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习和发展决定因素在于孩子自己。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从根本入手,改善他们的自身因素,科学有效地健全他们的心理,引导正确的行为模式和习惯,通过提升他们自身发展能力,达到消除心理问题的目的,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下坚实的发展诱因。
关键词:培养 提升 发展能力
每个学生都想成为好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甚至赞美,留守儿童也不例外。由于自觉性、控制力和能力不足,他们的表现差强人意,甚至自暴自弃。个人认为疏通心理同时,应积极培养和提升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体验成功,建立信心,来对抗并消除心理问题,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开广阔的通道。
一、 培养自我服务能力
在日常留守儿童管理中,经常开展整理自己的教室、宿舍、个人卫生、零用钱使用计划与记录等评比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儿童给予及时表扬,贴在宣传栏里,提高学生自我服务意识与能力。
二、培养交际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主要来源之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感和爱与尊重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精神支柱,有利于儿童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首先培养儿童的表达水平与沟通能力。能勇敢说出自己的观点和不同意见,指导儿童倾听的技巧,,学会倾诉。其次学会移情,体验不同经历的不同心理感受,从而懂得理解人关心人,明白事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接纳周围的人,与人友好相处。第三学会欣赏与赞美,尊重别人,以乐观的态度看人、看事,最终达到能主动与人交流。
三、培养自制力和意志力
学会自制与提高意志力对留守儿童具有更深远的意义。父母与亲友监督不能事无巨细,主要还是靠儿童自己。留守儿童必须学会思考,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依靠社会道德规范去评析、衡量,然后再决定如何做。控制盲目,控制自己对生活的不良体验和情绪。与人友善,不参与不良活动,主动寻求老师与父母的指导帮助,抵制不良诱惑,把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健康有益的活动上。控制自己对零用钱的使用。积极参与学校耐挫锻炼,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对待善意的批评,经得起生活的磨练,学会对待失败并从中汲取教训,提高自身道德约束力、自我控制力。建构正确的行为参照体系,提高道德认知与道德评价,用道德标准调节自己的行为,增强法制法律观念。
四、 发展自我调节能力
任何外因都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真正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实质在于留守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发展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首先教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生活,感受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既看到自己的不顺,也应看到别人的困难与努力。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学会把生活中的困难当作对自己的磨练和提升,相信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定人生目标,尊重生命、真理、自由、同情弱小,追求尊严与平等,追求知识与能力提高,追求良好习惯的养成,追求自身的发展,看到自己的位置与价值。让孩子明白自己是父母的宝,是国家的未来,正确对待自己,用乐观态度对待生活考验,学会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其次,要引导孩子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待人接物思维方式;指导儿童学会良性宣泄,缓解心理压力。例如,找人倾诉,到无人地方大吼几声,参与各种体育锻炼等,先控制好自己情绪,然后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有娱乐性的活动,让自己心情放松。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自己正向情感体验消除不良情绪体验,哪怕帮室友捡起落在地上的杯子,看看室友充满谢意的笑容,也是一份快乐。最后,提升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改善儿童的不良体验。留守儿童正因为不能正确的自我认知,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产生自卑、孤僻、忧郁等不良体验。犯一些小错误,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同与赞扬,产生了消极的自我评价,直接影响儿童的情绪、情感、学习状态和行为,引发了相应的心理问题。为此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看到他们的每一个改变,每一点进步,并在大家面前说出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优点,信心与自尊得到满足,并在认知体系中重新认知自我,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教师要因人而异,让每一位儿童都能够得到赞美,体验成功,增强他们的良性体验,引导儿童进行合理的自我调适,完善自己的人格。教师要经常告诉儿童,他们明天是多么辉煌,为儿童树立“角色”,让这个“角色”引领孩子挖掘自己的潜能,完成角色属性,改变原有的不良心理,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心的人。
托尔斯泰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相信我们只要有信心,用我们的耐心,从留守儿童的实际出发,从小事抓起,不断提升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今天一定是他们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