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成人教育论文

新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成就挑战与路向

2016-03-23 16: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取得了突出成就,其展开的范围之广、规模之大、类型之丰、发展之快、收效之著,令世人瞩目。细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同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变迁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与广大群众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渴求,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恢复和发展成人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大量文盲的扫除、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建立、青年职工的双补、干部教育稳步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朱新均,2008)。但当时主要还是把成人教育看作是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例如邓小平曾于19778月在科学与教育工作者座谈会上强调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19876月颁布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在第二个十年里,终身教育理念逐步成为成人教育的发展理念,人们逐渐把成人教育看作是终身教育主要的内在构成。19932月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

 

  发展具有重要作用。”995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十一条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到了第三个十年,特别新世纪以来,学习型社会理念开始成为成人教育发展的新理念,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各种形式的终身学习与成人学习,并引发出众多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新领域与新命题。19991月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行动目标。2002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基于学习型城市六大支柱的视角,本文把中国成人教育在新世纪所取得的成就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成人学历教育层次有所提高

 

  成人学历教育是我国成人教育的传统领域。在人民群众教育需求及其水平不断扩大与提高的背景下,成人教育己由原先的扫盲教育、文化补习教育、中初等教育扩展到高等教育、大学后继续教育等。仅2010年,全国共扫除文盲90.26万人,另有108.08万人正在参加扫盲学习;成人初等学校1.10万所,毕业生98.04万人,在校生86.58万人;全国成人高中654所,在校生11.50万人,毕业生9.02万人;全国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720所,招生116.11万人,在校生212.40万人,毕业生48.81万人;成人高等学校365所,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08.43万人,在校生536.04万人,毕业生197.29万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965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62万人(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1)

 

  新世纪以来,成人教育在学历层次方面还呈现出明显的高移化趋势。具体表现在,从2001年到2010年,全国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在学研究生数从892人增长到43.03万人,增长481.40;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数从455.98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536.04万人,增长17.56%;成人中等教育(含成人初中、成人高中与成人中专)在校生数从239.92增长到286.90万人,增长19.58%;而成人初等学校(含扫盲班)在校生数从422.70万人减少到194.66万人,减少53.95%(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02)。成人教育学历层次高移化进一步彰显了成人教育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和独特作用。

 

  ()社区成人教育趋向内涵发展

 

  社区成人教育是我国成人教育的新领域,近些年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从2001年确定了28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开始,至20133月己有五批共115个城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两批共68个城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各地还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扩展其功能,建立省级、市级的社区教育实验区,总量近300(朱新均,2008)。它们成为全国发展社区教育的先行骨干力量。在社区教育实验与示范工作不断推进的同时,社区教育的内涵发展也日益提上了议事议程。对东部地区的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与示范区而言,情况尤其是这样。

 

  社区教育内涵发展是社区教育在品质上的提升,主要表现为社区教育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推进能力建设与整合能力建设。具体而言,其一是社区教育服务能力建设,体现为增强社区教育满足社区发展需求与个体终身学习需要的能力。课程是社区教育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几年来,社区教育各个层面一直把促进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和努力方向,由浅入深,着力推展。2007年提出了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2009年启动了首批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评审工作。从评审情况来看,多数单位重视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共申报特色课程296;在内容上,地域性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民间工艺类的课程,卫生健康类、书画歌舞类、闲暇生活类课程,占了此次特色课程申报相当大的份额,凸显了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一大特色。其二是社区教育推进能力建设,体现为增强社区教育领导力与社区教育参与能力。政府层面上的领导力对于社区教育机构的成功至关重要。政府需要形成社区教育的长期规划,乃至法律保障,并为实施该规划提供充足、持续的资金。另一方面,社区教育机构还建立了多种平台以力求当地居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进来。其三,社区教育整合能力建设,体现为增强社区合作与社区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的能力。从社区合作中产生的好处远远多于在建立和维持合作中产生的挑战。社区学校本身就是旨在减少利用社区资源障碍的场所和一系列合作关系。

 

  ()工作场所学习样态不断丰富

 

  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是我国成人教育的重点领域。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参加各类培训和学历教育的企业职工共计9174万人次,占企业职工总数的43.7%;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100多个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实验,并与20多个行业协会举办中国培训发展论坛”(朱新均,2008)2010年与2011年,以工作场所学习为主题的两次国际会议(第九届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学会年会亚洲分会年会第七届国际工作与学习大会先后在上海召开,工作场所学习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工作场所学习涵盖了多种成人学习样态:一是为了职业的学习,即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旨在掌握该职业中所包含的必要知识与技能;二是在职业过程中学习,即根植于职工日常实践的学习,旨在增进个体完整的工作能力以及一般的生活智慧;三是通过职业的学习,即进行团队能力建设,并且深入发展和该职业相关的方法与理论基础(Olesen2006)。工作场所学习把学习主体——职工()作为理解职工发展活动的思维起点,强调以整体的视角看待职工发展,从而涵盖了职工学习发生的广泛过程。它远远超越了培训范畴,即开始扩展到了各类人员的持续开发与学习、生涯开发与管理、组织开发与组织学习等多方面,以及各种无固定形式的非正式学习。因此,工作场所学习己然作为教育学科的新疆域,成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并对促进国民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黄健等,2011)

