出当前建筑业的热点问题、行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同时还有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推广应用,新的规范标准的宣贯等。
2.2实用性
课程设置应有实用性,与高校的学历教育有所区别。专业课程内容应当紧密联系实际。将理论内容和实践结合,能有效解决实际中的矛盾和问题。
2.3针对性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来说,需求分析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条件。根据继续教育的对象,灵活的设置课程,使教育对象不断的拾遗补缺,完善知识。因为接受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都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因为课程设置要针对成年人身心特点,使之较容易接受所学课程,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补什么。
2.4系统性
考虑到继续教育对象的整体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应当处理好原有知识和补缺知识、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等之间的关系,立足于整体,使继续教育培训对象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化。
3陕西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
笔者依照课程设置原则,并结合建筑业发展的新要求、建筑企业发展的需求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自身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对陕西省二十一家从事建筑施工、装饰、监理、造价咨询等企业的做了问卷调研。调研的对象主要是项目经理及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通过需求分析,课程设置可分为行业发展趋势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技术类课程。
3.1反映行业发展趋势,前沿类的课程
继续教育制度目的就是专业知识的更新,因此课程设置应体现前沿性,应当反映当前建筑业的热点问题、行业改革和发展方向。反映建筑业发展趋势、建筑业前沿的课程有:
(1)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着“市场疲软、政策收紧、管理欠账”三座大山下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数据和感受已经说明,行业衰退已成事实,行业处于一个旧业态转向新业态的中间态时期。如何以比较高的层面和新的角度看待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如何变革,如何在这场改革浪潮中找到发展机会,都是建筑业企业和从业人员首要关注的问题。
(2)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产业现代化以及建筑工业化、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这些方面是国家目前力推鼓励扶持行业,符合产业发展的政策,是建筑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一直以来房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性能、安全、效益、节能、环保、低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途径,更是解决当前建筑业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短缺以及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选择。这种课程很受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青睐。
(3)BIM技术发展与应用。BIM是近年来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领域出现的新技术,发展潮流已势不可挡,在国内,随着建筑业对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科研投入不断增多及大力推动和基于BIM技术的软件开发商宣传下,相关机构和各个部门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和应用BIM技术。但是目前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各研究机构对BIM技术的研究相对分散,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各企业单位也只是将BIM技术应用到某一个或某几个建设项目的部分建设过程中,还不能在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及运营等整个生命周期连续应用BIM技术。目前BIM技术的课程主要集中在社会培训上,针对目前情况,在继续教育中加入相应课程,通过总结科研机构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建筑行业对BIM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推广使用BIM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BIM技术在我国继续推进和更深入的应用提供重要的途径。另外课程可将BIM和智能建筑相结合,BIM和建筑工业化的衔接也势在必行,二者融合在一起,这样BIM技术应用会更加丰富。
3.2工程管理类课程
通过调研分析,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对管理类课程需求较大,已有超越技术类课程的趋势,原因是,一方面随着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经验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有的开始逐步进入管理岗位。另一方面管理类课程在学历教育阶段偏重理论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已具备了一定管理能力,因此在继续教育过程中亟需进一步加强。通过调研问卷的整理,这方面课程需求主要有: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成本管理、工程风险管理、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项目精细化管理、职业风险防范等。这类课程也符合建筑企业(集团)的发展需求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的内容主要以项目管理实务为主,辅助一定的理论知识。
3.3工程技术类课程
技术类课程设置也应结合行业的发展和培训对象的需求。对于初级职称和部分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侧重于操作技能提升方面的技术性课程,如测量新技术、安全技术规程、BIM软件应用等基础操作性课程。针对部分中级职称及高级职称人员,一般对基础性的知识培训缺陷不大,通过调研问卷整理分析,课程的需求主要有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0)、绿色施工技术、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大跨空间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新材料等。同时,由于目前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行业发展、区域性竞争的大趋势,全国范围,甚至是大中城市都在建设地标性建筑,未来数年内将成为超高层的时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掌握钢结构与混凝土结合施工的知识,可设置钢结构与混凝土施工相结合的课程。
4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的核心在于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立足于继续教育对象。建立一套动态的、可操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系,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研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应结合发展要求和继续教育培训对象的需求探索出相应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