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教育事业中,成人教育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成为全体国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教育途径。在社会各方面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成员自身的提高与完善都离不开成人教育的参与。
一、成人教育的特点
世间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把握好事物的特点,是做好工作的首要条件。成人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与普通学校教育相同的共同点,又有着十分明显的特殊点,正是这些区别于普通学校教育之处,构成了成人教育独有的特点。
1.学员身份双重性。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大多是在职成年人,这是成人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特点。大多数学员,对学习目的、要求和希望都有着清晰的想法。他们肩负着工作和学习的双重任务,并且受到学校和单位的双重管理。
通常他们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与个人职业有密切关系,大多数学员对参加成人教育有着清晰的期望,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既可以帮助自己当前所从事的工作,又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适应力,以便在将来职业变动或晋升中处于优势地位,成人学员一般都希望所学内容与从事的工作有密切的关系,学习的内容在工作中用得上。这就决定了成人学员在学习知识时不再表现为机械的、被动的学习,而是积极地应用知识,以期可以解决工作上所遇到的问题。
成人学员对社会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社会经验丰富,由于心理的成熟,他们遇事有自己的见解,能独立思考,不盲从,自我认知和自我克制的能力较强,对知识的理解性高。
2.办学主体多样化。在我国,成人教育的办学主体除了学校,还可以是政府、工商会、宗教、政党组织以及私人企业,具有形式多样、教学涉及面广、教学点数量众多等特点的成人教育,跟这些多样化的办学主体是分不开的。成人教育在社会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均有涉及,并且学习形式丰富,包括长期培训教育、短期培训教育、脱产教育、函授教育、自考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等。
二、成人教育因材施教的意义
因材施教在我国古代就已出现,孔子是其中著名的先行者。他根据学员在资质、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的不同,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宋朝的朱熹用“孔子施教,各因其材”概括孔子这种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来选择教学方式的做法,“因材施教”这一成语由此而来。在现代成人教育中运用“因材施教”原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因材施教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在成人教育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这一原则更需被重视。根据学员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来安排教学,尽可能地使每个学员都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有意识地激励或运用学员的优势长处,克服影响学习的不利因素,让每个学员最大程度地获得最佳学习效果,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其次,因材施教可以更好地切合学员的发展。成人教育中学员大多是在职成人,他们的智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均处于不同的水平,这种能力的不一致性就要求成人教育在教学上不能强求统一,更不能用一个固定的尺度去衡量学员。成人教育要切合学员的发展,要想既可以满足大多数学员的培养目标,又能造就一批特色人才,教学就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差异,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坚持因材施教。
三、实现因材施教
1.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沟通,不仅在普通高等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在成人教育中同样必不可少,它不仅是成人教育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教师与学员间进行深入的交流,不仅可以使教师在学员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等方面得到更加清晰的了解,进而在之后的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学员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而且可以激发学员学习的热情,让学员感到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并不是遥不可及,而是会理解与关怀自己的良师益友。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对学员情况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对学员进行监督与督促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尽可能地与学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以便更好地了解学员,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学员会传递出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多是不经意问的流露,却也是最真实的。例如学员听课的神态、动作、回应、所携带的资料与设备、或者学员之间的提问、交谈等,常常会暴露学员的需求情况、现有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学习困境、思考方式等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与利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回应与指导,有效地促进学员更加积极地思考,激励其勇于进取,从而帮助学员解决学习困难,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员能力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总之,因材施教是成人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原则之一,在教育教学中能否遵循这条原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
成人教育中因材施教原则的实现,是高质量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作者:郭雅丹 来源:教育艺术 2015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