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我国基础教育研究论文(共2篇)

2023-12-07 04: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我国基础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保持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基础教育不均衡的现象。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化发展不仅不符合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价值观,而且还容易引起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因此,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对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选取深圳市罗湖区作为基础教育研究对象,将相关的理论研究与罗湖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研究。该研究对于促进罗湖区乃至我国其他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的框架结构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基础教育及其均衡化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学习和总结,为本研究指明方向;第二部分,对相关的理论和概念进行阐述,为本文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调查分析罗湖区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现状;第四部分,分析罗湖区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第五部分,提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本人认为,可以采取用教育公平的理念引导基础教育改革、建立教育经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建设能够合理流动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推行标准化学校建设缩小办学差距等措施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

  本文的创新点有两点:第一,本文的研究范围更加具体,将研究对象具体到区域内;第二,本文建立了衡量基础教育相对不均衡化的指标来对区域内基础教育不均衡化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本人掌握的理论知识还不够系统,调查分析时也不够细致全面,所分析的问题以及原因不够深刻,所提出的对策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还请各位老师多批评指正。

  从政治学的角度,有学者认为,教育不平等源于阶级不平等,阶级不平等导致了教育特权的产生,教育特权是教育不平等的根源。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应是教育资源分配公平和机会分布公平。从文化学角度,认为应该从物质、制度和心理意识三个层面对教育公平重新进行解读。从教育法学角度,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应体现为受教育基本权利的平等和非基本权利的不平等。

  人生而平等,教育公平是构成一切社会平等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教育公平,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平等就无法实现。教育公平主要体现为教育内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公平和教育外部(投入、资源配置、政策等)的公平。教育公平的实现应该以为社会处境最不利的人群提供更好的教育政策倾斜为目标。教育公平不仅要解决受教育阶段内人与人之间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更要解决在受教育阶段之外的终其一生的教育不平等问题。

  由于科技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凸显,教育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放眼世界,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都清醒认识到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因而不断增加投入,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并取得较大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基本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好坏对国民的整体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建国之前,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基础教育难以普及,这也是导致我国国民素质长期低下的根本原因。建国后,为了提高国民素质,我国政府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突出表现就是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社会群体之间严重不均衡,从而导致了基础教育在数量、质量上的失衡或者不公。基础教育资源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家长、学生、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严重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问题,经济发达的国家早就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韩国针对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推出的“教育平准化”政策、日本为了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所制定的“学校教育均衡”发展路线、英国通过优质学校接管薄弱学校、实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机制等。为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国在2010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了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由此可见教育公平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成为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不可否认,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教师队伍的教学层次存在不均衡化的现象。由于教师队伍的流动性比较差,因此必须要通过制定各种措施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使先进地区或学校的教师带动落后地区或落后学校的教师,从而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

  推行标准化学校建设能够对教育均衡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深圳罗湖区近些年大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不少成就,本人认为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工作:

  推行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中小学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不同的学校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差距过大,势必影响将来学生的发展。推行标准化建设,就是地方政府按照当地经济发展、财政收入、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硬件和软件等方面按照某一标准进行建设,使区域内的中小学在办学条件上基本实现均衡发展,这样就会大大减轻“择校”现象和就近入学难得情况。当然,推行标准化建设并不是像企业生产产品一样,把所有的学校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而是在保持学校特色的基础上,尽量的减少区域内不同学校之间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差距过大的情况,从而实现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2篇: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研究

  小学教育管理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渐渐凸显出来,只有充分发挥新课改的推动作用,才能使目前小学教育阶段中存在的不足得到彻底的改善,从而促进小学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目前,社会各界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长期以来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根据新课改的实际要求,积极有效地推动小学教育理念的全面发展,并根据实际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道路,从而促进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当前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因为教育体制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在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现有的师资力量已经满足不了实际的教学需求。在全面发展小学教育的理念下,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协调能力,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大多数小学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素质并不符合目前小学教育的要求,而且还存在很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不良的思想状况,这些都是严重影响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2)现有的教学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人们已经将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教育作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但是很多小学现有的管理理念以及方式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个性化思维的发挥,从而无法进行教学的创新,不但降低了新课改推广的效果,也无法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效果。(3)没有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重视,教师也没有积极地引导学生,仍然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关注度较低,从而造成了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总是感觉枯燥乏味,经常产生抵触学习的情绪。同时教师在没有清楚具体原因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惩罚,从而导致抵触情绪被进一步放大。大量的课后作业,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不但制约了学生其他情趣的培养和发展,还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提升策略

  1.提升小学基础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策略都是由教师实施的,所以,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以及个人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促进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效果有效提升的主要工作。具体的说,首先,必须将小学教师的招聘门槛进一步提高,严格按照要求招聘,将责任强、专业素质高的教师充实到师资队伍中;其次,实行奖励性的薪酬制度,使教师的待遇水平提升一个档次,同时根据教师整体的考核结果确定最终奖励薪酬的高低,将教师教学热情充分激发出来;最后,定期进行教师专业素质、教学能力以及工作责任心等方面的培训,从而确保师资队伍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切实满足小学教育的需求。

  2.营造小学基础教学创新氛围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发展。以新课改理念为基础,学校管理者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进行创新,才能促进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刚刚踏上教育岗位的年轻教师,必须给予其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创新,同时对其创新行为给予积极的鼓励。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学校管理质量、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且也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3.对小学基础教学评价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学评价的进一步优化,将新课改背景下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出来。同时新课改也提出了建立全面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这一新的要求。学校进行的评价机制的改革,也是学生发展的核心。但是,目前教学评价工作在小学基础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往往都是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严重忽视了针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客观评价。因此,必须以新课改教育理念作为指导,进行教学评价机制的深入优化,将学生从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思维中彻底解放出来,实现学生心理素质、自主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使学生可以充分认识自我,激发出其各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不但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管理者必须充分发挥新课改的推动作用,从实际出发,总结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这样不但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小学教学的效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