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

浅谈如何开展中职语文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2015-11-10 09: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其优秀的理念为中职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出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内涵的片面认知,对其教学特性的理解是模糊的,存在活动开展误区。因此,笔者就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经验,从特性、注意事项、评价作用等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开展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关键词:中职; 语文课程 ;综合 ;实践活动

       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的模块式教学,每一模块包含“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大板块。2009年秋季,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就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列为新课型专项内容。同年,福建省语文学科教学委员会就组织了专家来榕进行研讨。2010年9月,福建省语文学科教学委员会组织中职语文教师在福建省邮电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现场说课竞赛。这个优秀的理念经过专家的推荐、名师的指导,激发起我们一线教师积极投入尝试摸索。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语文综合实践”成为了独具职教特色的语文教学活动,也成为当前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亮点。但是,我们无须讳言,针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新课型,有的老师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内涵的认知还是片面的,对其教学特性的理解是模糊的,存在活动开展误区。
  因此,我们要认真思考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特性、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评价等诸多问题。
 一、中等职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
   1、教学活动课程化。 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独具中职语文教学特色的、能拓展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内容。教材对“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块的编写遵循着“由知识到能力、由能力到运用”的原则,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是有序的、系统的。但是,从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来看,许多中职语文教师没有把它当作一门课程来加以重视,使得综合性学习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2、项目活动定位化。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把自己掌握的语文知识与技能投射到社会实践中,并在实践应用中举一反三增加新知、提高能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语文,提高自身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如将活动课上成主题班会课,或为文娱汇报演出。这样的活动,不单是语文老师能胜任的课,任何老师都可操作。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大纲中,确定语文教学任务是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语文元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点,不能被忽略,活动要突出语文“听、说、读、写”应用功能。
  3、教学情境多元化。从活动资源开发角度而言,课题选择不应局限各单元后的几个语文综合实践题,活动课内容可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兼顾学生专业特点,确定活动项目,体现就业导向。还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文本中由学生发掘与专业相联系的跨学科资源,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社会这条线开发资源。在多元化的教学情景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从活动环境创设角度而谈,通过模拟各种职业情境让学生以准职业人角色融入实践活动中,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情境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环境,引导学生利用教学资源和课外资源,加强知识学习与能力运用之间的联系。从评价主体角度而说,教学活动评价要倡导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合,这也是教学情境多元化的表现,教学活动评价要重视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发展的功能,尤其要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
     4、师生关系和谐化。 要确立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这一“主体地位”体现在学生体验、感悟、积累、应用等活动过程。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根“拐棍”而不是“教鞭”。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既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自己的引领作用。教师的预设、解困、鼓励、反馈等主导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体现了学生主体性与老师主导性的和谐统一。
二、开展中等职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
1、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在初始阶段要安排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实践活动,比如:安排学生做“自我介绍”、“谈谈对新学校、新环境的第一印象”等比较容易操作的实践活动。随着时间的推进,在学生都敢参与活动、都能参与活动的情况下,逐步加深活动难度,在课堂上开展比赛活动。比如,笔者曾开展以“掌握沟通技巧,提高服务质量”为主题的“职业体验”口语交际活动:首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相关材料,然后指导学生在购物时观察导购人员怎样为顾客服务,结合自己体会写一篇发言稿,最后通过模拟情境发言比赛评出名次。这样,从“自我介绍”到“职业体验”的口语交际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学生训练得以有效的推进。
2、准确定位,不能忽视“工具性”。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确定适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把握“语文元素”,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并为学生做出准确的定位。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往往只重视人文性而忽略工具性,忽略语言形式的熏陶与训练。这样就会出现一大批“有口难言”的中职生。因此,钻研教学内容(教材)要特别重视其工具性价值,强调语言形式的训练。
3、突显创意,不能思维定势。教师要改变以往备课的思维定势,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设计基础,以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生成为设计关键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比如,《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教学设计,可以设置“扩展延伸”问题,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描述贝尔门画叶子的情节。《祝福》的教学设计,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代祥林嫂撰写“我”的日记,即便学生说得不怎么样、写得不怎么样,但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肯定得到培养。《雷雨》的教学设计,可以组织学生编排“小”话剧,既把书本中相对枯燥的内容演变为鲜活可感的形象,又充分展示中职生独特个性的一面,课堂效果很好。
4、有效运作,不能急于求成。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的而又系统性强的活动工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所谓的“综合”,是既把语文知识和能力融合起来运用的综合,又将学科知识与社会能力的综合。就拿笔者所举办的以“模拟 职场应聘”为主题的活动来说,活动设计有组织问卷调查,开展大讨论,收集资料,撰写应聘书,制作个人简历,评选优秀作品等六大环节,才能达到效果的最优化。再者,教师一定要按照拟定的活动目标和活动流程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然后通过加强过程督导来保证活动的有效运作。例如:新教材中的“语文综合实践动”《我们热爱大自然》,笔者提前两周布置学生开展体验大自然的活动,同时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手头材料和个人体验,采用调查报告、摄影、宣传栏、演讲等形式完成内容展示。教师在这些活动中要给学生授之以渔、导之以法,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长期坚持,且形式多样,历久弥新,学生才会饶有趣味参与活动,也不是通过一两次的活动就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如何发挥中等职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评价作用
  我们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课业学习成绩不很好的学生(尤其是男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很强的组织能力、很多的创新方法,尤其是在后期展示成果阶段,他们的多媒体制作水平都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而有些平时课业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反而无所适从,活动能力较差。这很值得我们反思: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我个人认为,多元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保证。多元评价涉及反思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等内容,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始终关注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自信、兴趣与实践能力的培育,注重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1、反思性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针对学生气质、性格、能力等内隐性因素,设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表,强化评价的个体认识,要求每位学生每次综合实践活动后写一篇日记,教师根据学生活动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指出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和有瑕疵的地方,使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自己的能力。
2、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要点是考察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教师要关注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否运用语文基础能力解决时效性问题,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的同时,发展个体的运用能力与创新意识。要关注学生是否有个性化思考、运用团队智慧、独立操作、独立设计等认知过程。
3、综合性评价。综合性评价针对主要过程与效果而言,包括参与状态、沟通状态、情感状态;探索能力、操作能力、协作能力。可采用多主体的形式,例如:同学之间、家长、参与人员等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应尽可能多的发掘学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有效地开展和规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目标。
   总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活动”来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但这里所讲的“实践”或“活动”,不能仅把它理解为让学生“动”起来,或者让学生去“操作”。而是要把它理解为“知与行”、“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与统一。真正具有“育人”价值的综合实践活动,应当让学生在活动结束时“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

参考文献:
[1]毛辉玲《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2011年8期
[2]孙立辉《对中职语文综合性学习误区的思考》[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10年7卷8期
[3]龙熙银 《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的行动纲领——浅谈对09年语文新大纲的认识》 [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年4期
[4]唐晓堃 《中职语文新教材特色浅析》 [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9年11期
[5]刘咏梅《浅议当前大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六大误区》[J]《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5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