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使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趋于生活化,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更好的提升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开展是进行其它课堂教学的关键,其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更好的适应社会。但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阻碍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开展。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生活化教学理念进行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制定针对性的生活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以更好的推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开展。
一、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思想品德教学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具体的生活问题出发,以便学生更好的对思想品德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会到思想品德课程的'真谛。初中学生对各类事物都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此年龄段的学生,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要给予他们正确、积极的引导,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思想品德的兴趣,以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最好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借助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够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一部分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和掌握,无法选择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而且与生活实际缺乏必要的联系,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2、知识讲解过多,缺乏生活化例子的引用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好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到课堂教学的相关环节,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但是我国大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只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讲解,而完全忽视了生活实例的引用,并要求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兴趣,而且还会产生厌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