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的良师,他们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体、从游戏中强健身体、锻炼思想、学习做人。《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规定:“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它指出教师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时,应该以游戏为基本的教学手段。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就是 “在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作为比较抽象的数学教学,更应该紧密的和游戏结合起来。游戏能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能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能最大程度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游戏的过程还是幼儿学习交往、学习合作、锻炼意志的过程,是促进幼儿社会性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幼儿数学游戏的设计和游戏在数学活动中的应用两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一、幼儿数学游戏的设计
有些教师想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却不知从何下手,有些教师掌握的数学游戏寥寥无几,有些教师费尽心机设计出的数学游戏却不能引起幼儿的共鸣,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那么在游戏的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我们总结以下几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1、游戏的设计要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幼儿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的认知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设计游戏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让游戏贴近幼儿的生活。
例如:小班幼儿对鲜艳的颜色非常感兴趣,在《按颜色分类》这一课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系列游戏:首先教师为活动准备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海洋球,让幼儿为“球宝宝找朋友”。幼儿首先关注到海洋球颜色的不同,纷纷动起手来把相同颜色的球放在了一起,说:“红宝宝和红宝宝是朋友,绿宝宝和绿宝宝是朋友·······”。随后进行一个“送宝宝回家”的游戏:红宝宝的家是一间红房子(红色箱子),绿宝宝的家是家是一间绿色房子,蓝宝宝的家是蓝色房子······现在宝宝要出去玩(把各色球随意撒在户外地上),请幼儿把宝宝送回家吧。幼儿兴高采烈的在场地上奔跑着,把一个个调皮的“宝宝”捉住,并按要求送回了家。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2、游戏的设计要找到幼儿的兴趣点
成人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愿望多是由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体需要的结果,因此他们的学习意志目标明确;而在幼儿时期兴趣却是学习最直接和最有力的动力。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任何事物,都是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和实施教育影响的契机。幼儿对某一个现象和事物感兴趣,教师不要熟视无睹,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因势利导,展开教育活动。例如:在2008年的夏天,北京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孩子们还沉浸在奥运的激情和梦想中,《北京欢迎你》成为孩子们经常哼唱的旋律。在《学习双重排序》这一课时,我们设计了一个《我是小小志愿者》的游戏:北京奥运会开的如此成功,小动物们也要举行一个奥运会,我们来当志愿者吧。首先请志愿者把运动员们带出场:第一个出场的是小鹿(请幼儿从操作材料中拿出小鹿摆在第一),第二个出场的是小熊,第三个出场的是小狗······幼儿依次把小动物按顺序摆好。双重排序对4、5岁的幼儿是有一定难度的,为让活动更贴近幼儿生活,我们画了一栋“小动物宾馆”,首先让幼儿来玩“坐电梯”的游戏,先坐“电梯”到2楼(幼儿用手指从一楼慢慢升到二楼),看看二楼有几间房,幼儿一边指一边数: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再到五楼看看吧!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宾馆有六层,每层有五个房间。现在小动物要回宾馆休息了,请小志愿者为他们安排个房间吧!小朋友热情很高,有的说让小鹿住在一楼第二个房间;有的说让小狗住在三楼第五个房间;不一会小动物都找到了自己的房间。小朋友兴奋的像真的参加了一次奥运会一样,很有成就感。
3、为游戏创设轻松愉快的游戏情境
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情境性,游戏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让幼儿更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来。创设游戏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意识的创设一些轻松愉快、诙谐有趣的故事情境是不错的方法之一。无论是大班、中班、还是小班,所有的幼儿都喜欢听故事,把故事和游戏有效的结合起来,能更好的增强游戏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指定分类》这一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根据图像的形状、颜色、大小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图形宝宝要去春游了,有三辆汽车,图形宝宝该怎样分?到公园了,宝宝要分队做游戏,该怎样分?找地方休息了,图形宝宝又该怎样分?整个游戏用故事情节贯穿,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体验到了数学活动的乐趣。另外,为游戏配上合适的音乐,对游戏情境的创设也很有帮助。
4、游戏的设计应把各领域有效整合,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
