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成人教育论文

提升成人教育社会认可度的切入点分析及实践

2016-04-08 16: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对社会认可度的内涵解析

 

  ()社会对招生管理的认可度

 

  毫无疑问,社会公众对成人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是采取比较法来进行的,即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对应形式相比较。同时,随着成人教育模式在我国的长期举办,也使得该教育模式的办学质量和生源质量在公众心中逐渐定型,这就意味着,公众并不会一味地将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展开类比。反之,公众将更多地从公益性教育方面来看待成人教育的招生管理工作。可见,尽管成人教育的招生门槛较低,但这并不会显著影响公众对该教育模式的认可度。

 

  ()社会对教学管理的认可度

 

  目前,成人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形式主要分为全脱产和函授两类。对于全脱产学员而言,他们将接受全日制的成人教育,同时其学制也会相应地缩减。对于函授学员来说,他们则在半工半读形式下完成学历教育。事实表明,针对全脱产学员的教学管理内化于校内管理之中,使社会公众无法充分了解该管理工作的优劣。而针对函授学员的管理则不然,这些学员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能被单位同事所感知,从而将显著影响社会公众对成人教育的认可度。

 

  ()社会对学风建设的认可度

 

  学风所涵盖的元素十分丰富,但主要涉及学习氛围、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多个方面。这里分别就全脱产和函授两类形式进行认可度解析:一是针对全脱产学员。全脱产学员由于处于全日制就读形式,学风从学员群体中整体地呈现出来。此时的社会公众主要包括在校普通类大学生、髙校周边的民众。二是针对函授学员。函授学员往往处于空间的散布状,学风主要通过个体形式向公众呈现,而这里的公众主要指单位中的同事和身边的其他社会关系。

 

  ()社会对毕业管理的认可度

 

  社会对毕业管理的认可度,主要取决于成人教育对学员毕业标准的把握程度。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呈现着严进宽出的形态,这一形态也直接影响到成人教育中的毕业管理。毫无疑问,社会公众对毕业管理的认可,则主要是由毕业学员的工作能力来决定。

 

  二、当前影响成人教育社会认可度的原因

 

  ()影响社会对招生管理认可度的原因

 

  众所周知,成人教育在我国的出现本身就在于解决高等教育的长期欠账。在多途径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思路下,以电视广播大学为主要形式的成人教育举办起来了。时至今日,成人教育仍然具有公益性的特质,而这也是为何招生管理并不显著影响公众认可度的原因。但随着成人教育产业化趋势日益浓厚,不少髙校以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吸引社会公众的眼球,那些所谓的专本套读不断地降低着招生质量。至此,社会公众对包括自学考试在内的成人教育的认可度已显著下降。

 

  ()影响社会对教学管理认可度的原因

 

  我们需要辩证地去看待当前由高校所主办的成人教育,其中不乏存在管理严格、学员自觉的案例。但从整体态势来看,髙校对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仍明显弱于普通类教学[3]。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职人员本身的社会特性导致髙校不可能像要求普通大学生那样要求他们。但对于函授教学管理而言,则是影响社会对教学管理认可度的关键之所在,其缘由实则已在前面阐述清楚。而且,部分函授学员自身的学习态度,也直接遭致周边公众的反感。

 

  ()影响社会对学风建设认可度的原因

 

  学风涵盖可视和不可视两个方面,而影响社会公众对学风建设认可度的原因,则主要来自可视方面。具体而言,学员的精神面貌、学习态度,以及在社会公众面前的言行举止等,都将影响社会对学风建设的认可度。从近年来各大媒体所反馈的髙校信息中也可以梳理出,不少针对大学生的负面报道都与成人教育学员有关。这里的学风主要针对全日制学员来说的,而对于函授学员的学风而言,则依然是成人教育举办单位所无法触及的领域。

 

  ()影响社会对毕业管理认可度的原因

 

QQ截图20160326134633.png


  前面多次提到了自学考试的社会认可度问题,之所以自学考试的认可度在近年来显著下降,其根源就在于各科过关率明显提髙的缘故。而之所以过关率能够明显提高,则在于小自考的出现。可见,毕业管理也将影响社会公众对成人教育的认可度。

 

  三、提升社会认可度的切入点分析

 

  ()提升社会对招生管理认可度的切人点

 

  笔者认为,这里在提升社会公众的认可度时需要正视历史,即正视当前成人教育产业化的趋势,以及正视成人教育在国人心目中的固有印象。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轻装前进来对成人教育模式进行改良[4]。首先需要改良的便是招生管理工作,而这里需要建立起举办单位自律和主管部门监管的态势。举办单位自律体现在严格按照学制来招生成教学员”;主管部门监管体现在杜绝不合格学员进人教育系统。当然,这里的重点应放在严格招生标准上。

 

  ()提升社会对教学管理认可度的切人点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当前对函授学员的教学管理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对成人教育的认可度。从现行的函授教学管理模式来看,其体现为学员自学与集中听课学习相结合的形态。因此,我们需要针对学员自学和集中听课学习两个环节加强教学管理。就难点而言,则主要出现在对学员自学管理的环节。为此,可以引人移动智能学习平台,来加强对函授学员的日常管理。当然,在集中听课学习环节,则需要由班主任和教学方来进行严格管理。

 

