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赣榆县金山镇地处苏鲁交界,位于赣榆县北部,是苏鲁两省交界处一块极为美丽的农村,这里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诸如田园池塘、小桥流水、虫鸟花草……这一切无不给小学科学课教学提供了独特的课程资源,我们利用这些资源为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服务,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真正的有效性课堂,并在教学过程中寓理其中,寓乐其中,作者就此进行尝试,不妥之处,请指正。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程资源 有效性课堂
恩格斯说:“科学就是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的材料”。所谓“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所谓“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就是用积极的态度理性地、实事求是地对待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我们地处江苏苏北农村地区,教学条件比较差,不可能有城市学校的电教设备,但是,我们有大自然天然的资源优势,田园池塘、小桥流水、虫鸟花草等等无不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教学素材,我们亲手建立的科学教育园地可以说比连云港市任何一所小学要漂亮得多,种植的生物种属有260种。这些正是我们进行科学教育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利用金山乡的课程资源,积极地进行具有农村科学课程有效性课堂的建构。主要在下列三个方面进行:
一、利用资源优势 开展自然教学?
我校位于赣榆县北部,在历史上曾经是徐福道士的故里,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郯庐大地震,向东就是海州湾,自然资源条件十分优越。这里的农作物不但丰富,而且蔬、果、茶、桑、卉等特色种植栽培基地享有盛名,有“果茶之乡”、“鹌鹑之乡”之称,被誉为“苏北一枝花”。
金山镇还有一个独特的天文现象就是多彩虹,借此,在讲授“彩虹”教学时,组织儿童到校门前的小河边,背对着阳光做“拨水”游戏,在愉快地玩耍中,使学生意外的发现了与彩虹类似的景象,于是因势利导,非常轻松地揭开了彩虹形成的奥秘。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到河边去考察水质是否被污染,观察河里生物的种类、形态、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等和卵石的形态;到田园去考察分析土壤成分、种类、保水性及农作物生长状态情况;到山坡上去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性态构造和生长环境,并适当采集制成植物标本;还有目的组织学生开展捉鸣蝉、捕蝴蝶、斗蟋蟀、学鸟叫等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既学得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观察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能力;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体地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达到了自然教学大纲从知识、兴趣、能力和德育四个方面的教学目的。?
二、建立科学园 优化课堂教学?
我们金山小学为了有效地进行科学课程的教学,依托周围的环境资源,建立了自己的科学园,种植的生物种属有260多种,地质馆、科学馆。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活动中认识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学生在观察、实验、考察和讨论等认识活动中,接受和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 我们的教学活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每一节的认识活动都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一节课的学习都要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过程,所以要根据每一节中认识实践活动的阶段来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获取知识的结果。例如在《物体颜色》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园地实验法,利用室外充足的阳光,分别研究七色光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的情形及各种颜色的物体反射太阳光的情况,两个实验都是学生在自主地探索现象,整理分析现象,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合理、灵活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更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积极进行探究 抓住科学灵魂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无论是获得知识、探索真理,还是追求自由,都离不开探究行为和探索精神。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
我们在实践中,主要的探究活动有以下三点:
1、探究活动以问题为导向并围绕问题展开,例如:根据我校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让学生探究地震产生的原因(当然,教师在过程中也是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地震分布的规律,从而逐步形成必要的智慧品质。
2、探究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活动,要使参与者能够具有主动性,就必然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使得学生们们有探究问题的欲望,这是探究的原动力,实践表明,只要真正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就能够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主体的潜能或潜质得以极大地调动和开发。
3、探究过程必然引起情感体验过程。学习者遇到困难境况时的困惑,发现问题时的兴奋,还有怀疑和惊讶,问题或困难终于得到解决时的愉悦与自豪等等,这些体验都是有助于科学、科学精神的形成的。
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 科学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越来越体悟到我们的科学教学,固然离不开科学教材的学习,但更应该重视一些活的知识的学习,从生活中学习,从社会中学习,从学生自己的身边学习,这样的学习是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的学习。
学好这门课对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广大的农村小学来说,开好这门课还有利于落实“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劳动致富、渴望人才 的要求。”几年来我们开展利用家乡资源优势进行课堂教学,对于建构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课堂起到了极为显著地效果。我们将不断探索,力求更高、更好。
作者简介:
姜霞,女,江苏省赣榆县人,中共党员,1960年11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长期从事小学科学学科教育教学。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获省市级以上奖励12次,连云港市333工程骨干教师,赣榆县首席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