《纲要》将学前教育分为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科学五大领域,提出:“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去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新《纲要》把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观,把教育提升到“幼儿教育整体观”的新境界。这也要求我们在设计和实施数学游戏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数学领域,要着眼于幼儿的整体的进步和发展。例如:游戏“开商店”,有的幼儿当“顾客”,有的幼儿当“售货员”。游戏中我们鼓励幼儿大胆的和同伴交流,比如有礼貌地和“售货员”打招呼,说出自己想买的商品,按商品的价格拿出相应的“钱”,并对售货员的服务表示感谢。虽然这是一个练习加减法的游戏,但在游戏中孩子们通过交流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去购物,促进了幼儿社会化的发展。另外,数学游戏和体育游戏也可以很好的结合起来。如:在《比多少》的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一个《投篮游戏》,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我请幼儿数一数每组各投进了几个球,比一比,谁投的多,谁投的少?少几个?多几个?我们还设计了《偷地雷》的游戏,幼儿通过跑、钻、爬等“偷”到“地雷”,比一比谁偷得“地雷多”谁偷得“地雷少”。使幼儿在玩玩乐乐中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获得了数学知识。
一个好的游戏处处闪耀着教师智慧的光华,需要设计者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既要有一定的知识性,还要有趣、好玩,让幼儿自然而然的走进游戏,在游戏中观察、摆弄、发现、探索,进而了解周围的事物和环境。
二、游戏在数学活动中的应
用
福禄贝尔说:“游戏是儿童生活中快乐的活动,是表现和发现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好的活动方式”。游戏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会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能极大地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产生较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在数学活动中渗透游戏教学,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具体如下:
1、在情景游戏表演中渗透数学知识
《纲要》的指导思想是:儿童的发展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发展特点实施教育。幼儿喜欢听故事,而且不厌其烦,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故事中的情景安排一些数学知识。如:学习5以内的数时,先给孩子们讲故事《草莓红了》,然后让幼儿做游戏,小朋友扮演小兔去森林里摘草莓,小兔摘了5颗草莓,并把5颗草莓卡片拿出来。小兔先送给小鸟一颗草莓,后送给小鸡一颗,最后又送给老鼠一颗,还剩下2颗草莓怎么分呢?让幼儿继续想办法。这样不仅学会了认识5,还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角色游戏“娃娃超市”通过购物游戏可以学习分类、组合、排序及量的比较。
2、在体育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这正说明了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而体育游戏简单有趣,正符合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符合幼儿生理特点的体育游戏中。如: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老师扮演大灰狼,幼儿扮演小羊,每次抓到小朋友,就让幼儿点数几只小羊被抓到了,谁没有被抓到,从而锻炼了他们的奔跑能力和数数能力;游戏“高人和矮人”,可以加深幼儿对高和矮的认识;幼儿排队走路时,让他们观察谁在前,谁在后,谁走的快,谁走的慢;比赛跑步时让幼儿学习速度的守恒;大班体育游戏“跳图形”可以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投掷游戏“喂小鸭”可让幼儿练习数数和比较多少;跳跃游戏《采桑叶》让幼儿轻松愉快的学习了单双数。这样幼儿在体育游戏中不仅煅炼了身体,还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数学知识。
3、在音乐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
音乐是打开幼儿智力最好的钥匙,也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因此,在幼儿刚刚接触数字时,由于幼儿对数字的概念很模糊,我们可以让幼儿听许多关于数字的歌曲,如幼儿熟悉的歌曲《找朋友》,两名幼儿扮演好朋友,随着音乐一边唱一边跳,然后再交换朋友,很好的理解了2的含义;此外还有歌曲《我家有几口》、《手指歌》、《小小手》、《鸡妈妈数小鸡》等,都对幼儿的数字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
4、利用玩具做游戏渗透数学知识
玩具是幼儿的玩伴,利用玩具不仅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幼儿每次玩雪花片,都是插一些简单的图案,时间久了也失去了兴趣。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了新的任务,如:按红、黄两种颜色插一把长剑,比一比谁的长,谁的短;按老师的要求在手指上套上不同数量的雪花片;把形状一样的玩具放在一间屋里。玩雪花片和串珠时,让幼儿练习颜色的排序,让幼儿玩点子与数字等量匹配,按玻璃瓶上的数量把相应数量的串珠放到瓶子中;玩沙子时,给幼儿提供各种形状的杯子,让幼儿感知量的守恒;这样他们在每一次玩玩具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收获,孩子们兴趣很高。
5、在随机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
日常生活是指幼儿一天进行的各种活动,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途径。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对幼儿产生数学影响的事情,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及时抓住不同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如:不同的季节树叶也不同,可以让幼儿观察春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它们有什么不同?还可以让幼儿拾树叶拼成各种图案;餐前让幼儿观察点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的衣服是什么颜色,上面有几粒扣子?上楼梯练习正数,下楼梯练习倒数;吃午饭时让幼儿利用筷子学习单双数,还可以利用碗和筷子进行对应配对;在组织幼儿郊游、散步等活动时,可以随机、灵活的引导幼儿认识和复习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这些简单的事情具有经常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使幼儿在自然、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萌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指出:“游戏对于他们是学习,游戏对于他们是劳动,游戏对于他们是重要的教育形成。”只要把游戏渗透到抽象的数学活动中,一定会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孩子们喜欢数学,愿意学数学,并且身心获得和谐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