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中职计算机“导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2023-12-06 18: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目前以实操為主的中职计算机课仍然较多采用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教师先演示讲解,学生再模拟操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但这种教学模式易使学生产生依赖,长期下来,不利于自主学习习惯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培养中职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导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 
  一、“导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含义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导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此基础上,以导学案为载体,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特色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教师导学”, “导”的是学生的学习动力、方法、能力、潜质、创新精神等,而不局限于知识本身;第二,“学生探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下,通过探究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第三,“导学方式”,教师通过创设导学情境、导学案、导学资源等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 “导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程序结构 
  根据中职计算机课的教学实践,“导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程序结构大致归纳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探究动力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案例入手创设情境,并顺势设疑,抛出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导出学生内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学法指导,导探究方法 
  教师提前设计导学案,充分准备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导学资源,对学习任务及思路作必要说明,学习过程给予方法指导。教师的任务在于“导”和“引”而不是“代劳”,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建构过程中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实践探究,导探究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导学资源,对探究问题中的基础知识开展自主探究,对重难点知识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四)总结评价,导探究潜质 
  通过开展有效的课堂总结与探究评价活动,布置拓展性的课后作业,激发学生深入、持久探究的兴趣,开发其学习探究的潜质。 
  三、“导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为按钮添加动作》一课是《FLASH动画制作》中《ActionScript简介》一章的内容。下面以该课为例,谈谈中职计算机课堂 “导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一)课前注重导学资源的准备 
  计算机班男生居多,英语基础较差,加上《为按钮添加动作》一课英文的脚本代码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准备导学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本课采用的导学资源包括:(1)导学文案,包括网页版的动作脚本字典、学法指导文本文档、小组分工记录与评价表;(2)导学视频,难点解说的微课;(3)导学动画 “蛙蛇赛跑” 案例动画;(4)导学网站,可供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课程学习网站MOODLE平台。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因人而异,笔者因材施教,分层设计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与方式,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简单易懂的学习资源,提供导学文案结合微课解说的视频;而抽象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强的学生只需选择文字提示的导学文案即可。为了吸引学生,教师结合学生兴趣设计案例动画等资源;为方便学生使用,把已设计好的导学案、导学资源放到课程学习网站MOODLE平台上,并通过QQ、微信等软件发布预习任务。学生可以随时借助手机登录访问不同的内容栏目提前学习,为课中探究储备相关知识。 
  (二)课中巧用导学方式引导探究 
  1.创设情境,导探究动力 
  学习动力是支撑学生持续学习的源泉。“导学探究式”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结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动力。如《为按钮添加动作》一课,播放“蛙蛇赛跑”的动画,创设任务情境:广告设计师小明为学校设计了一个校运会宣传片“蛙蛇赛跑”动画,成品交回来后,校方对此表示不满意。提出问题:该动画存在什么问题?假如你是广告设计师小明,你该如何改进才能让校方满意? 
  此教学情境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色:(1)以学生熟悉的故事“龟兔赛跑”及校园事件“校运会”为背景,有亲切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2)以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呈现案例,生动有趣;(3)针对专业,假以学生广告设计师的角色并顺势提出问题布置任务,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责任感;(4)动画设计留下技术缺陷,契合探究内容——动作脚本预留自主建构知识与技术、解决问题的空间。课堂开始,学生被迅速吸引,一改以往昏昏欲睡的课堂现象,出现了“跃跃欲试,勇于挑战” 的挑战心理及探究欲望。 
  2.学法指导,导探究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导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探究学习。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应安排必要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导学探究式”教学的学法指导主要是将学习任务设计成具体可实施的探究问题与操作步骤,教会学生根据需要使用导学案及导学资源,明确学习任务、思路及方法。 
  如下表1的学法文案中,ActionScript 2.0 字典是其中一个学习资源,内容涵盖所有的动作脚本函数,以文字形式举例说明每个函数的涵义、格式、用法。对任务1 的探究,学习难度不大,学生以自主学习探究法为主,即可以通过自主阅读“ActionScrip脚本字典”区分众多函数(该字典收录了众多的动作脚本,并以文字的形式举例说明各函数的含义及书写格式),找到stop()函数,打开FLASH软件输入相对应的函数验证。任务二是本课的难点,学生除了可以自主学习探究,还可以通过QQ、微信群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借助动作脚本字典、导学网站、微课视频等集体讨论完成。如此给予明确的学法指引,引导学生根据学习难度选择探究方式,针对性地使用学习资源,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实践探究,导探究过程 
