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幼儿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活动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为幼儿能力和思维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是依据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预设而构建的一种立体化育人环境,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组织幼儿在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品味生活。而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效果的预设和生成,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还要达成教育目标。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一、凸显探究与目标的生成
“促进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艾里克森。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目标性和探究性是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前提。
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诱发与环境的积极互动。如,给幼儿几架飞机模型,让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找一找有几扇窗几个轮子,有些什么不同,看颜色、说样子,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活动。如果交给幼儿各种材料,如飞机模型中的门、窗、轮子等,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动手,自己拼装出飞机,真正让幼儿在动手与实践中探索,实现手脑并用,益智启思。所以选材也得别具一格,匠心独运,以激发幼儿的思维力。
由于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主题活动目标的指引下,教师有的放矢的引导下,实现幼儿自主活动。因此,材料投放应具有目标性,根据近阶段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适时投放。如《秋天来了》的主题活动,围绕“让幼儿感受秋天的气氛,体验秋天里落叶及丰收的情景的活动”这一活动目标,在操作活动区域里,为幼儿提供大量各种落叶、水果、豆子等,让幼儿通过操作区里的认识、触摸、绘画等活动,从而达成活动目标。
二、达成计划与高效的同一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身心发展水平。因此,区域材料的投放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选择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高效性和计划性的同一。在建构区,小班幼儿善于模仿、小肌肉群不够发达,为他们提供体积不大、便于取放、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在选材时,注重多样性和精密性,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社会区内角色简单、分工明确的“我爱我家”,应设在喜欢模仿、社会经验欠丰富的小班,利于培养幼儿的交际与沟通能力。超市购物可锻炼幼儿的计数、分类、交往等综合素质,可设在中大班。邮局、医院、银行、理发室等社区的服务设施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常接触到的,便于幼儿的社会性成长,可设在大班,让幼儿在充分参观、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开展。做到计划与成效的同一,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求,以此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三、体现层次与动态的共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区域活动要能为兴趣、能力各异的幼儿提供丰富多变、适其发展的活动环境。笔者发现沉默寡言幼儿的自信,依赖懒惰幼儿的自主,性格内向幼儿的自立,在区域活动中操作、交往、合作的动机尤其明显。足以见得区域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材料的提供上应注意层次性和动态性,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
一方面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如动手区内,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制作沙漏的空塑料瓶、装饰好的塑料瓶和成品,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操作探索,更大程度地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可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来区分操作流程的难易程度,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在探索区增加了“沉与浮”的实验,并为幼儿提供了铁块、回形针、纸、玻璃、橡皮泥、海绵、橡皮、木头等材料,幼儿在动手记录和探索中,发现“有沉有浮,有快有慢”现象,更激发了他们对沉与浮的兴趣。再如,在益智区,我们提供了两个粗细一样的杯子和两个粗细不一样的杯子。幼儿在反复玩倒水的游戏中发现:一样多的水在粗细不同的杯子里水位的高低不同;在不同形状大小的杯子里的水看似不一样多,倒进相同的两个杯子里却是一样多,幼儿在反复操作中了解了液体容积守恒的概念。创造来自于实践,蠢蠢欲动,跃跃欲试,让区域活动充满灵动和生机。
四、注重安全与艺术的和谐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应是第一位的,足以说明安全工作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制作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其次还要注重包装和制作的艺术性。坚硬、原始的易拉罐、包装盒可用彩纸、丝带等辅助材料进行装饰、改造、打扮。也可选用质地柔软的绒布、包装纸、美工纸等进行艺术加工。如动手区内练习系纽扣的活动材料,可为幼儿提供色彩鲜艳、做工精美的玉米、花瓣、卡通造型等,强调色彩搭配和操作便捷,在具备教育功能的同时,充分展现艺术效果。以吸引幼儿对活动材料充满兴趣,自主意识增强,参与欲望强烈,更利于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当然,材料的投放不是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材料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据主题开展的情况和幼儿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提供相应“递进性”材料。在区域活动中,作为教师应该成为一名有心人,选择和投放适宜的区域材料,最大程度地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积极、主动、愉快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让材料和幼儿互动,让环境与幼儿对话,实现区域活动妙趣横生,才能与幼儿的发展相得益彰。