 

QQ截图20160321144733.png


  ()成人学习平台建设大力推进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成人学习平台是基础。广义上的成人学习平台可以理解为成人学习的各种场所、技术及其功能的结合。成人学习所涉及的场所、技术和相关功能的范围极其广泛:在场所上,包括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基地、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的教育(培训)机构等;在技术上,包括计算机会议、电子邮件、电视电话会议、文件共享、远程应用控制、扫描器和网络接入等。利用成人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狭义上的成人学习平台则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公共学习平台,即网上学习平台。

 

  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成人学习平台建设,我国成人学习平台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以适应构建学习型社会需要,以学习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服务空间,为公民提供更加灵活、便捷、多样和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机会,从而推进了终身教育及其体系的构建与发展。20078月,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届市民学习周活动正式启动,并在全市率先推出市民终身学习积分卡制度。此次选取全区50所市民学校进行试点推广,2000名社区学员成为第一批学分制学员。每学时45分钟,学习20学时得1学分,学员每年底可持教育培训部门出具的学习证明,交街道市民中心学校统一办理学分登记。同时,那些累计学分多的市民可获相应奖励。上海学习网由上海市教委主管、上海远程教育集团承建。该网站20094月正式开通,20113月上线新版,采用360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在学习目标导向、学习过程引导、学习全局管理、学习活动参与以及学习成果激励等多个环节,为学习者提供系统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如通过活动一学习圈一讲座立体化的学习互动体系,以主题学习为引导,凝聚市民的学习热情;通过积分一证书一头衔一体化的学习激励体系,为学习者学习成果评定提供支持,并通过个人护照来陈列、展示其学习成果。目前,上海学习网上资源总量己达15了,注册人数200万,总访问人次3个亿。

 

  ()成人教育工作者趋向专业化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成人教育工作者是关键。在队伍建设方面,我国建设了一支由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志愿者、终身学习推进员等组成的成人教育工作者队伍,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从上海的情况来看,近几年建立了一支由近4万人组成、专兼职结合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其中尤为重视专职队伍建设。2009年,上海市社区学院的专职教师总数248人,社区学校专职教师总数1014人,合计1262名。从队伍的学历结构来看,社区学院专职教师以拥有本科和硕士学历为主,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学历结构以本科和大专为主;人队伍的从业年限情况看,社区学院专职教师从事社区教育工作3年以下的,约占总数3/5,而在社区学校,这个数字约为1/3;从队伍的职称结构看,社区学院高级职称者和中级职称者所占比例约为20%60%,而社区学校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者约为10%60%(黄健,2010)

 

  20121012日,《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服务能力评价》(国家标准编号GB28914—2012)正式发布。该标准规定了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与专业资格要求、培训过程实施与管理能力、培训教学能力、培训质量管理能力及相应的评价内容,适用于对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服务能力的评价。该标准还规定从事成人教育培训工作的专职教师和管理工作者应当取得相应的教师等职业资格并把成人教育培训师资格和成人教育培训管理师资格列为专业资格,作为教师职业资格的补充。同时,各地还努力为成人教育专职教师建立专门的职称晋升通道。20115月实施的《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从事终身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应当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终身教育培训机构的性质,将从事终身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的职务评聘纳入相关行业职务评聘系列。社区学院、社区学校专职教师的职务评聘,可以在教师职务系列中增加设置相应的学科组,参照国家教师职务评聘的相关制度执行。从事终身教育的专职教师在业务进修、专业技术考核等方面与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同等权利。”(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1)此外,该条例还对成人教育兼职教师资格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终身学习文化营造引起重视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终身学习文化是灵魂(叶忠海,2013)。学习型社会建设同终身学习文化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的密切关系:终身学习文化孕育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激励终身学习文化。终身学习思想在我国古代文明中十分突出,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传承动力,其观念之深固,形式之多样,爆发的创造力之巨大,使中国文化历久弥新。终身学习文化的营造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持续注入生命力与成长力。我国在营造终身学习文化的过程中,既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重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近年来,我国尤其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强化终身学习理念的宣传舆论,如举办区域性的全民终身学习周,组织区域性的全民读书活动,建立区域性的终身学习网站,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等新闻媒体,召开终身学习文化的学习研讨活动,结合奥运会、世博会、国际艺术节等各类国际文化活动,举办广场文化活动等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