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整合地方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2015-12-13 11: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的课程的出现,我校就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与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就从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具体的操作途径与方法、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几方面进行阐述。通过近几年课题的研究及课程的实施,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综合实践 途径 方法

  一、课题研究背景:
  1、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是“基于载体的活动”,更是“基于资源的学习”。
  2、我校比较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继开发了“南山竹海”、“横涧茶场”等实践活动基地,积累了一些课题相关的经验,为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二、课题的界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强调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突出综合性。
  三、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又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策略
  2、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的理论。
  四、研究目标
  我们通过“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与方法”课题的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对自然、社会等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培养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2)行动研究法。(3)经验总结法。
  六、课题操作途径与办法:
  1、营造学习氛围,让教师在学习中理解与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开始我们对之了解甚少,《新课改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案例》、《新课改校本研究与课程新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等书成了我们实践的指南。
  2、搭建研究平台,让师生在实践中反思与感悟。

  (1)、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让资源现出来。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要努力重塑学校文化,培植学校的创新文化氛围,大力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为了使学校成为学生创造的乐园,全校每班都辟有图书角、科技角、生物角,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努力把实践意识的触角伸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所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学生的心灵与情操。
  (2)、构建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让资源多起来。
   A、围绕各种环保节日开展大型的主题活动
  在各种环保节日来临之际,我们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力求人人参与,在活动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B、形式多样的考察活动
  我校地处天目湖320平方公里三期旅游开发区,有着优良的环保教育素材,这里风景独特,竹海万亩、茶园、栗园等自然生态农业开发区,为此,我们尽量地挖掘各类素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多次组织学生走进竹海、走向石矿,融入大自然去参观考察。在各种考察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与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领略到“绿色与生命密切相关,绿色与健康时时相伴”这一环保真谛。
   C、深入人心的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是一种参与性的自我教育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面向公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知识宣传活动,体现了学生在环保中的主人翁精神,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参加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使环境教育收到实效。
  (3)、留心校内外生活中的动态呈现,让资源活起来。
  课程资源蕴藏于学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师敏锐的思维之中。因为好奇,学生会有许多值得探究的问号;因为敏锐,教师会有许多值得尝试的方案,教师即资源,学生也是资源,师生在教学生活中往往还会自然生成许多新的资源。把“蓝天”当作学校,把“小溪”当作课本,把我们可见、可闻、可得的一切去粗存精,让这些也许沉睡的资源动起来,活起来。
  (4)、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库,让资源聚起来。
  实践中我们感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处于一个不断生成的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这种“活页”式的资源可以随时增加,也可随时重组,随时完善。因此,我们根据实际搭建了一个大的框架,分出主题,分出块块,平时注意将一些已成雏形的东西归入其中,形成一个资源库,这既符合经济原则,又能使资源鲜亮地呈现出来,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
  3、关注课程实施管理,让教学处处皆相长。
  我们深切地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别于其它的学科课程,落实管理显得尤为必要。作为学校管理层,一方面要努力发挥起提纲挈领和协调推动的作用,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一定的理论指导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具体操作时勤于积累和反思,不断丰富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思考,形成富有个性的各种合理化建议。
  另外,我们还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努力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增加内涵和外延的开放性,使研究不断富有生成性与生命性。
  4、关注校本特色建设,让实践处处皆难忘。
  校本特色则是优质课程实施的标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激励了许多教师积极参与到校本开发与实施的队伍中来。目前,我校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有:《茶文化》、《手工》、《泥塑》等,这是我校实行“开发示范—组织实施—经验推广—组织实施”模式的成功体现,也是行动研究方法的成功利用,从而逐步推广校本课程的发展。
  七、主要成绩:
  1、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在课题研究中,始终围绕“以学生为本”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语)的幸福体验,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锤炼,素质得到了提高。
  2、课题研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在课题研究中,领导班子率先垂范,科研骨干典型引路,全体教师热情参与,积极开展教科研究活动,扎扎实实进行教改实验研究,让科研与教研相结合,将课题研究渗透在日程教学工作中,使课题管理愈加规范有序,愈加科学高效。
  3、学校的办学内涵得到了丰富,办学特色得到了加强。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我们以点带面,带动了学校的可持续的发展,学校的科普教育已初见雏形。
   4、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们走出校门,面向社会通过调查、走访、宣传、亲身实践等形式,充分利用社会范围内一切有利因素开展活动,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种种方便。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