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015-12-13 11: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他们的思维角度出发,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故事、游戏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方法,激发小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激发兴趣  故事导入 多媒体手段 动手操作  游戏活动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事物认识的反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对所学科目的加深而产生,也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或家长、朋友的影响加以培养,它也可以因为遇到困难无法克服而逐渐消失,也可以通过帮助或辅导解决困难而恢复。笔者任教小学数学教学多年,在掌握课标要求和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外校教师和本校同行们的理论和经验,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进面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积极作用,收到较好的效果。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故事导入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每次上课,根据教材的内容,我自编一段故事,配上一段音乐,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境,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我校每个班级都有四十个学生,单靠教师控制课堂纪律,教学秩序难以维持。但一说到讲故事,教室立刻安静下来,个个竖着耳朵听讲。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里,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小故事营造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我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小牛和小马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兔庆祝生日。去森林要坐公共汽车,他们一大早就到车站,买好车票。小牛的座位号是25,小马的座位号是35。过了一会儿,小猴司机开着中巴车来了。小猴司机想考一考小牛和小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小牛和小马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他们想回去问问小狗,可时间又来不及了。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马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马。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就学会了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新知识
  在现代社会里,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随着媒体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能够在一种媒体上表示、传递和处理多维化信息的多媒体系统,它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声集成在一起使得各种媒体互补,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多媒体计算机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通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情感需求。例如,在学习“10的认识”这个教学内容时,教师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出现画外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 起,就比你大。”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教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
  三、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新知识,培养思维品质
  我国思维科学的开拓者钱学森指出:“小孩子的思维也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到抽象的”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运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每进行一种操作时,首先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看清题意,再想一想,你在操作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该如何做。坚决克服不经思考,盲目动手的毛病。
  四、用游戏活动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心理学家艾里康宁关于儿童主导活动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小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这个时期的孩子,借助游戏活动从初步学会理解人的某些行为,掌握了粗浅的生活经验,形成了象征性机能和想象能力正在向通过对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逐步了解并掌握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其规律的阶段转变。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生的精神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教学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锻炼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创设的环境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优良的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心理因素协调发展起来。
  总之,教学中要因势利导,根据教材和实际,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