  ()提升社会对学风建设认可度的切人点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众对成人教育的认可度,还将促进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双贏态势下需要不断加强学风建设。由于成人教育形式分为全脱产和函授两种,因此,在提升这里的认可度方面也应分别进行探讨。针对全脱产成人教育学员来说,则增强他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且在日常教学和活动中紧密围绕着职业生涯规划这一主题来开展,将能收敛学员的学习心态。针对函授学员而言,则可以尝试利用线上线下两类教育资源,来调整他们的学习状态。

 

  ()提升社会对毕业管理认可度的切入点

 

  在学历教育领域所一贯的严进宽出现状,已使得社会公众并不在意成人教育中的毕业管理问题,而且毕业管理所含有的诸多信息具有内隐性的特征,这也使得社会公众无从去了解[5]。由此,提升认可度的切人点应放在增强学员的职业能力方面。事实表明,不少髙校的成教学员仍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其关键就在于学员在职场上能出色地完成岗位工作。

 

  四、实践途径

 

  ()重视社会认可度的价值

 

  目前,开办成人教育的单位主要为高校,所以高校需要重视社会认可度的价值。这里需要指出,前面笔者所提到的社会公众具有第三方的特征,实则不然,那些成教学员本身也属于社会公众,他们在学习中的感受和体验将形成舆论,来影响其他公众对成人教育的认可度。因此,既然成人教育产业化发展已成趋势,那么就更应该重视自身的办学品质。可见,高校主管部门应牵头反思当前的办学模式,并在办学中植人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严格执行招生管理标准

 

  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当前高校向社会发布的成人教育招生简章,都明确写明了招生对象、招生方式、学制和学分等信息。这就意味着,在理论上不存在招生管理问题。但在实践中由于受到物质利益的诱惑,髙校主管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把经念歪了。为此,严格执行招生管理标准就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跟踪检査,特别是在招生宣传中的口径上,应严格与招生简章的要求相符。只有这样,才能在成人教育源头把控办学质量。

 

  ()实施线上线下教学管理

 

  这里主要针对函授学员的教学管理而言,需要实施线上线下教学管理。线上教学管理主要以线上教学为主导,由高校成人教育部门建立线上教学平台,并开发出APP系统供学员下载。每天定时向学员发送学习资料,并开展线上讨论活动。这样,学员就可以在线上完成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从而就调整了他们的学习状态。线下教学则以传统的集中听课为主导,同时教师应结合线上教学的进度和内容,在线下组织学员进行讨论。这样一来,就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线下教学松散的格局。

 

  ()职业教育推动学风建设

 

  我们需要区分成人教育与普通学历教育,前者需更为突出它的职业教学需求。而且,通过区分二者的不同,才能有助于把握成人教育学风的特色。因此,针对全脱产学员而言,可以经常开展以职业技能竞赛、职业经历交流为主题的活动,这样一来,通过加深学员之间的了解来优化校园中的学风。针对函授学员来说,由于他们分散于各自的工作单位,从而应注意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来纠正他们不当的言行。

 

  ()增强学员岗位操作能力

 

  毫无疑问,增强学员的岗位操作能力使他们在职场上获得同行的认可,这本身就是社会公众对成人教育的认可。那么如何来增强学员的岗位操作能力呢?笔者认为,这里需要完善人才培养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就软件而言,应侧重于加强师资培养和课程设计;对于硬件而言,则应从实训教学环节上下功夫。

 

  五、展望

 

  差异化竞争是将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树立起企业在市场中的独特性,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按照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基本竞争战略模型,差异化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选择之一。企业选择差异化竞争的初衷就是能够避开激烈的正面市场竞争,根据自己的长处,配合企业的需求,走一条差异化的道路,这种方法对面临激烈竞争的青年教师发展来讲同样值得借鉴。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竞争激烈化和发展同质化并存,为避免专业发展同质化造成的正面竞争激烈化的局面,利用青年教师个性化突出的特点,通过专业发展的差异化,追求独特的竞争优势。为获得独特竞争优势,青年教师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追求差异化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它强调的是个性化知识和能力与专业发展需求的有机融合;二是独特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差异化,而差异化来源于其个性和创新性,创新性是获得独特竞争优势的根本。

 

  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角度来看,全面发展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从青年教师发展现状来看,其学历高和基础教育条件好并不能掩盖其职业追求动力不足和对教师专业发展艰巨性认识不足的问题。这种要求和现状所反映出来的差距,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所以,多方提升综合素质,把专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博结合起来,也是青年教师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为此,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但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强化专业技能,而且要勇于承担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任务,增加自己历练的机会,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提髙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此,同样需要提醒青年教师在其综合竞争优势打造过程中,应该牢记学识、学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只有在学术上打好基础,立稳脚跟,才可能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六、总结

 

  本文通过对社会认可度内涵的解析,切人点分析应围绕着招生管理、教学管理、学风建设、毕业管理来展开。在此基础上的实践途径包括重视社会认可度的价值、严格执行招生管理标准、实施线上线下教学管理、职业教育推动学风建设、增强学员岗位操作能力等五个方面。具体而言,高校主管部门应牵头反思当前的办学模式,并在办学中植人社会舆论监督机制。严格执行招生管理标准就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跟踪检査,特别是在招生宣传中的口径上,应严格与招生简章的要求相符。线上教学管理主要以线上教学为主导,线下教学则以传统的集中听课为主导。针对全脱产学员而言,可以经常开展以职业技能竞赛、职业经历交流为主题的活动,这样一来,通过加深学员之间的了解来优化校园中的学风。需要完善人才培养的软件和硬件资源。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