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5-12-16 15: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近年,全国上下都在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研究自然提到了议事日程,目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怎样把创新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创新教育有必要吗?

  一、创新教育是一把打开儿童潜在智能的金钥匙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新的教育发展的主题,那就是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研究表明,音乐手段确实能对生物的细胞、器官、神经和大脑等起到激发、诱发、协调等作用。此方面的事例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牧师组奶牛听音乐,乳汁能变稠变多;园艺师给一只蕃茄每天听三个小时的音乐,能长到二公斤多重;生病人听音乐,应能减轻痛感;儿童中喜欢吹拉弹唱的,总是比别的儿童聪明。这一切都说明了:音乐确实可以益智提神。

  二、创新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音乐教学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实践机会,通过这些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多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活动,能使那些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性格内向的学生得到较好的锻炼。比如,大型合唱等多形式的音乐活动,能使之找到立足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又如,学生演唱活动,人的整个状态必须立即调整到最佳状态,否则,一首歌只有二至五分钟,不可能有长时间的调整,这不像在做考试卷,紧张了可调整几分钟,不会影响他的整体发挥,若是在演唱,就不可能有几分钟时间让你调整,它的整个过程只有那么几分钟。所以,小学生学习音乐直接培养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应激能力要强,经常得到这样训练的孩子长大了,他的心理素质能差吗?

  那么,创新教育实施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创新教育应充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彰显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认真研究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等旧的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探索式等新的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要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

  二、创新教育对学生的双基要求会更高

  世界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与已知元素密切联系,都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上。实行传承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不等于就可以降低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那种把“传承”与“创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没有“传承”何以创新?如果让一个既不认识也唱不准乐谱的学生创作一段短小的旋律,他能做到吗?问题是“那种填鸭式”的教育法应该废止。那些并非经常使用的知识信息,不要强塞给学生,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

  三、创新教育强调音乐课中音乐语汇的运用

  想象与思维关系密切,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性思维。孩子们的观察力细致,想象力丰富,而且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奇异的想法,我十分珍惜和尊重孩子们的这种兴趣与异想,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想象思维有的很独特。如在一次节奏练习课上,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组模拟人走路的节奏型,一学生写出一般节奏型2/4××××××大多数学生通过联想都会说这是健壮青年人均匀走路的步伐;有一学生写出4/4×-×-×-×-×-×-说是爷爷奶奶缓慢的步伐声;当我写出3/4×××××××××的节奏时,几位聪明的孩子说出这是老爷爷老奶奶柱着拐杖走路的声音;一位机灵的学生冒出这样一组节奏2/4中八分附点音符的节奏来表示跛脚人的一跛一拐走路,清晰地、准确地、将他的附点表现了出来,我让同学们报以鼓励的掌声,告诉他们,以后我们还将学习更多的、更有趣的节奏,只要大家勤于思考,发挥想象,应能够想象出更新颖、更有创造性的事物来。

  音乐课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一、教学思想体现创新性

  过去,我们的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多灌输式教学,不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禁锢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探索和创新。其实,勇于发现和探索,鼓励大胆想象才是当今的创新教育的要求。例如,让学生自己挑选喜欢的乐器,摸摸、玩玩、听听,要求将手中乐器至少发出三种声音,用乐器音色表示草地、大树、屋顶等,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样能体现自主、开放、创新的教学观念。

  二、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它包括教师的教授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会学生为目的,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为此我们要把教会改为学会,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从而给学生大胆发问和创造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求知,实践中创造,让每个学生的智、情、意、行协调和谐地发展,发挥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三、要重视学生参与的程度、体验程度,不必过分苛求学生创作的效果。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由于儿童年龄较小,音乐修养不够丰富,创作技能水平不高,但是创作出好的作品并非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参与和体验的程度,这会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深刻记忆,对音乐不要过多的解释,要描述,不去寻求统一的答案和结果,而要寻求创作意识的培养。

  四、要精心创设音乐创作教学情境

  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前提和基础,创设良好的音乐创作教学情境,目的是唤起学生的音乐注重,熏染学生的创作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开始,教师挑选两首作曲家在儿童时代创作的乐曲或歌曲播放,再简单地述说乐曲所表现的内容,让学生静静地欣赏,使其感到轻松愉快。尔后,告诉学生,这融进了特定的情境中,注意力即会全都集中于眼前的景象。教师再适时予以鼓励。由于好奇心,好胜心的驱使,学生跃跃欲试的心境便会由然而生。学生对音乐创作学习期待的、渴求的良好教学情境应随之形成,为创作的开展作了辅垫。

  要搞好音乐课的素质教育,首先从思想观念上加以根本地改变,要加强投入,在小学这一基础教育阶段,把音乐课和其它学科放在同等高度来认识,要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同时还应向社会、家庭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素质教育的意义,明白音乐在现实生活及素质提高中的作用。创新教育是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音乐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吸纳新知,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