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生活节奏紧张,有些父母忙于工作而忽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关爱,问题学生随之增多。调查表明,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偏激、任性、冷漠、自私、孤独、自卑、嫉妒等等。更为严重的会出现因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有时会发生犯罪的行为,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危害到家庭和社会。因此,教育的责任不仅要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体魄,还需要赋予他们一个健康的心理。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伸出双手,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做点实事。作为教育核心阵地的学校,除了专门开设健康课外,在各科教学中,老师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可行的教育方法。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迅速、学习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他们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合理帮助和正确指导。而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这也符合进一步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实现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客观要求。
二、学会赏识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学期新接的初三级,基础薄弱,落后面大,有不少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纪律涣散。面对这群学生,笔者第一节课就给他们上了一节心理课,列举往届后进生转化的成功例子,并激励他们,一个学生不是天生的差生,老师不会追究他过去的错误,只欣赏他现在的进步。三(2)班的小浩同学思想复杂,无心向学,各科成绩差,经常违反纪律,父母到学校协助教育不下十次,他几度想退学。笔者上第一节政治课,感觉这个同学并不坏,他上课大声发言,也积极举手。笔者也经常提问他,并表扬他。他的智力也不错,每次做练习总是最快完成,而且准确率很高。对此,笔者又在班里大力表彰了他。单元测验时,他做得很认真,一下课就迫不及待想看成绩,笔者面批他的试卷,都是红色的“√”,他的选择题全对了,班里只有尖子生才能做到这样,这次测验他获得了67分。第二次测验他又拿到了70分。笔者很佩服小浩同学,他的智力很好,反应很机灵。如果当初只是责备、埋怨,不给他鼓舞和信心,他或许仍深埋在泥潭里,成为让老师、同学都忽略的人。笔者暗地里为他的进步而高兴,也为自己没有白费心血而庆幸。这个同学的转变是一个好的开始,是其他后来者学习的榜样。可见自信心在人生通往成功之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提高学生自我价值感。老师对学生努力的结果给予肯定,使学生看到努力带来的进步,努力获得的成功,这样学生才会相信努力在提高学习成绩中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學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学生喜欢的学科,通常就是他们学得好的学科。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不以权威者、监督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允许学生来动摇自己的“权威”。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爱;并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得到美的享受,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让学生对教师有亲近感,使学生体验到活动是有趣的,受教育是快乐的,发展是愉快的,从而逐步形成主动参与、敢于争辩的氛围。让思维得到内化,让潜能得到发展,让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四、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触动学生的心灵
在《思想品德》新教材中处处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对思想品德新教材的内容加以梳理,即能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七年级思想品德中的《珍爱生命》一课,可以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生命的精彩,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走近中学》一课,让学生们认识到如何才能使新建立的班集体更加有凝聚力,同学之间怎么相处等等;《自强不息》一课,同学们能领略到自信者的风采和自卑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在生活中超越自负、告别自卑,走向自信……再如初二思想品德中的亲子关系、同学友情、师生结伴同行、诚信等;初三教材中的“正确对待学习压力”“我的责任”等其中也不乏正确看待自己、锻炼心理品质、善于调节情绪、磨砺坚强意志、能够承受挫折、勇于开拓进取、塑造良好性格、陶冶高雅情趣、培养爱国情操、增强自律能力等与中学生心理密切相关的内容。
五、化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困扰,适时给予学困生帮助
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疲劳、紧张、懒散、分心、烦躁、厌倦等情绪,要善于因势利导地进行调适、疏导,并随机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使学生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态,从事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对学习困难生进行个别教育,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技能与自信心,形成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中学生特有的青春期教育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一闪而过甚至忽略不教或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不能从正规的途径获取性知识和正确健康的性心理,不能正确抑制性冲动,就容易产生问题,从而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应该在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发育特点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战胜性冲动。破除学生在性问题上的神秘感,改变对性的无知与困惑,使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性心理。
总之,思想品德教学是一个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教师要在思品课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只要教师富有爱心和诚心,思品教学就一定能把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机且紧密地糅合起来,从而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xx.
[2]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