  中职生的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具有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发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在实践探究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实践探究环节,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灵活运用各种探究方法。探究方法包括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任务的探究难度决定着探究方式的选择。任务难度不大的活动,学生只要自主探究即可;难度大、整体性强的项目,或者重难点内容,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如:本课任务一中探究的是简单的动作脚本函数:Play()与Stop()、Goto语句的区别及用法。学生只要运用导学网站、导学文案、动作脚本字典等导学资源,可自主探究。任务二中设置的探究问题tellTarget()函数的含义及用法是本课中的重、难点知识,对于函数GotoAndPlay()与tellTarget()的用法及书写格式比前者复杂,因此学生除了需要借助以上导学资源,还要观看可视化配解说的导学视频,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方可达成学习目标。 
  (2)注重递进式导学。如任务二的探究是建立在任务一的基础上,任务难度由浅入深,呈梯形递进式逐渐上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发展特点。任务一的成功探究让学生初尝自主探究的成就感,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为任务二的探究做好了知识的铺垫和经验的积累。 
  (3)注意过程性指导。为了帮助学生及时排除探究障碍,笔者通过巡视课堂,对小组的个性问题给予个别辅导,对共同存在的疑难问题以广播方式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疑难。自主与小组合作探究的结合,让学生既能独立探究,又可以互相学习,协作交流,各展所长,不仅促进了探究目标的达成,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探究能力。 
  4.总结评价,导出探究潜质 
  根据学生的认知条件和学习基础,学生的探究学习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保持持续探究的热情。总结评价,包括课堂点评、学习评价、作业布置三方面内容。课堂点评主要是亮点点评,包括优秀作品、学习精彩片段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多元化的学习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知识性总结让学生查漏补缺,系统掌握知识,为进一步探究奠定知识基础;拓展性的课后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发散思维,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以上四个要素形成合力,导出学生的探究潜质。 
  如,本课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在线评价、组员互评、教师评价,多方参与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合理,促进学生多角度采纳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作品;有助于从多方面欣赏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给予学生鼓励从而保持探究热情。本课的课后作业:为动画添加一镜头,当小花蛇由于骄傲自满在比赛途中停下跳舞时,在努力赛跑的青蛙却已经悄悄抵达终点,并为此情境添加控制按钮,促使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不同的方法达到相同效果,或展开更深维度的拓展性探究学习。 
  (三)课后善用作业反馈深化探究效果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拓展探究学习,深化探究效果。为了不让作业布置流于形式,教师需要实施有效的作业管理,不仅督促和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而且要建立有效的作业反馈机制。如本课通过在MOODLE课程网站上发布作业,教师可以随时观看学生的学习完成情况,也可以通过自带的通讯功能短信提醒学生及时学习。学生提交作业后能看到分数和教师的反馈及修改意见。如此将课后探究行为落到实处,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课后探究也可能生成新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利用作业反馈加强指导和引导,将新的学习资源收集记录,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素材。 
  四、“导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实施小结及思考 
  “导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程的应用,取得了以下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及学生的学习实践,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课前提供大量的以重复利用的学习资源,将教师从烦琐的讲授中解脱出来,将精力转移到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上,更好地指导学生;对学生来说,从导学案中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学习计划,自主把握学习进度,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导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仍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注意教师的角色转换,避免代劳;从有利于推广的角度不断完善该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课堂中实施“导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着眼于课前注重导学资源的准备、课中巧用导学方式引导探究、课后善用作业反馈拓展探究维度,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该模式的具体实践过程,还需根据具体的学科与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更多的操作策略有待进一步探讨。. 
  【參考文献】 
  [1]孙怡虹.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探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2]陈红梅.“三导”探究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5(18):115-116. 
  [3]赵晓瑞.“导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在“CorelDRAW矢量图设计与制作”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 2014(20):48-5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